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田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本科生 孔令璇
他们在街上走,手上拿着奢侈品牌的新品包,身上穿着最新的潮牌T恤,脚上踩着数千元的经典款篮球鞋,口中说着最近公司附近新开的网红日料店,心中惦记着的却是月月累加的账单。他们在朋友圈里,秀的是刚开封的beats耳机,挥舞汗水的健身房,是名胜古迹的步步足迹,是填满着内心空缺的点赞评论。无论是现实生活,还是虚拟空间,一些年轻人都试图让自己的生活“精致”起来,至少是表面看上去的精致生活。曾经,我们或许都为了一个精致的梦想而透支自己,透支的目的不仅是满足自己物质上的占有欲,而且会把这些物品视为超凡脱俗的符号。
“假精致”是一些年轻人把物质消费符号化。在物质产品丰富的今天,能不能吃饱穿暖已经不是人们所忧虑的问题,如何活得体面反而是很多人每天都要操心的话题。商家也正好通过标榜产品符号价值来引导消费者,满足了当代青年人“活得体面”的渴望。追求有一点符号化的消费似乎也无可厚非,关键在于符号化消费的“度”,“假精致”就是过度的符号化消费:因为一件自己十分喜爱的物品而突破极限的阶段性生活窘境,并把过度消费变成了现今一些年轻人“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或许,每个人身边都有一些年轻人在遵循着“假精致”的生活方式,在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力图“脱胎换骨”地改变生活,却无法改变他们真实的生活窘境。
诚然,每个人都可以用文字来嘲笑和讥讽“假精致”的生活方式,但不能不拨表象,探究一代年轻人追求“假精致”背后的社会原因。如果把“假精致”界定为超出支付能力的过度符号化消费,那么年轻人的消费目的既是为了获得自身物质和心理上的满足,也是为了增强其他人对自己的认可。通常来讲,大部分社会中下阶层追求的他人认可的符号都是源自于中上社会阶层。青年人追求他人认可的目的也毫无例外的是为了融入所谓“上流社会”,通过表象的符号获得社会认同。我们在对自己进行社会认同的同时,也是对“他们”进行定义。我们对于社会分类越清晰,对于固定阶层生活方式、使用物品就越是明确,而在这样明确的区分之下,商品的符号化也越来越严重,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假精致”生活方式的人群才会不断涌现。
值得注意的是,“假精致”暴露出中国社会两个日益显现的问题:一是社会人群的分化、分层、分类愈加明显,这些区隔都可以用各种各样的符号表达出来,比如用名牌电器、赏日本樱花、吃全麦面包、穿设计款衣物……那么为什么这样的东西就会被认为是属于“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呢?这是商品符号化的一种表现。社会群体和社会阶层高低的符号让商品超出了由品质、功能等所塑造出来的“物的价值”,形成由商品的意象和社会阶层选择而产生的社会符号背后的“附加价值”。
第二个问题是年轻人为什么会选择屈从于社会阶层的符号消费?试想,一个年轻人在步入社会之前对人生有着无限憧憬,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无限想象。但当到了社会之后发现,工作中只有日益复杂的人际关系,没完没了的加班,以及单调重复的日常生活,这与过去的畅想相较,更加让人难以接受。“假精致”这样的生活方式,恰恰提供了一个可以提升社会认同的方式。这是一条捷径,不必是天才,不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付出超出常人千倍百倍的努力,就可以达到自己内心中向往的“生活”--尽管只是表象的符号所构建的形象。这固然是当代年轻人“偷懒”的方式,也是需要反思的地方,正是因为我们当今社会向上流动的渠道变窄了,向上流动的速度缓慢了,才会造成这样通过负债式消费实现跨越式符号的“假精致”现象。
的确,社会分化与圈层固化使年轻人向上流动的通道变窄了,但生活不易也当量力而行。毕竟,生活的困窘不会因为朋友圈的“精致”而消除,被“假精致”掏空的年轻人也迟早会感受到生活的暴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