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重点推荐】“去中国化”并没有发生

  姚洋:“去中国化”并没有发生

  当前国际环境的变化对中国经济会有怎样的影响?我个人觉得当下的舆论对这个问题有点儿夸大,把国际形势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看得过重,比如对所谓“去中国化”的担忧。如果按照这样的理解来制定我们的政策,方向上容易出现失误。“去中国化”发生了吗?“去中国化”就是企业撤离中国,中国被排除在全球供应链之外。事实上,世界对中国的依赖度还在提高,而不是下降。

  受贸易战的影响,中美贸易去年降幅很大,比前年下降了10.7%。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去年因为贸易战,中国已经不再是美国的最大贸易伙伴,但今年4月份开始,中国又重回美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位置。

  中美的贸易不平衡在今年急剧上升,也就是美国对中国的贸易赤字急剧上升,因为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在维持,但是美国对中国的出口下降了。所以特朗普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中国失去的这些出口转移到了东南亚、墨西哥等其他国家和地区,而美国的整个贸易状况没有任何改变,甚至出现恶化。

  总体而言,一般预测中国2020年全年出口将增长3%,GDP增长2%左右。全世界的贸易都在下降,GDP也在下降,因此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份额将再度增加。

  外资企业是否在大规模撤离中国呢?美国企业基本上是雷声大、雨点小。我们日常用的很多产品都是国外品牌,包括我们引以为傲的中华牙膏,其实也是联合利华的,后者是欧洲品牌。这些企业愿意离开中国吗?中国这么大的市场,他们绝对不愿意轻易离开。

  数据显示,中国GDP和出口占世界经济中的份额一直在上升,明年还会继续上升。目前中国占世界GDP约17%,出口占世界的14%。

  根据麦肯锡的调查数据,2000年至2017年,世界对中国经济的依存度在提高,中国对世界经济的依存度在下降。东南亚对中国的依存度也在上升,因为他们生产低端产品,中端产品大多来自中国。东亚地区以中国为核心的生产体系也没有改变,只不过中间做了一些调整。

  国际分工和贸易的逻辑,就是一件产品不是由一个国家生产,而是多个国家的企业共同生产。由此形成产品内贸易,而国际贸易中近90%是中间品贸易。

  除了世界第一的市场规模以外,中国的优势还有强大的生产网络,拥有联合国工业分类中的全部工业门类。中国的生产能力很强,产业链日趋完善,这方面没有一个国家有能力跟中国竞争。不仅如此,我们的人力资本和技术水平还在不断提高,还有潜力可挖。

  我们也不能高估西方国家政府对企业的影响力。在西方,政府不能命令企业做事情。西方国家企业是否要离开中国,是否要跟中国断链,企业自己才是最后的决策者。我们不能只听西方政府说了什么,就以为要发生什么。在西方法治程度高的国家,企业没有义务听政府的,反而是企业对政府的影响力不可忽视。

  原文链接:“去中国化”并没有发生

  

  段华明:深圳特区创立40年解放思想的进程和深度

  经济特区创建及其进程与解放思想息息相关。经济特区解放思想的源头,可追溯到1978年习仲勋南下主政广东,摆脱极左精神枷锁的束缚。1979年4月,邓小平赞同广东提出的试办对外加工出口区的设想,并定名为“特区”。深圳特区成立后,短短几年时间,就把边陲小镇、荒滩秃岭变成了高楼大厦林立的现代化城市和新型工业区。然而,所谓“变色”的非议也甚嚣尘上。1992年春天,邓小平发表了成为解放思想宣言的南方谈话,明确说:深圳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圳特区不断解放思想,冲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持续多年高速发展,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了至关重要的探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对今天中国在当今世界地位的确立,都做出了重大的历史性的贡献。

  原文链接:特区创立40年解放思想的进程和深度

  

  贺文萍:“一带一路”推动非洲向“零饥饿”目标迈进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三农”问题是困扰非洲多年以及从根本上解决粮食危机的关键所在。长期以来,非洲农民还是沿袭刀耕火种和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推动非洲农业的机械化生产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关键,也是实现非洲的粮食安全以及到2025年实现“零饥饿”目标的当务之急。近年来,在中非共建“一带一路”的过程中,中国农业专家来到非洲的田间地头,培训当地农民使用农业机械,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中国的农业机械在非洲开垦万顷良田,展示了非洲推广农业机械化的巨大潜力。如在地广人稀的南部非洲国家莫桑比克,这里土壤肥沃,用水便利,适合大规模农业开发。但由于农业技术落后,粮食无法自给,常年依靠进口解决国内粮食需求。近年来中国—莫桑比克农业合作正在改变当地的农业发展面貌,并大幅提高其农业机械化生产率。得益于中国公司在种子、技术和农业机械服务上的支持,莫桑比克农民的粮食产量显著增加,粮食单产从原来的每公顷2—2.5吨增产到6—7.5吨。以前种地赔钱,现在种地能有可观的收入,当地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大大提升。

