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兆远
笔名源远,1955年10月生于蒙山东麓的一个小山村。从1976年开始文学创作,著有纪实文学集《痴情》、《山高水长》,散文集《草长莺飞》、《蒙山沂水》、《叶笛》、《湖光山色》,政论集《社会转型期道德重塑》、《新型教育体制立体形态》。担任过教师、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1986年起从事新闻工作,先后在《山东教育报》、《光明日报》担任记者,现任光明日报社鲁南记者站站长,为曲阜师范大学、临沂师范学院、泰山学院客座教授。
扑进沂蒙山的怀抱,再一次亲近那斑斓的草崮、清澈的溪水、幽幽的篱院、醇浓的乡音……寻觅文化的根须、生命的张力、澎湃的激情、轰鸣的山魂……。
沿着蜿蜒曲折的道路,穿壑越谷,涉溪攀崖,走进大山的深处。此时,正值2007年那个蓊郁蓬勃的夏季,流泉飞瀑在山涧鸣唱,山花野草于崖上吐芳,层层叠叠的树木呈千姿百态:松柏如沉思的智者,绿槐像妩媚的新娘,白杨是健壮的将士,垂柳似婀娜的少女……八百里山水,八百里风情,无论哪一个细节,都让人感到慈祥与温馨;无论哪一道沟壑,都使人领略到淳朴与坚韧;无论哪一座峰峦,都叫人领略到非凡的气度与宽广的胸襟。沂蒙母亲正用数千载风雨书写出的厚重的书,构筑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致,塑造个性超然的区域品格,展露光彩夺目的风韵。
这里是一片多姿多彩的热土,而红色则成为其文化的底色。在烽火年代,这里被誉为华东的“小延安”,澎湃在沂蒙人心中的激情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传统美德和革命情怀融为一体,用热血与忠诚书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篇章。在倭寇入侵之时,人们纷纷“送子参军打东洋”,八百里沂蒙是埋葬日本鬼子的好战场;在解放战争的炮火中,乡亲们前仆后继,英勇参战,将支前的小车推到江南,有十万沂蒙优秀儿女血洒战场,众多故事感天动地。山村处处播爱,男人们为子弟兵铺路架桥,抬担架,送军粮,运弹药,构筑坚实的“大后方”;草崮座座凝情,女人们为亲人昼夜缝军衣,做军鞋,救伤员,不遗余力抚养革命后代,耸立起“红嫂群体形象”。陈毅元帅生前曾说过:“我进了棺材,也忘不了沂蒙山,是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推车把革命推过长江”。迟浩田将军多次重访沂蒙山,每次来到这里总是泪花闪闪。胡奇才将军之子胡鲁克说:“我出生在沂蒙山,没有沂蒙母亲的养育呵护,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新中国成立后,众多在沂蒙山战斗与生活过的将士和他们的家属子女纷纷来到这片令他们魂牵梦绕的热土,亲一亲蒙山沂水,抱一抱山村草崮,会一会沂蒙娘亲,唱响从心窝里流出的歌:“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
红色文化滋润着这片土地,流淌在人们的血液中,融进人们的精神信仰里,凝铸为区域人文品格。在价值多元、文化多元的今天,红色文化仍以极强的融合力,兼存并蓄,融会贯通,结构变得更加丰满,并转化为强劲的发展动力。倡导先进伦理,演绎社会和谐,塑造崭新的人文风貌:团结协作、合作共赢、秩序规则等文明素质大幅提升,凝心聚力、众志成城、执政为民等人文理念得以推崇。
红色文化释放出发展的活力。不甘落后、敢闯敢拼的沂蒙人抢抓机遇,亮起“经济大市”、“商贸强市”、“宜居城市”和“文化名市”4张名片。他们以极强的创造力,构筑“买全国,卖全国”的产业格局,创建年交易额达600亿元的吸引客商30多万人的“商贸批发城”,成为鲁苏皖豫地区人流、资金流、信息流中心。努力打造山水生态城市,让碧水蓝天环绕八百里沂蒙,为经济与社会发展赢得先机。
生于斯、长于斯的笔者,情与思已融化进这片热土。在22载的新闻生涯里,笔者将深情的脚步踏遍了蒙山沂水。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幅幅生活场景、一段段真切的话语……进入笔者的视野,热泪、欢笑、沉思、回味……伴随采访的脚步,情感跌宕起伏。
在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之际,笔者再一次扑进沂蒙山。弯弯的羊肠小道已难觅踪影,宽宽的柏油路绕峰越谷延伸到云端;潺潺的碧水在千沟万壑间鸣唱,蓊蓊郁郁的绿色覆盖着奇崮险峰;一座座秀丽的村庄镶嵌在群峰之间,在艳阳下闪闪发光的瓦房遮掩在绿树丛中,山外的大车拉着五颜六色的商品涌进山村草寨,脸上洋溢着笑容的山民穿戴也颇为时髦,街上不时飘来在都市流行的歌谣。
沂蒙山在变,变得五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深入这片热土,探入山民的心理层面,笔者发现这里的群体性格没有变,依然透出崇尚正道的忠诚劲儿、软不欺硬不怕的豪爽劲儿、吃苦耐劳的坚韧劲儿、扶危济困的厚道劲儿、直爽率真的淳朴劲儿……从心态结构到风俗民情,从行为走向到精神追求,仍然未有飘离这片数千载积淀起的凝重的文化厚土,只是在外来文化的滋润下,文化品格变得更加丰满,行为方式富有理性,价值取向趋于多元。
以文化视角透视沂蒙山,展现人文品格,是笔者采写《红色沂蒙:文化甘泉润山野》的初衷。由于力薄笔拙,发出的文章尚显得浅薄。但笔者时刻在感受沂蒙山灼热的目光,聆听着她深情的呼吸,在大山的怀抱里怎能舍弃厚土的滋养,怎能放慢追寻的脚步?
