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重点推荐】解决“互联网+医疗”的瓶颈问题

  卢清君:解决“互联网+医疗”的瓶颈问题

  实现技术创新,需要更好地将智能计算能力转化为符合临床需求的医疗科技。这就需要集成自然语义识别、语音识别、影像识别、数据挖掘等系列技术,引导信息化不断创新升级。信息“新基建”、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大数据深度挖掘与关联分析等技术具有巨大产业空间。

  实现管理创新,需要整合各类系统资源,提升医院管理效率、医疗数据管理效率。这就要求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做好智慧管理系统建设架构设计,提升医院管理、医疗数据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同时,新技术驱动的新业务给医疗质量和患者隐私安全管理带来了风险隐患,需要严格监管,保障数据信息安全。

  推进医疗健康技术要素市场化,需要平衡好鼓励创新和保障信息安全的关系。一方面,机器学习、自然语言识别等新技术不断更新,推动智慧医疗科技不断突破;另一方面,个人隐私权和数据成果产权等方面的保护措施尚待细化,数据授权使用管理细则尚待完善,数据质量、数据规模、数据维度及数据治理策略等方面尚待专业化。

  原文链接:推动“互联网+医疗”新业态加快发展

  

  金镛镇:朝鲜登科试文与中国古典文化

从788年新罗参照唐科举制中的“明经科”施行“读书三品科”始,958年高丽第四任君主王昭(925—975)正式采纳中国后周人双冀提出的开科取士建议实施科举制,1392年朝鲜朝重定科举法,至1894年维持936年之久的科举制退出朝鲜半岛的历史舞台,朝鲜一直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古代朝鲜作为除中国以外实施科举制历时最长且体系最为完备的国度,科举制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因为科举制不仅与中央集权制政治制度的确立有着密切关系,而且推动着整个国家人文教育及学术体系的发展。现存的朝鲜登科试文史料恰可很好地解释这一历史价值。朝鲜朝文人通过科举考试学习中国古典文化的动因,主要源自政府的治国理念,即以视明清为“大”的尊奉政策出发,为巩固王朝政权,制定出一系列相配套的科举制度体系。换句话说,考生为考取功名而掌握的应试内容,大多来源于中国的经典、儒家思想的精华。这种以中国古典文化为架构设计的科举考试制度,反过来也深刻影响了王朝根基的兴衰。

  原文链接:朝鲜登科试文与中国古典文化

  

  陈在教:中国古典文化在古代东亚已经具备了“普遍性”

  东亚,对民族和国家的界限设定标准是以中国和中华文化为中心的,特别是自古以来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通过册封和朝贡的外交关系构筑起了国际秩序。中心国家和周边国家的界限主要以“礼”和“文”作为划分基准。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汉字文化圈的构建和东亚各国参与其中的行为表明,东亚各国相互承认这种政治行为,也不拒绝接受中华文化。因此可以说,中国古典文化在古代东亚已经具备了“普遍性”。东亚各国通过接受中华普遍性文化,可以共享到先进的理念和知识,并在共享的时间里灵活利用其中特定的思想或制度。部分东亚国家还以中华文化的框架为基础,吸收、接纳中华的思想和制度,进行文化交流。此外,在近代以前东亚地区出现的国家(有的后来消失),有时会针对中华文化的普遍性,选择与其他国家对立或合作,以调整彼此的距离。

  原文链接:古代东亚汉字文化圈中的共性与个性

  

  成长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坚持理念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

  首先,坚持理念创新。形成绿色发展价值取向,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确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其次,坚持制度创新。完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立健全硬约束的制度体系,完善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形成环境保护的刚性倒逼机制;最后,坚持科技创新。当前,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科学方法广泛应用于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治理,卫星遥感技术、计算机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在保护环境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原文链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徐奉臻:读懂铸魂育人的行动指南

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勾勒了铸魂育人的路径,回答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往哪走”的问题。践行与时代同步的要求,就是要聆听时代的声音,切中时代的困惑,应对时代的挑战,解决时代的问题;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指出了铸魂育人的方向,回答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为谁走”的问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过程,是把握人民思想脉搏的过程,是着眼人民需要解疑释惑的过程,是通过有效宣传与人民达成政治共识的过程;

  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描述了铸魂育人的成果,回答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走到哪”的问题。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锲而不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把中国故事讲得愈来愈精彩等;