  在帮助非洲脱贫致富和解决粮食危机的征程中,中国农业专家可谓功不可没。仅在2018-2019年度,仅中国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就派出了113人次农业专家赴非洲各国传授作物、畜牧兽医、水产、水利、园艺、蚕桑等领域新技术224项,完成各类小工程建设项目35项,为当地培训官员、专家、师生、农民共计21699人次。

  原文链接:“一带一路”推动非洲减贫发展

  

  尹贵龙:稳投资就是稳增长

  稳投资就是稳增长,稳投资就是保发展、保民生。今年疫情发生后,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各地方和部门积极开展稳投资工作,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加大稳投资力度,有序地推动项目开复工,随着各类政策持续发挥积极效果,投资活动逐步恢复生机与活力,并在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发挥了重要的“稳定器”作用。专家分析认为,我国投资逐月恢复的态势已经形成,未来将继续延续回升趋势,助力经济复苏。当前,需要用好用足扩大有效投资这个“关键一招”,为市场扩内需、增信心,为发展清路障、聚动力,为就业增岗位、促稳定。

  原文链接:用好用足扩大有效投资这个“关键一招”

  

  赵乙儒:全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重要法宝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枢纽,全民族抗战的迅速兴起与长期坚持,是实现这一历史性转折的决定性因素,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重要法宝。全民族抗战在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形成了举国一致、同仇敌忾、共同抗击外敌入侵的斗争新局面,国共两党合作,极大地增强了全体中华儿女抗战必胜的斗志与自信。在战争最为激烈的时刻,正是由于各条战线不同阶层的同胞身先士卒,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到抗战中,才成为中国战场以持久抗战实现由弱转强、夺取最后胜利的重要条件。

  原文链接:大力弘扬抗战精神,共同构筑复兴梦想

  

  关振国:扶贫更要注重“扶志”“扶智”相结合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在扶贫工作中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当前,我们已进入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期,但还有一少部分人口尚没有完成脱贫的目标,其中最难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贫困人口“志气”不足。当下,很多贫困人口缺少生存本领和技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立足现实困惑,通过“扶智”来“扶志”,给广大贫困者提供生存和发展的“技能资本”,使之掌握一定的生存技能和本领,坚树脱贫理想信念,是实现精准脱贫的重要路径之一。这就需要相关部门从实际出发,深挖“扶智”策略,瞄准“扶志”目标,对于完成从“扶智”到“扶志”,实现精准脱贫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原文链接:在“扶智”与“扶志”结合中实现精准脱贫的实践路径

  

  卫玲:用主流价值导向来驾驭“算法”

  在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主导的数字信息技术条件下,传媒行业开始向智媒方向发展,其主要体现在信息生产传播过程中的精准化、智能化、个性化定制和推送。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信息传播技术中,虽然提高了传播的效率,但也引发了个性化信息对个人所产生的信息茧房以及机器人新闻缺少人文关怀等方面的担忧。因而,必须用主流价值导向来驾驭“算法”,让价值理性来引导工具理性,避免被数据算法控制。

  一方面,主流媒体在利用既有优势的同时需要对网络话题保持敏感度,对于可能引发舆论的热度话题进行实时追踪和预测,以便更加及时地对舆论进行引导;另一方面,应利用大数据与智能算法提升主流媒体自身设置舆论议题的能力,在不同的传播渠道下继续深耕内容,坚持以内容为导向来扩大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力,将符合主流价值观的话题与信息推送给更多的网络信息主体,从而更好地弘扬正能量,让主旋律更加响亮。

  原文链接:推进媒体深度融合 做大做强主流舆论

  

  陈海洋:让科学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

  应加强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社会学、科学技术史等研究,深刻认识科技创新影响社会发展的复杂性、迅速性和扩张性,把“卡脖子”清单变成科研任务清单;妥善处理“打基础”与“出成果”的关系,防止科研创新中的竭泽而渔、急功近利现象,鼓励科研人员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对标世界先进科技,努力缩小关键领域差距,确定跟进和突破策略,大力增强科技认知力、创新力、运用力。

  原文链接:弘扬科学家精神 打造科技创新高地

  

  郝永平、蒲实:解决相对贫困更艰巨

  “绝对贫困”又称为“生存性贫困”,指的是收入无法满足生存需要的贫困;“相对贫困”也称为“发展性贫困”,指收入无法满足除了生存之外的更高层次需要的贫困。伴随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消除绝对贫困,贫困人口结构将发生转变,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因面临不少挑战将愈发凸显。

  原文链接:多措并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杨舸:城市吸引人才的最佳方式

  吸纳优质人力资源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不二法门。不过,不断加码的货币补贴并非城市吸引人才的最佳方式,城市管理者有必要建立长期的、可持续的人才战略,避免政策激励带来的短视效应。一方面要继续从国家层面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消除人才流动障碍,扩大劳动力市场规模,提高城市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推动人口红利的经济效率转化。另一方面,人才与产业的良性互动是人才战略的核心,创新型、知识型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需要人才,也吸引人才,城市应依托企业研发平台、高校科研院所建立起优势产业的产研融合孵化机制,充分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当然,留住人才还需要各地不断推动城市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营造良好的法治与就业、生活与生态环境。

  原文链接:人才争夺战背后是第二次人口红利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