陈宗立 男,1945年8月出生于江苏苏北一个农民的家庭,上世纪60年代就读于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1966年3月在南京大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9月分配至青海省工作,先后在解放军部队锻炼,在青海省文化厅、省教育厅工作共10年。1978年10月调入光明日报青海省记者站工作,先后任记者、主任记者、副站长、站长;1992年春调到光明日报甘肃记者站工作,任站长、主任记者、高级记者。
1978年至1989年在青海记者站工作11年间,在光明日报发稿千余篇,曾被评为青海省优秀共产党员、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期间,因写“内参”,向中央反映青海省委主要领导包庇故意杀人凶手,跟腐败分子作斗争,遭到当时青海省委某些领导打击报复,1989年冬至1991年底被停止记者工作,剥夺采访资格和发稿权,开除党籍3年余(1989冬至1993年夏),青海记者站被撤销。
1992年春调甘肃后,恢复记者资格,重新从事新闻采访工作,1994年恢复党籍。从此获得了新生,本人振奋精神,努力工作,每年向光明日报发稿百篇以上,16年中计有1600余篇,其中多篇被评为“宣传甘肃好新闻”,甘肃记者站被省里评为先进单位。
2005年11月,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中央先进性教育办公室、中宣部发出通知,要求中央各大媒体宣传报道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殷家城乡李园子小学残疾教师张学成。2005年11月10日光明日报在要闻版《时代先锋》栏目中,以头条位置再次刊发了由我采写的通讯《“教坛保尔”张学成 谱写人生新篇章》;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日报、科技日报、工人日报、农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法制日报等15家中央媒体也同时刊播了张学成的先进事迹。
提起宣传“教坛保尔”张学成,我有一段难忘的采访经历,这里作一回顾。
一、坐上夜班车 赶赴实地采访
2001年11月的一天,我参加甘肃省教育厅组织的一次基础教育座谈会,在会上听到一位代表的发言,首次听到了张学成的感人事迹——下肢瘫痪,身患多种顽症,但他身残志坚,由妻子背着,扶上毛驴,每日不停地去学校给学生上课,30多年如一日,以顽强的意志默默无闻地在山区教坛上耕耘。我听了以后很受感动。但会上说得很简单,要宣传报道显然远远不够,于是我决定到实地采访。但张学成所在的殷家城乡李园子小学地处陇东(庆阳地区)镇原县最北部,和“苦瘠甲天下”的宁夏西海固地区隔山相望,离甘肃省会兰州500多公里,而且交通不便,每日只有兰州通往镇原县县城一次班车,那时候甘肃记者站还未配备汽车。怎么办?我想困难再大,也要去采访。
这次座谈会的第二天,我背上简单的行装,直奔兰州长途汽车站。哪知兰州通往镇原的长途汽车,每天一班不说,还是“夕发朝至”。我顾不上这些,心想,夜行就夜行,这样还可以节省白天的时间,于是乘上当日晚7点的长途班车。整整一夜,我在汽车上摇摇晃晃、迷迷糊糊的,似睡非睡,经过10来个小时的颠簸,第二天黎明5时许到达镇原县城。在汽车站附近的地摊上花钱洗了个热水脸,随便吃了点什么。匆匆赶到县政府机关时还未上班,我在冷风中等了个把钟头。见了县教育局的干部,他们热情地向我介绍了张学成的一些事迹,接着说殷家城乡离县城还有100多公里,那里不通班车,山路崎岖不好走,问我是否还去?我坚定地回答,就是骑毛驴、步行也得去。他们看我态度坚决,于是派教育局和县委宣传部各一名干部陪同,经一番联系,找到了一辆去殷家城乡的拉货卡车,顺便捎上。我们仨乘上卡车,在大山里绕来绕去、缓缓爬行,颠簸了5个多小时,傍晚时才到了殷家城乡政府所在地。
二、步行10多公里 夜宿李园子小学
经打听,李园子小学离乡政府所在地还有10多公里,山大沟深,再也无法乘车通行。乡干部劝我们住下来,明天再去。我坚持当天就步行前往。天渐渐黑下来,山野里一片寂静,只听寒风吹得枯树叶沙沙作响,晚风吹在身上,瑟瑟发抖。我们在山沟里,打着手电筒,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来到李园子小学时已经是晚上9点多钟。
这是一所建在山梁阳坡一小块较平整地上的小学,总共只有两栋简易平房教室、四五间教师宿舍兼办公室,全校1至6年级的小学生还不足百名,一名校长加上3名教师。当晚我住在一名教师的宿舍里,大家围坐在火炉旁,喝着陇东农家人常喝的一种“罐罐茶”,吃着烤熟的洋芋(马铃薯),一位女教师动手为我们做了热汤面条。
虽说是初冬时节,但是陇东高原山区已经很冷了。我连夜从兰州出发,又乘卡车100多公里、步行10多公里,算来已是20多个小时未休息,累得腰酸腿痛,脚上打起了水泡,深夜睡下去,针刺似地痛,翻来覆去,想着如何采访,直到凌晨才睡着。