  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阐释了铸魂育人的途径,回答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如何走”的问题。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要秉持“坐冷板凳”和“吃冷猪头肉”的不图身前名的情怀,谨记“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的智慧,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描绘新时代的精神图谱。

  原文链接:读懂铸魂育人的行动指南

  

  蔡文成:坚持系统观念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要坚持从全局上、源头上、根本上看问题,用系统的思想方法推进矛盾解决;坚持系统观念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需要。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统筹考虑各子系统、各组成部分、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联,推动实现各项改革及其内部各要素互联互动、协同发力、整体推进;坚持系统观念是应对内外环境变化的必然选择。形势决定使命,自力更生是保持战略定力和发展信心的内在要求,开放发展是激发经济发展活力的外部条件,坚持系统观念是处理机遇与挑战、协调开放与自主、统筹国内与国外两个大局的必然选择。

  原文链接:坚持系统观念 谋划和推动高质量发展

  

  付立华:科技创新为健康产业带来重大变革

  大健康产业是先进制造业和新兴服务业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以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为先导,涵盖医疗卫生、营养保健、健身休闲等健康服务功能的健康产业,已经成为21世纪引导全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产业。随着生物、信息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科技发展、技术升级将推动产业进一步升级和融合,还将推动健康产业交叉汇聚、跨界融合发展。健康产业将与互联网、现代农业、智能制造、文化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同时不断催生各种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近年来,“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在为健康产业带来重大变革,大健康产业形成了极具潜力的产业蓝海。

  原文链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张冬梅:守好“八条准则”的师德红线

长期以来,广大研究生导师立德修身、严谨治学、潜心育人,为教书育人作出重大贡献。但在导学关系中却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一些研究生称呼导师“老板”,甚至成了导师的“打工仔”,极个别导师无故拖延研究生毕业时间,辱骂欺凌研究生……这些事件冲击着我们“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认知。日前,教育部下发《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以下简称《准则》),提出规范研究生导师行为的“八条准则”,包括不得违规随意拖延研究生毕业时间,不得与研究生发生不正当关系等,为规范研究生导师行为划定了“红线”。一定意义上,《准则》有利于给那些跑偏、扭曲的师生关系纠偏。但从长远看,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要下的功夫远非划定“红线”这么简单。现实中师生相处却是鲜活而复杂的,也需要柔性的艺术。《准则》之下还需要相应的配套措施。比如,健全基于人才培养的研究生导师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导师进出机制、监督机制,并保障学生申诉渠道畅通等。

  原文链接:如何守好“八条准则”的师德红线

  

  付小兵:让医学科技创新更多惠及民生

以科技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全面推进,需要在医疗服务各个方面持续加大对科学技术的运用。目前,医学和光学电子纳米技术、大数据等综合学科的结合极大地推动了医学新技术、新设备和新药品的发展,增强了医学救治和医疗服务能力。比如,药物研究已经从一种药物适用于所有人群,转变为根据基因组差异开发针对特定人群的个体化药物,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药物活性、安全性和副作用进行临床结果评估预测,利用大数据手段能够指导药物的精准应用。又如,以前的医疗处置要凭经验、循证作决策,现在可以通过分子影像、分子病理、分子诊断、组学分析、电子病历、临床大数据、医疗信息等手段优化临床决策,并利用远程医疗技术、数字医疗技术、手术机器人等提高诊断正确率。

  原文链接:让医学科技创新更多惠及民生

  

  陈文杰:餐饮业污水问题要从源头抓起

长期以来,餐饮业污水一直是人们容易忽视、但又难处理的污染源。一方面,标准模糊、违法成本低是导致排水户对排污不够重视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面对往往超标排放的餐饮业污水,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也难以有效处理干净。对此,要治理好餐饮业污水,关键还在于处理好污水排放的问题。

  具体而言,首先要针对目前卫生管理范围存在标准模糊的问题,进行相应的考察调研,制定一套规范适用的行业标准,并监督餐饮企业严格落实执行。其次,要对污染源“重拳出击”。加强相关职能部门对违法排污餐饮企业监管,对无证排污、排污严重的企业要给予经济处罚或停业整顿。若整顿后仍不达标,要坚决予以关门取缔。唯有牢牢守住污染源头,才能掐住乱排放的口子。

  原文链接:整治“水上”餐厅利在长远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