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武汉大学艺术学院 臧花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文艺大众化”的政策方针。“十七年”时期,在党的文艺政策指导思想下,创作了几百部故事片,电影创作遵循了革命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以革命战争和革命历史题材、反映现实生活题材为主。该时期几乎所有电影都被改编为同名连环画,并迅速普及人民群众,形成罕见的集体阅读景观,影响了几代人。
这种情况的形成有自身的时代背景。新中国成立伊始,刚经历战乱的社会状况不容乐观,经济结构畸形,民众文盲率高。1949 年我国约有人口5.5亿,文盲率高达 80%,农村文盲率更是达到95%。针对大众文化程度低的实际情况,共产党制定了“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在提高的指导下普及”的方针,“普及的东西比较简单浅显,因此也比较容易为目前广大人民群众所迅速接受”。一些以前被认为是“下里巴人”的民间艺术形式逐渐受到重视,连环画由“不入流”的读物一跃成为纳入国家管理的重要读物。其中,电影连环画以电影观众为基础,并以电影为蓝本进行改编,进一步加深了普及和通俗性。如《林家铺子》《万水千山》《青春之歌》《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五朵金花》等一批反映新人物、新风尚,宣传新政策,艺术质量高的作品,都被改变为电影连环画,得以承担教育民众的重任。总体来看,“十七年”时期,几乎所有电影都被改编为同名连环画,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电影连环画也成为当时最有效的传播工具之一。
从形式来看,图文结合是连环画的重大优势。大部分图画加小部分文字说明,内容充满趣味性,形式上通俗易懂,有利于吸引文化程度低的大众读者,即使不认字,也能通过连贯的图画了解大意,领略其中的趣味。从1905年中国人自制影片以来,人们对“活动照相”“电光影戏”“影剧”等大为好奇,电影第一次出现发展热潮时也是通过与画报的互动为广大市民所熟悉,市民通过画报认识电影明星、了解时尚潮流、查看电影宣传广告、浏览连载小说等。新中国成立前,武侠神怪风靡一时,许多无法通过电影满足对英雄的崇拜和侠义生活向往的普通市民与农村地区,就有了同名连环图画小说来代替,如曾经挽救“明星”影片公司于危机、掀起电影界神怪乱象的《火烧红莲寺》,便被改编为同名连环画,其受欢迎程度甚至一度超过电影本身,既满足了无法看到影片的大众的好奇,还赢得了看过影片的市民的喜爱。价格低廉、租借的形式也更加符合人民大众的消费方式。
而电影连环画更是通过静态的图画展现电影镜头,少量的文字脚本对图画进行连接,这类无声的“定格”的电影以其低廉的价格迅速风靡起来,甚至超越电影本身,去小书摊成了许多人消遣解闷的主要方式,也逐渐融入生活成为一种习惯。据统计,1949年上海的连环画出租摊位遍布街头巷尾,至少超过3000个,每日读者有20万左右,加上学校、部队、工厂、图书馆、文化馆等处的读者,每天约有40万人在看连环图画。据北京人民政府新闻出版处调查,1951年 8月,城区平均70个人中有1个人租连环画阅读,每天看书的人约有1.9万多人,全市每天租出的连环画平均约3.1万册左右。而在广大农村,要在当时文盲率高达95%的情况下开展知识普及、宣传,电影连环画无疑是最优选择。
电影和连环画都属于大众文化的典型,电影因为原有的观众基础,改编成连环画后进一步强化了大众化、娱乐性、通俗性的特征,电影题材也符合政府普及人民文化的政治策略。图文的形式、低廉的价格易于被广大农村人民接受,加之新中国成立后高度重视电影连环画的宣传、教育作用,由此形成了全民集体阅读的景观,这种特殊的全民消遣、全民阅读的现象不仅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也为历史留下一道独特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