天亮后,见到张学成老师,这是一个50多岁的汉子,一副陇东农民的模样,头发已经花白,满脸慈祥,他拄着双拐,顶在双腋下,一步一步往前挪着,伸出双手握着我的手,用朴实的话语说:“你走这么远来,真不容易!太辛苦了!”当天,我听了他讲课,翻阅了他摞得厚厚的学习笔记和备课本。在课堂上只见他双拐顶着腋下,一手扶着墙沿,一手拿粉笔在黑板上写字。原来这是一个“复式班”,一、三、五3个年级的30多名小学生同坐在一个教室里,45分钟一堂课,他要同时教3个年级的课,真是不可思议。通过现场观察、和张学成本人交谈,又跟小学校长、老师、学生座谈,我对张学成的先进事迹有了更多的了解,也为他的崇高精神所感动。
三、再次步行5公里 见到“贤内助”
采访中,我得知张学成身后还有一个“贤内助”,叫白富梅,她既要操持家务、带孩子,又要下地干农活。李园子小学离张学成家还有5公里,中间要走过两座山、一条小河,平常人走起来都很吃力。张学成每日去学校上课,鸡鸣两遍,白富梅就要起床为丈夫准备吃的,然后扶着他骑上毛驴,她在前面手牵着绳子、肩扛着拐杖,遇到沟坎、上坡、下坡、过河,她又把他从毛驴上扶下来,背着,背过了难走的地方,再把他扶上毛驴。就这样,5公里山路,要走两个多小时,才赶到学校。遇到冬天下雪、夏天下雨,可想而知有多大困难!当我听到这个情节时,不禁感动得流泪——这位不识字的农村妇女,真是太崇高了,太伟大了!
当时只是听了别人的介绍,未见到这些感人的场景,也未见到这位崇高的白富梅本人。于是,我提出一定要去张学成家看看,再采访采访白富梅,听听她是怎么说的,见见她是怎么做的。说走就走。我们沿着张学成骑着毛驴30多年走过的山路,翻山越岭,趟过一条小河,花了一个半小时,步行5公里,来到了张学成家。只见一个山坳里,有一眼窑洞,外加两间小平房,白富梅正在院子里喂牲口,见到我们来了很吃惊,农村妇女,朴实厚道,不善言谈,经过几个小时的“盘问”,才说了一些情况和她的想法。要说,很简单,就是“支持丈夫去上课,把娃娃教好,有文化。”那天,她还特意请来了邻居大嫂作帮手,一起为我们做了“洋芋搅团”、“荞面饸饹”,外加油泼葱花、酸汤。那顿饭吃得真香!如果不算路途时间,采访整整花了两天。第4天当我要返回省城时,县里的同志主动提出派小汽车专程送我。我心里清楚,县里经济落后,财政困难,坐专车固然方便,但太浪费,坚持乘夜班车自行回来。对此,县里同志很不过意。
四、精心写作连续报道 激起了强烈反响
采访结束了,我记了厚厚一本,得到了第一手素材,张学成和他的“贤内助”白富梅的形象,在我的脑海里“活”起来。经过几天的反复琢磨和专心撰写,3000字的长篇通讯《“教坛保尔”张学成》跃然纸上,发回报社记者部。编辑部对这篇报道很重视,经过精心编辑,袁志发总编辑亲自过问,刊发于2001年11月20日光明日报一版头条,还配发了张学成的工作照,加上《向张学成学习》的评论员文章。次日(11月21日),又在一版刊发了我采写的千字通讯《张学成和“贤内助”》,并加了“编者按”,配发了白富梅手牵毛驴、肩扛拐杖,送丈夫去学校走在羊肠小道上的照片。
这两篇通讯、评论员文章和照片在光明日报刊发后,在全国和甘肃教育界激起了强烈的反响。很快《甘肃日报》、《陇东报》、《甘肃教育报》等报刊先后全文转载;紧接着甘肃省教育厅召开了教师座谈会,并发出了通知,要求在全省教育战线广泛开展学习张学成的活动。接下来光明日报又作了连续报道,接连发表了《甘肃省教育厅发出通知 开展学习张学成活动》、《学习“教坛保尔”对师德建设有现实意义——甘肃召开张学成先进事迹座谈会》、《“教坛保尔”张学成事迹赢得广泛赞誉》、《情暖李园子》等消息通讯;甘肃省人民政府主管教育的副省长李重庵看了报道后,深受感动,立即带领有关人员亲赴李园子小学看望、慰问张学成,并著文《学习张学成为人师表》,在2001年11月29日光明日报发表。
五、编辑部充分肯定 社会各界盛赞“教坛保尔”
这次报道得到了编辑部的充分肯定,2001年11月19日至25日的“新闻阅评快报”评论道:“11月20日A1版《“教坛保尔”张学成》是一篇新闻力作,其内涵丰富,一是扣住了时代脉搏,诠释了《纲要》中应弘扬的奉献精神,以及被人们淡忘了的人生观;二是新闻策划价值高。配照一改典型人物报道不够提神的状况。”11月22日“报纸阅评”中说,《“教坛保尔”》稿反映很及时。2001年12月1日,甘肃省镇原县教育局、县委宣传部给记者部写了一封信:《这样的记者值得称赞》,信中说:“陈记者不顾年龄大,身先士卒,不怕吃苦,往来不远千里,深入采访,写出了感人肺腑的报道,将张学成的先进事迹推向全国。他的这种思想、工作作风,值得赞扬,值得学习!”2002年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将光明日报宣传报道《“教坛保尔”张学成》等一组通讯、消息,评为“宣传甘肃好新闻”一等奖,给予了表彰鼓励。
在以后的日子里,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等各级领导多次去看望、慰问张学成,给他送去了药品、现金、衣物、书籍等,为李园子小学增拨了经费,添置了课桌凳、彩电、收音机、图书等,还专门派两名医生去为张学成体检、治病。不久,张学成荣获了“全国模范教师”称号,省、市、县、乡先后授予他“模范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等荣誉。上海电影制片厂还为张学成拍摄了专题记录影片;镇原县陇剧团根据张学成的先进事迹和光明日报的报道,编排了陇剧《教坛保尔》,在省内外演出,反响热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教坛保尔”叫响社会,张学成的先进事迹感动着许多人,教育着许多人,我心里感到十分欣慰。
