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重点推荐】探索创新土地关系依然是农村改革的根本任务

  解建学:探索创新土地关系依然是农村改革的根本任务

  系统集成深化农村改革试点,是中央新一轮深化完善配套提升农村改革的新举措。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方案制定主要围绕深化完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进行。改革的中心任务依然是解决三农领域存在的深层次隐性矛盾和问题。改革的聚焦点依然是突出激活农村土地要素和土地市场,更好地理顺和解决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问题。通过改革,力求破解农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与农民的各类资源资产产权尤其是土地要素如何在市场经营活动中发挥作用,实现抵押担保贷款融资,作价投资入股,市场有效流转的目的;通过改革,力求破解农村“三块地”改革发展难题,即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改革和农民宅基地使用制度改革,实现城乡用地同地同价,土地等要素市场有序自由流转等,全面激活农村土地市场,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实现土地使用价值最大化目标,从根本上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

  原文链接:探索创新土地关系深化农村改革

 

  耿献辉:探索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新样本

  乡村振兴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治本之策,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是产业振兴,通过产业振兴增强农村自身经济活力,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农产品、传统文化和休闲空间,为城市发展提供生态屏障。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是推动城乡资源要素平等交换和自由流动,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原文链接:探索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新样本

   

  王延光:将红色基因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红色基因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增添新的元素,被赋予新的时代养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生动体现,两者高度统一、深度互补、深度融合。在新时代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就是要将红色基因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好党的历史,汲取红色营养,强化使命意识,切实把红色基因贯穿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

  原文链接:传承红色基因 践行崇高使命

  

  陈甦:严格保护产权 筑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基

  在社会主义法治及其规范保障的经济体制中,产权是重要的体系结构要素和机制运行介质。依法保护产权可以激发社会成员包括各类经济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产权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严格保护产权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当年小岗村的农民首先就是对产权规则进行重新安排,使之成为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体一方,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资料拥有支配权,对生产收益拥有契约保障的分配权;对外开放首先要依法认可外资产权,并认可其产权作为分配依据;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民营公司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出现与发展,同样须以投资权益获得法律确认与保护为先决条件。当前正深入进行的国企改革、农村改革、市场准入改革等,无一不涉及产权制度的重构与完善。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党的十九大指出“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这既是对改革开放经验的正确总结,也是对产权在经济运行机制中重要作用的科学认识。

  原文链接:严格保护产权 筑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基

   

  简新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需关注哪些内容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公有制经济发展水平;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深入调查研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及产生原因,完善相关制度,按照公平竞争原则,帮助非公有制企业克服困难、实现规范发展。改革完善财产和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劳动者生产经营积极主动性。加快完善市场体系特别是资本、劳动力等要素市场的建设。完善政府管理职能,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进一步提高宏观经济治理能力。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适度合理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原文链接: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迈向更高水平

    

  聂锦芳:恩格斯的资本批判及其特征

  在对资本社会的剖析、对工人阶级处境的揭示方面,马克思与恩格斯两人的意旨、方向、观点是高度一致的,他们以互补的方式共同完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建构。就恩格斯而言,其资本批判大致包含了以下的内容和特征。在切身体验中感受资本时代的“疾苦和病症”,并为资本社会写下了“罪孽录”。通过经商活动理解资本主义制度形成的历史过程和现实机制;再借助《资本论》手稿的整理完成对资本逻辑和结构的全面揭示。

  《资本论》是马克思毕生最重要的著述,而恩格斯并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手稿笔迹辨认者和成型章节的编排者,即解决的“只是技术性的”问题;更公允和客观的说法应该是,他也是这两卷所关涉的思想内容和理论体系的阐释者,或者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建构者。恩格斯把第二、三卷的出版比喻为“雷鸣闪电”,至此,“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成果完整地呈现在世人面前”。而这一切离开恩格斯的努力付出是不可想象的。

  原文链接:恩格斯的资本批判及其特征

   

  韩震:构建新时代理论体系必须回答时代面临的重大问题

  探索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理论体系,必须立足新时代,回答和解决时代面临的重大问题,不能脱离“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客观实际。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首先应该是思考和研究新时代面临的社会主要矛盾和国内国际重大问题的理论成果。

  原文链接:探索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理论体系

   

  韩振峰:坚持和运用好脱贫攻坚的方法论

  脱贫攻坚既是一项紧迫任务,又是一项复杂工程,必须借助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必须遵循实事求是原则,坚持对症下药、实打实干,首先认准贫困程度和脱贫现状,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政策和措施。必须遵循对立统一规律,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防止一刀切和主次不分。必须坚持实践检验标准,严格加强考核、确保实效。要加强对脱贫攻坚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监督,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估体系,突出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必须自觉遵循唯物史观要求,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事业。只要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出来了,我们就必定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原文链接:坚持和运用好脱贫攻坚的方法论

   

  田心铭: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顶层设计

  我们所要构建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一个由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新闻学、人口学、宗教学、心理学等学科构成的体系。这一学科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传入我国为起点,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以当代中国社会实践为基础,融通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已基本确立,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一些学科设置同社会发展联系不够紧密,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比较薄弱。从构建三大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的角度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从宏观整体的层面着手,使基础学科健全扎实、重点学科优势突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创新发展、冷门学科代有传承,共同构成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门类齐全的学科体系。

  原文链接: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科学内涵与相互关系

  

  吴晓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学科体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在整个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建设中,哲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文化的主干”和“思想的母体”。而在哲学学科中,学术体系从内容方面来说是基础性的,话语体系是从学术发展所形成的稳定范式中产生的,而学科体系则往往是建制性的:它规定着学术共同体的诸多研究领域和活动方式,支撑着整个教学过程的特定内容和展开方式,因而具有重要而特殊的意义。

  原文链接:构建中国特色哲学学科体系的目标与任务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