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重点推荐】核心技术是国家进步的动力之源

  王刚、李爽:核心技术是国家进步的动力之源

  核心技术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赖以发展进步的动力之源。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但我们应当清醒地意识到,我国在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仍旧没能完全扭转。想要弥补核心技术的短板,中国必须也只能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自主创新,不代表盲目冒进,遵循突破核心技术的现实规律是实现自主创新的前提。首先把握核心技术的理论基础,其次才能走好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之路。同时要着力完善核心技术产业生态,落实科技产业制度保障同社会各界一道共同形成突破关键技术的制度合力。

  原文链接:紧紧扭住技术创新这个战略基点

 

  周成功:传统产业亟待新生

  日前,2020中国国际黄酒产业博览会暨第26届绍兴黄酒节在浙江绍兴开幕。小小黄酒,不仅是一桩生意,还映射出浙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轨迹。

  黄酒有着丰厚的历史底蕴、较高的营养价值、绵延不断的酿制技艺,完全具备更上一层楼的潜力。在当下的巨大变局中,黄酒业迎来的是危中有机、机大于危。黄酒业面临的新老问题如何破解?笔者认为,最需要解决的是人的问题。浙江黄酒企业已经集聚国内数量最多、代表黄酒酿制最高水平的人才,但是营销管理人才还远远不能满足黄酒业开疆拓土的需要。优秀的营销管理人才需要有开阔的视野、先进的理念、较好的行业资源等,黄酒企业引进优秀营销管理人才势在必行。

  原文链接:历史经典产业亟待新生

 

  徐向东:全力推进书香社会构建

   “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一个国家养成全民阅读习惯非常重要,新时代要全面推动全民阅读工作,全力推进书香社会构建、促进全民阅读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社会各界协同发力、共同推进。要坚持需求导向,根据百姓不同需求提供多样化阅读服务。要坚持特色发展,结合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开展特色阅读活动。坚持统筹协调,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以城带乡,着力补足农村阅读短板,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全民阅读服务体系。加大阅读内容引领,加强优质阅读内容供给,积极推动青少年阅读和家庭亲子阅读。党政机关和党员干部要发挥带头作用,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树立终身阅读的良好社会风尚。

  原文链接:推进全民阅读 构建书香社会

 

  王学斌:今后五年文化建设的重点任务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今后5年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部署了三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二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三是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是一个非常综合的目标,未来应贯穿国家、社会与公众三个层面,从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培育良好社会风尚、提升公共文明素养等方面发力。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即将完成,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文化事业部门所提供公共文化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强,这势必要求我们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文化产业肩负着生产文化产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多样化文化需求的任务,这也促使我们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领域的数字化建设,彰显文化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从而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原文链接:建成文化强国要一张蓝图绘到底

 

  付伟: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是乡村振兴抓手

    目前,县域城镇化趋势十分明显,一部分经济收入较高的返乡农民工通过“打工挣钱、县城买房”的方式实现了县域城镇化。县域城镇化有着很强的代际分化,即使那些已经进城买房的家庭,老人也很有可能还在农村,呈现出家庭在城乡之间“撑开”的格局,这些进城人口也成了在村庄和中小城镇、县城流动的城乡“两栖”人口。人口在县域内不同城镇节点的分布和城乡之间的两栖流动,将是未来中国城乡关系格局中的常态。

  工农关系也发生了重要变化。许多农村都发展了特色农产品种植养殖业,或者利用本地优势资源发展了农副产品加工业,以及乡村旅游业、服务业。许多地区社会资本进入乡村,充分利用乡村资源、劳动力发展了新业态。在新技术应用的背景下,许多地区也通过“数字下沉”和“产业升级”方式,发展了数字农业、农村电商等新兴乡村产业。乡村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压舱石和稳定器,是中国经济“内循环”的重要一环。

  原文链接: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是乡村振兴抓手

 

