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通:要高度重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也是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新发展的重要基础。市域在国家治理结构中处于关键层级,具有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以城带乡的引擎作用、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与基层相比,市域具备完整的社会治理体系,具有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和调动一切治理因素的天然优势,化解突出矛盾和重大风险的能力更加明显,但治理对象复杂多样、治理风险严峻重大。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积极谋划、认真推进,才能更好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更好促进治理理念、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全面提升,更好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贾康:应系统认识需求侧改革
什么是需求侧改革?在推动我国转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过程中,中央明确强调的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需要有系统论的思维,所以在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不变的情况下,也需要把需求侧改革的概念明确表述出来,以利于在系统配套把握的高度上更好推进高质量发展。在概念上,不能把需求侧改革理解为有些人所说的“风向变了”,这就等于否定了供给侧改革。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主要矛盾方面仍然在供给侧,所以要扭住它;在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过程中,也还需要高度重视需求侧管理,推进相关制度安排的改革,在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上,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消除与制度安排相关的堵点,使需求的释放比较畅通,让需求形成和需求释放的机制,在配套改革中得到优化,达成以需求牵引供给,以供给创造需求的更有活力的发展局面,这便是系统论思维的逻辑。
高晓虹 赵希婧 田香凝: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就“十四五”时期“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出了系统阐述,明确要求“以讲好中国故事为着力点,创新推进国际传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并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在文化强国建设过程中,我们既要致力于本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要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在对话和交流中铸就中华文明新辉煌。
张忠炜:中国古代律令体系的根本变化:由合而分
粗略浏览今所见秦汉律令篇名及具体内容,可简单归纳其主要特征如下:其一,集类成篇,一事一律。其二,诸法合体,不限刑律。其三,因俗而治,不易其宜。如果说这是秦汉律令外在特征的话,那么,由秦汉历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律令体系发生了根本变化:由合而分——秦汉时代无所不包的律,内容渐趋窄化,多与“正罪名”相关;其余内容,或归属与令典,或归属于礼典,或归属于政典,并立而存。
卓泽渊:法治社会建设最为基础
就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之间的关系来说,我们可以作多种概括。也许可以认为,法治国家是总体描述,法治政府是其中的上层建设,法治社会则是其中的深刻根基。
法治社会是法治政府的根基。法治政府在狭义上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法治化的成果,在广义上是指所有国家公权力及其体系的法治化状态。不论如何理解法治政府,它都是建构在客观的社会基础之上的。在一定意义上,政府是与社会相对应的概念与存在,政府的管理活动必须以客观的社会实际作为存在空间,作用于现实社会。没有社会整体与普遍的法治化,法治政府就没有应有的基础,也就难以建立。法治政府的大厦也会因为漂浮在非法治的社会基础之上而不牢固,也会因缺乏应有的根基而无法成功。
黄宝荣,张丛林,邹秀萍:新型污染物风险防范体系亟须完善
新型污染物是指由人类活动造成的,目前已明确存在但尚无法律法规和标准予以规定或规定不完善,危害生活和生态环境的所有在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物。常见的新型污染物包括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微塑料、抗生素等。虽然新型污染物在环境中通常浓度较低,但因其具有易富集、难降解、较稳定等特点,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依然构成较大风险。
总体来看,我国新型污染物风险防范体系正处于多点推进、逐步深化的发展阶段,过去单项突破或局部突进的改革方式已难以适应新型污染物风险防范的现实需求,必须进行系统性变革。新时期,我国新型污染物风险防范体系的完善方向是:坚持问题导向,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强化顶层设计、完善体制机制、推进评估监测、深化科学研究、落实保障措施,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有力支撑。
闫春梅:青少年心理问题高发的深层次原因
一方面是孩子自身的问题。比如孩子本身有注意力缺陷,人际交往障碍,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差,情绪不稳定,自我管理能力有限等问题,导致孩子容易出现情绪问题。
另一方面是父母教育方式问题。有些家庭父母教育方式是大包大揽,溺爱保姆型教育方式。有些家庭是忽略型教育方式。有些家庭是充满矛盾冲突打骂的教育方式。有些父母期望值过高,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各个方面都是最好的,给孩子各种压力,让孩子出现厌学情绪。有些孩子从小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带大,两代人或者父母教育方式的不一致常造成孩子缺乏安全感,无所适从,或者撒谎获益。
还有一方面是教育模式的不确定性:小学的教育方式和中学教育模式接轨上出现偏差。小学回家没作业,中学作业写不完。小学快乐教育,中学应试教育。
王心源:空间考古大有可为
考古学家注意到,有地下遗存埋藏的土壤上农作物或者植被的长势会有明显的不同,这种不同从空中观察会更为清晰。如今,能提供丰富信息源的遥感,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发现遗存”,而是包含人文、自然数据以及不同格式的地球大数据的多种信息源的综合利用。可以说,我们从遥感考古走向了空间考古。
空间考古是遥感考古的继承、发展与飞跃,它不再仅仅局限在航空、航天以及地面平台的遥感空间观测技术,而要综合其他的广义遥感考古技术与方法,包括地球物理探测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卫星导航定位、虚拟显示等,并结合环境生态学、环境考古学等交叉学科开展综合分析。
徐洪兴:张载哲学的当代价值
张载哲学最终的落脚点在其《西铭》的“民胞物与”上:“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存,吾顺事;没,吾宁也。”这就真正回到了中国哲学文化的根上,整个宇宙是气的大化流行,所以是万物一体。张载用他的气论,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在新的哲学架构下统一了起来。再进一步言,张载的《西铭》突破了佛教提出的“向死而生”的理论,佛教认为人总是要走向死亡的,最后一切都是空的。张载用不同观点处理了这个问题,人是什么?是气。气是不会灭的,是生生不息的,这实际上解决了人的最后存在的问题,即生命以后的存在问题。《西铭》的结语是“存,吾顺事;没,吾宁也”,活着,我就好好干,死了,我问心无愧。死后呢?按《周易》气之“生生不息”理论,就像寓言“愚公移山”中说的,“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中国人把这种不朽的言说转成“三不朽”理论——在此世立德、立功、立言。可以说,张载哲学这个环节在中国思想发展演变史上非常重要。张载哲学的当代价值也在于此。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文化既要吸收优秀外来文化,也一定要明白我们的根在哪里,才能“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实现“和而不同”。
张蔚文,孙思琪: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十四五”时期,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依然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但相较于强调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落户人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更关注人的需求,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由重“量”到重“质”的转变。“十四五”时期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需要从以下方面切入。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高质量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绝不仅仅是身份标签的转化,也是人的综合素质全面提升,是“市民化的人”更加现代化、更加全面自由发展的过程。“十四五”时期的新型城镇化将更加注重满足人们对自身素质提升、美好人居环境、公平包容社会的需求,提高新市民对城市生活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实现更高层次的“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不被标签化的“每个人”都能在更加包容的城市中有尊严地活着,使城镇化的成果“惠及全民”。
“学术卡片”栏目所摘选的文章,主要源自光明日报社光明智库、思想理论网络文章评价系统(iWaes系统)、光明日报理论部等主流媒体,希望借此栏目为广大学者提供哲学社会科学最新、最权威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