一枝一叶总关情
——访甘肃省委书记、省长陆浩
“为官一任,就应力争多为老百姓做点事情。‘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封建社会的七品县令郑板桥尚且能体谅民间疾苦,作为一名共产党的干部,更应该时时刻刻把老百姓装在心里。”甘肃省委书记、省长陆浩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在被任命为甘肃省委书记1个多月后,经过深入调研,陆浩在全省党政主要领导干部会议上提出,从下半年开始,要认真解决好5件关系民生的实事:一是解决环县、会宁、靖远3县部分极度干旱乡镇的人畜饮水问题;二是适当提高农村五保户的基本生活标准;三是解决城市低保人口看不起病的问题;四是保证城镇无就业人员家庭至少实现一人就业;五是在去年每个乡镇事业公用经费补助10万元的基础上,今年再适当提高补助标准。
干旱缺水,一直以来严重制约着甘肃的农业发展,尤其是在东部的环县和中部的会宁、靖远3县,不要说农业生产,就连起码的人畜饮水都很困难,有的地方甚至连续3年没有下过一场透雨。上述3县共有56.6万农村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的问题,特别困难的有20万人。
当3县农民在干渴中煎熬时,甘肃省委省政府制定了3县人饮解困工程规划方案。陆浩在一次会议上动情地说:“吃水是人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需求,连水都喝不上,还谈什么新农村建设?”根据陆浩的指示,目前有关部门已经抓紧实施方案,包括泵站提水、泉水截留、打机井、雨水集蓄等,计划两年内完成。现在,各级组织和群众正在进行全力自救,以保证灾区群众最基本的生活饮用水。
五保供养对象是农村最特殊、最困难的群体。截至目前,甘肃符合五保供养条件的村民有13万人,但是因为财政困难,只有不足一半的人被纳入五保供养范围,供养标准也偏低,集中供养人均标准为每年1240元,分散供养人均标准为每年680元。陆浩要求从9月1日起,正式实施《甘肃省农村五保供养办法》。《办法》规定,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和集中供养率今后都将得到提高。今年,民政福利彩票公益金安排500万元,省财政安排200万元,用于农村养老院和五保对象新(改)建住房补助。从2007年开始,每年由省财政和福利彩票公益金安排1500万元,用于五保户供养。
从现在开始,甘肃省将集中一个月的时间,开展以“消除零就业,我们共同的责任”为主题的就业援助专项活动。据全省5城市77个社区抽样调查,目前该省城镇零就业家庭2.1万户,涉及5.5万人。其中病残、年龄偏大、劳动技能单一是零就业家庭主要原因。陆浩在研究零就业问题的有关会议上说,2.1万户,5.5万人,这是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这是一个让省委、省政府深感沉重压力的数字!我们一定要把解决城镇零就业家庭,作为关心困难群体生产生活的大事来抓。要通过“新项目吸纳一批、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招用一批、劳务输出转移一批、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安置一批”。目前,一大批就业困难人员已经走上了保洁、车辆看管、社区保安、交警协勤、公用设施管护等工作岗位。
城市低保人口看病难在各地较为普遍。地处河西走廊的金昌市通过住院补助、大病补助和医疗救助3道防线,在解决城市低保人员初级医疗保障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他们的办法是:由政府出资,对低保户每人每年补助45元经费,建立起城市低保人员合作医疗基金。目前甘肃省已有850万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而为城市低保人员建立合作医疗,却是一个创举。在得知这个情况后,陆浩非常重视,对金昌市的做法表示肯定,并要求有关部门尽快制订适合全省的城市低保人员合作医疗实施意见,让全省66万城市低保人员在最短时间内看得起病。
针对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公用经费困难的现状,甘肃省委、省政府在去年果断作出决策,给全省1227个乡镇每个乡镇每年定额补助10万元。在今年的5件实事中,其中一项就是再给每个乡镇补助经费3万元。此举极大地解决了基层政权运转中的实际困难。
5件实事温暖了群众的心。
(原载光明日报2006年9月22日三版头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