  傅智能:做全面融入“双循环”的坚定践行者

    当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后期,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和消费市场形成了具有满足规模经济的要求,具备依靠国内经济循环为主的经济效率基础。“十四五”期间,“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湖北带来重大机遇。必须充分发挥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功能,不断提高武汉参与国际分工的能力和国际合作的层次。加快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实施创新平台工程,积极争取再建设一批国家级产业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完善科技成果产业化机制,建设国内枢纽型技术转化中心,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从战略高度抓紧追赶数字经济发展步伐,发展高精尖产业。充分利用交通设施便捷、发展基础雄厚、网点布局完善、高端消费业态集中、购物环境优越的有利条件,进一步增强区域商贸辐射功能。推动国际多式联运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物流体系,构建世界级客货运枢纽平台,组建跨国物流公司,建设跨境物流机构、集散中心和电商平台,使武汉成为促进“双循环”的重要物流枢纽。

  原文链接:做全面融入“双循环”的坚定践行者

 

  张宇燕:“十四五”时期我国面临的五大机遇

    一是疫情冲击快速缩小了中美之间的产出差距并产生强大的惯性,进一步扩大了我国已有的大市场效应,从而为我国运用市场规模优势构筑良性外部环境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二是我国抗击疫情取得的重大战略成果,率先实现生产和生活的正常化,增强了世界经济复苏的信心,凸显了我国制度优势,提升了我国国际影响力和道德感召力。三是随着经济影响力和道德感召力的提升,特别是我国顺应各国人民对合作共赢的普遍诉求,提出建立开放型世界经济新体制主张,增大了我国在参与和引领全球经济治理改革和完善方面的话语权。四是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在线科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化技术加快运用,将持续驱动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加速成长。五是成功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诸项挑战的过程便是化危为机的过程,并特别表现在借供应链调整压力以完善国内产业布局的过程之中。同时,美西方内部不断激化的社会政治经济矛盾,无疑将成为其推行外交政策的掣肘。

  原文链接:“十四五”时期我国的外部环境及影响

 

  刘振所:新时代是实干的时代

    新时代是奋斗的时代,更是实干的时代。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十四五”时期“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迈出重大步伐”,前景光明,任务艰巨。当前,我军正处在攻坚重塑、转型建设的深入推进期,无论是推动治军方式实现根本性转变,进一步释放改革效能,还是探索现代化战争制胜机理,提升练兵备战质量和水平,都呼唤我党我军创业之初那种“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那种只争朝夕、苦干实干的拼劲。用拼搏成就精彩,用奋斗铸就辉煌,才不负这个伟大的时代。

  原文链接:只有干出的精彩 没有等来的辉煌

 

  黄群慧:产业基础能力薄弱是制约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关键

    从整体上评估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其优势十分突出,劣势也非常明显。突出的优势是我国产业总量超大规模、配套体系完整,但是产业基础薄弱、产业基础能力低以及由此而导致的低端产业过剩、高端产业不足的产业结构失衡问题比较严重。产业基础能力薄弱问题已经是制约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升最为关键的问题。实际上,我国的产业基础能力是与高速增长的发展方式相适应的,要适应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打破原有经济发展路径,这就要求“再造”产业基础能力,要从重视应用研究转向更加重视基础研究,从强调模仿创新转向更加强调原始创新,从鼓励迭代性技术创新转向更加鼓励颠覆性技术创新。

  原文链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

 

  张田勘:普及救护知识得紧跟时代

    在中小学开展自救互救培训是过去急救培训的常态,随着时代的进步、新技术的研发和投入使用,也使得自救互救需要紧跟新时代和掌握新技术,让自救互救成为一种真实的技能和本领。如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这是一种便携式医疗设备,可以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给予电击除颤,非专业人员也可以学习使用。如果在最佳抢救时间的“黄金4分钟”内使用AED,可以有效抢救心跳骤停病人,防止猝死。但是,在实际生活中,遇到心跳骤停病人,尽管周边环境也配备了AED,如地铁和公交车站,但不只是中小学生,就连很多成年人也不敢使用,原因既在于不会用,又担心负法律责任。事实上,这两种情况都可以通过学习和培训得到解决。

  原文链接:普及救护知识得紧跟时代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