红色沂蒙:文化甘泉润山野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在优美的《沂蒙山小调》的歌声中,沐浴着七月的骄阳,记者驱车穿行在蒙山沂水之间。沿着曲折盘旋的“村村通”公路,攀群峰,越险崮,渡山涧,涉溪流,最深切的感受到:奔涌而来的“文化流”正滋润着山村草崮,这片红色的热土正诞生着许多美妙的童话故事。
笨石头变为“金疙瘩”
在蒙山沂水间,地下地上都有着数不清的奇石。这些石头历经亿载风雨蚀化,或站或坐,或卧或躺,千姿百态,天然成趣,被誉为“中国北方伟大的自然奇观”。
以前,这里“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山里人祖祖辈辈在羊肠小道上攀缘。他们种庄稼时,嫌这些石头碍事,花很大力气将它们挖出来,撂在一边无人问津。近来当宽阔的公路延伸到这里,石头悄然变得“金贵”起来。在山外文化人的引导下,山民将这些石头挖出来,竖起来,依其形态运用想象冠以鲜活的名字,使每一块石头都承载着一个传神的故事。
“现在的石头身价倍增,一块石头卖到十几万元不是稀罕事”,荣和庄村民朱学友高兴地说,“宽阔的路与山外连接,蒙山奇石因此而走出深山,走进了国内几十座大城市的园林,还远到美、德、日、韩等30个国家和地区。”
“石文化”在沂蒙山兴盛起来,山里人组建起“奇石研究会”,他们为600余块各类蒙山石建立了档案,先后开发出园林石、天景石等20多个石种,挖掘出10万尊奇石,建起“沂蒙石林公园”,其中有50余件赏石在国际石展中获奖。
“石雕艺术”也吐露芬芳:沉睡的大理石、花岗岩……在钢錾、锤子的叮当声中,变成一件件风韵天成的艺术品,刺激起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石雕文化产业,带动当地农民走上致富路。蒙山东麓的莒南县因此被誉为“中国雕塑之乡”。
“民间小调”刮起“红色旋风”
越过层峦叠嶂,记者一头扎进了深山中《沂蒙山小调》的诞生地白石屋村。只见石屋旁、小溪边、山崖下、密林中,到处是熙熙攘攘的游客。在路边摆摊卖土特产的村妇宋士芳说:“公路延伸进深山,藏在山皱折里的白石屋村不经意间热闹起来,每年有几十万游客前来,中间还搀杂着蓝眼睛、高鼻子的外国人。”
诞生在抗日烽火中的《沂蒙山小调》,历经六十余载的锤炼,已凝结为临沂的文化符号。
去年,这首“中国优秀民歌”被改编成现代交响乐,轰动了京城,远播海内外,吸引天南地北的朋友来到沂蒙山,而连接千峰万壑的立体公路网帮了这“红色旅游”的大忙。记者驱车沿当年八路军一一五师转战沂蒙的线路,拜谒大青山战斗遗址,登上孟良崮主峰,寻访当年支前的“红嫂”,拜见身经百战的“老八路”,心灵又一次接受“红色的洗礼”。
临沂市旅游局局长高明介绍说:“宽阔的公路将100多处红色旅游景点连接起来,形成了红色旅游线,我们借此打造起‘八百里沂蒙红色文化长廊’。”
推“木轮车”,穿“拥军鞋”,吃“农家饭”……由“红色旅游”催生出“红色产业”,沂蒙山雨后春笋般冒出500多个红色产品专业村,铸造起“沂蒙布鞋”、“红嫂大枣”等“红色品牌”达数百个。去年,临沂接待国内游客达到1502.5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99.53亿元;接待海外游客2.04万人次,实现旅游创汇收入1000万美元。
“土玩意”形成“大气候”
在沂河边的褚庄村,不起眼的泥巴在民间艺人灵巧的手中,变成了形态各异的鸟兽鱼虫、戏剧人物、瓜桃梨枣等,摆满了家家户户的院落。这些泥塑工艺品,吸引来全国各地的客商。村民程学义高兴地告诉记者:“这小小的泥玩具,连着全国的大市场,生意红红火火,乡亲们玩着就能赚大钱。”
站在离褚庄村不远处的兖石与胶新两条铁路、京沪和日东两条高速公路的交汇点上,观看南来北往飞驰的列车,遥望不远处临沂机场起落的客机,临沂人告诉记者,沂蒙山已构筑起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立体交通网,“土货难出,外货不入”的窘境已载入历史。
凭借立体交通网络,临沂崛起了每天进出30万客商、年交易额达600亿元的国内著名“商贸批发城”,民间工艺也因此而蓬勃发展。在“木制玩具之乡”樊埝村,年轻一代在老人的指教下,不断创新,使木制玩具的品种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花样不断翻新。“家家旋车响,户户彩绘忙”,产品不仅畅销北京、南京、广州、西安等地,还远销美国、日本、东南亚和西欧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异彩纷呈的民间文化绽开朵朵奇葩:沉睡的石块、废弃的树根、普通的泥土、修长的柳条、彩色的纸片……经过能工巧匠的“点化”,都可变成一件件巧夺天工的艺术品。八百里沂蒙崛起了“中国石雕之乡”、“中国泥塑之乡”、“民间刺绣艺术之乡”、“中国柳编之乡”、“艺术陶瓷之都”……
(原载光明日报2007年7月16日四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