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地方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互动发展研究》内容简介
关于文化的社会价值,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其影响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深刻和广泛,正日益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成为国家和地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是近年来我国重要的战略发展目标和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国家文化软实力多次发表重要论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关于文化的发展路向,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大学是“文化第一软实力”,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大学的根本职能之一。“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大学责无旁贷。大学文化作为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一种亚文化形态,是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过程中,经过历史的积淀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逐渐形成的。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一所大学的灵魂。而“地方大学依托丰厚的地域文化资源,结合自身具有的办学历史、办学条件等,在长期的办学实践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由于地方大学具有明显的“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区域性特征,与地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紧密关联性,这就决定了地方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地域文化浸润地方大学文化,另一方面,地方大学文化又引领地域文化发展。在文化软实力日益重要的新时代,如何更好地发挥地方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的良性互动影响,实现两者融合共进,既是大学文化研究领域值得关注的问题,也是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
《地方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互动发展研究》一书,在追溯、分析地方大学文化及地域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上,着重回答了以下问题:地方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是什么关系,地方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互动发展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和实现地方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互动发展的策略。
地方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地域文化浸润地方大学文化,是地方大学文化的营养基地、特色源泉,是地方大学文化社会化的催化剂,为地方大学文化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地方大学文化以其高深性和先进性辐射地域文化,理性批判地域文化,引领地域文化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地方大学文化通过弘扬社会主体文化、避免文化认同危机,倡导社会文明、反对世俗和愚昧,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抵制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渗透等途径,不断明晰地域文化发展理念,丰富地域文化内涵,强化地域文化人文精神,提升地域文化发展层次等。促进地方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融汇共进,这既是促进地方大学特色发展之需,也是增强地域文化实力之需。
地方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互动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
地方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实现互动发展,既是地方大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地域经济社会实现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面对现实,地方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互动发展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当今诸多地方大学在文化建设方面与地域文化缺乏互动,既没有吸收地域文化的积极因素来滋养、丰富地方大学文化的内涵,也没有充分发挥地方大学文化的特质来辐射、引领地域文化发展。地方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的发展缺乏交集,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两者的互动关系。概言之,地方大学文化和地域文化互动发展的困境主要包括如下四个方面:地方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互动发展的理念淡薄;地方大学文化功能发挥不足限制了其对地域文化的引领;地域文化的保守影响了其对地方大学文化的浸润;以及地方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互动发展的机制不健全。
实现地方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的互动发展策略
(一)确立地方大学的办学定位
地方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实现互动发展,首要的问题是对自身进行合理的定位。然而,当今不少地方大学较为严重地存在着盲目追求“高大全”等错位、越位发展问题,这已成为制约地方大学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地方大学如何理性认识自己,做到定位准确,实现可持续发展,是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所谓地方大学的“办学定位”是指地方大学基于自身的发展历史、文化 传统、现有办学资源以及办学环境等方面的理性认识,明晰职责职能,确立发展目标,明确服务面向,实现社会价值,从而进行系统地战略规划。办学定位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治校理念和发展策略,对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等具有统领作用,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紧紧依循和紧密结合办学定位。
(二)明晰地方大学的发展理念
明晰地方大学的发展理念,能够指导地方大学文化建设,促进地方大学的特色发展,增强地方大学的核心竞争力;能够进一步发挥地方大学文化对地域文化的引领功能,提升地域文化的发展水平;能够密切地方大学与地域经济社会的关系,更好地为地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所需要人才。
地方大学 应该探寻适合地方大学的办学策略,树立特色发展理念,走特色发展之 路。所谓“特色发展理念”,是指地方大学在一定的办学过程中形成的独 特的理性认识和理想追求,包括学科特色、办学思想特色、人才培养特 色、科学研究特色和地方大学校园文化特色等。
(三)地方大学文化引领地域文化发展
大学文化引领社会文化发展是大学的本真职能。大学各种职能的确立及发挥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符号。大学引领社会文化的职能是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传统职能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也是高等教育自身特点、规律及其发展的必然结果。地方大学是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知识的集散地、辐射源和创新基地,是地域经济社会追求文明进步的精神殿堂。作为保存、传承、传播和创造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地方大学文化以其特有的文化品格,推动着地域文化的重构,是地域文化的标志,对地域文化建设有强有力的导向、激 励、辐射和引领作用,相应地促进地域文化品位的提升,对地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文化引领作用。
(四)地域文化浸润地方大学文化
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在其发展过程中总是不断吸纳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将其他文化的精华融合到自身的文化之中,不断滋养、壮大自身文化成果。地方大学作为地域经济社会的一个细胞,根植于地域文化之中,它的发展与整个地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必然会受到地域文化的渗透和熏陶。面对地域文化,地方大学文化既不能独善其身更不能随波逐流,地方大学的文化建设应理性面对,在有机结合自身的办学传统和文化基因的基础之上,充分挖掘地域文化中的优质资源,从地域文化中汲取营养,以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品格。也正是有了地域文化的浸润,使得地方大学文化方能与时俱进,既体现所处时代先进文化的基本特征,又保持着自己独有的文化品格。因此,汲取地域文化的优质元素滋养地方大学文化,以形成富有地域特色的地方大学文化,这不仅是对地域文化内在价值的再审视、再挖掘,更是为地方大学文化的发展提供动力和养分,这也能够进一步提升地方大学文化对地域文化的引领能力。
(五)构建地方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互动发展机制
地方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互动发展机制是地方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在相对长时间的运行中体现出来的。构建地方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互动发展的机制不能用强制力量,需要二者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内进行“磨合”和“应变”。构建地方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互动发展机制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地方大学和地域经济社会组织系统良好的自适应状态,在外部条件发生不确定变化时,能自动地迅速做出反应,调整互动发展战略和策略,实现地方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互动发展目标的优化。
1.构建地方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互动发展的层次机制。构建地方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互动发展的层级机制,乃是对地方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互动发展的总体规划的具体分化和细化,要求依循地方大学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发展规律,结合地方大学和地域经济社会实际,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层面进行综合设计,就是从系统的整体出发,基于地方大学和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对地方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互动发展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进行统筹规划,追根溯源,统揽全局,实现理念一致、功能协调、结构统一、资源共享等,有序、高效地实现地方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互动发展的目标。
2.构建地方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互动发展的形式机制。构建地方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互动发展的形式机制是可以正确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地方大学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地方大学与地域经济社会的关系,逐步建立地方大学自主办学、政府宏观管理、社会积极参与的运行机制,改进现行的行政管理模式,解放地方大学的生产力,更好实现地方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的互动发展。
3.构建地方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互动发展的功能机制。地方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的互动发展,从某种意义上共同组成了一个动力系统,作为一个系统整体,它的发展离不开组织系统内部各项功能的发挥。因此,建立和健全二者互动发展的功能机制,可以为实现地方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发展的良性互动提供制度保障。构建地方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互动发展的功能机制应主要构建地方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互动发展的激励机制;构建地方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互动发展的资源共享机制;构建地方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互动发展的制约机制;构建地方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互动发展的保障机制。
大学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一直以来是教育学界乃至更多学界所关注和讨论的焦点问题。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发展,大学从社会的边缘步入社会的中心,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站。今天,我们正处新的时代,大学作为一个文化机构,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进程中,无疑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地方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的互动发展,既是大学,也是政府、社会等利益相关者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实现地方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的互动发展,需要大学与政府、社会等利益相关者产生协同共振。(作者:郭峰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