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重点推荐】人力资本的配置力决定未来产业竞争优势

  黄晋鸿、刘晴:人力资本的配置力决定未来产业竞争优势

  未来,5G技术支持下的全息影像技术或VR技术将革新现有的办公模式,相应地,人才不再只注重“为我所有”,而是重在“为我所用”。例如,杭州市湖畔实验室和浙江大学探索出区域内人才共享合作模式,联合成立研究中心。中心内人才享有充分的“身份自由度”,科研带头人可以自由组建团队,将研究项目产业化并获得市场收益。企业科研人员可作为导师直接辅导学校里的目标人才,甚至共同研发产品。这种区域内的人才共享进一步放大,将带动全球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人力资源服务业进一步规范发展,将为人才生态圈构建良好的人力资源市场基础。跨区域的人力资源协同配置将增强人力资源收益,使人才竞争进入更为系统化、整体化的阶段。未来,一项高科技产品的研发,拆分后可能分别交给世界不同地点的实验室、研究所,并在最短时间内实现最优研发,人力资本的配置能力将直接决定产业竞争优势。

  原文链接:人才生态系统作用凸显 区域人才共享或成趋势

  

  汪怿:未来人才创新应突出五个“更加”

  更加自主。要着眼能力,建立健全自主创新顶层设计,着力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关键领域及关键类型人才培养。要聚焦潜力,尽快谋划实施对未来关键产业领域人才的吸引、培育与储备,切实拓宽人才发展成长、价值实现的未来空间。要激发活力,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力度,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创新体制变革、人才制度创新,加快新型研发机构改革探索,强化市场配置,促进社会组织发展。

  更加开放。对标世界最高标准,加大人才开放力度,提升人才国际化程度,力求在数量、结构、素质等方面达到新水平。搭建更多的国际性创新平台,团结引领有志于创新的海内外人才携手前行,共享发展机遇、共迎未来挑战。

  更加融合。要着眼于科技创新发展方向和未来趋势,推动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等不同领域人才相互融合,在科技创新、模式创新、转化创新过程中,充分发挥一线研发人员的探路者、先行者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家、创业者发现潮流、捕捉商机、创新创业的独到作用;有效促进投资者探索产业发展方向,协同各类专业服务人员,为创新创业人才发挥辅助作用。要着眼于人才规律和创新发展要求,推动人才、项目、团队有效融合。要把握全球竞争的特点,推动人才、产业、城市紧密融合,突出需求导向、推动产城一体,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城市群率先打造一批产才城融合增长极、聚集带、发展圈。

  更加完善。要适应全球创新和人才发展趋势,创造有利于人才及其团队迸发活力的制度,用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不断增强吸引力与竞争力,用具有显著优势的人才制度体系提升人才治理效能,让创新创业人才成长更快、发展更好、收获更多。

  更加优越。要着眼于人才对工作、生活、学习等各个层面的多样化需求,以人才友好型环境为核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和配套设施,创造高品质生活,加快重大产业基地、重点项目布局,培育一批世界一流高校、科研院所,推动跨国公司总部建设,建立标志性人才发展平台,构建新一代科技园区,塑造良好营商环境,打造宜居宜业、美好幸福、充满活力、持续发展的人才发展生态。

  原文链接:未来人才创新应突出五个“更加”

  

  李志祥:伦理学研究需要面向现实生活

  伦理学理论可以从两个层面回归现实生活,一个层面是进入个人生活。社会由一个一个的人组成,行为由一个一个的人完成。理论要回归现实生活,首先就要进入个人生活。理论进入个人生活,需要经过“由外而内”和“由内而外”两个过程。“由外而内”是指将外在的行为规范内化为个体的道德德性,这个过程包含知情意的统一,即理性的道德认知、情感的道德认同和意志的道德认定这三者的统一。“由内而外”是指将内在的道德德性外化为个体的道德行为,即道德德性在理性和意志的协助下,在特定的生活情境中激发出具体的道德行为。当前中国伦理学研究的重要任务就是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进入个人的现实生活,内化为个体的道德德性,外化为个体的道德行为。这个层面的回归要求伦理学必须研究德性的养成规律和德行的发展规律。

  另一个层面是进入社会生活。任何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不同的个人通过各种关系联结为一个社会。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社会是由单个的个体汇聚而成的。各种各样的社会制度,包括成文的、显性的制度和不成文的、隐性的制度,都对社会关系起着非常重要的调节和制约作用。伦理学理论要在现实生活中起作用,就必须进入到社会制度层面。理论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入社会制度:一是“制度的道德化”,即根据特定的道德标准规范现实的社会制度,使制度本身更具伦理性,使制度的社会后果更合乎道德;一是“道德的制度化”,即将特定的道德要求转化为现实的社会制度,使规范现实化,从而起到更有力的约束作用。只有将道德观念与我国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社会制度、生态文明制度结合起来,道德理论才能真正进入社会生活。

  原文链接:伦理学研究需要面向现实生活

  

  周建设:加快科技创新攻关语言智能

  从我国发展现状来看,语言智能是当前人工智能研究中需要集中攻关的关键核心技术之一,其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的突破对我国发展人工智能具有重要意义。简单来说,语言智能,就是语言信息的智能化,是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模仿人类的智能,分析和处理人类语言的科学。语言智能是语言文字信息技术创新发展的时代产物,它基于人脑生理属性、言语认知路径、语义生成规律,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对语言信息进行标注、抽取、加工、存储和特征分析,构拟人机语义同构关系,让机器实施类人言语行为,即让机器说话、写作、翻译、评测,实现人机语言交互。语言智能是人工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及人机交互认知的重要基础和手段。

  原文链接:加快科技创新 攻关语言智能

  

  段伟文:从“参赞天地之化育”的向度,重新思考人类与自然和技术共生的可能性

  如果说“如何科技地栖居在这个世界上”是一个由世界传导到中国的难题,那么现在是我们拿出可以从中国传导到世界的应对之道的时候了,而其中的关键则在于人如何积极有为地参与到技术对世界、社会与未来的建构之中。对此,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强调人应该“参赞天地之化育”,促使技术尽人之性、尽物之性、尽己之性、尽天地之性。如果以“尽性”作为科技的目标,就更容易认识到,技术对世界、社会和未来的深度建构应该以万物尽性而共生为限。为此,技术对世界的重构,要充分考量自然生态和人类生命的脆弱性,技术对社会的型构要有助于给人创造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空间,技术对未来的创构要以人可以承受的节奏推进,而不应让人为技术进步付出过高的代价,由此寻求人与自然和技术创构共生的技术时代的未来观和宇宙生命观。

  原文链接:面向深度科技化时代的中国智慧

  

  沙红兵:王维诗文表现的创伤记忆特色

  王维在安史之乱中逃避不及,被迫出任叛军伪职,这一经历成为他终生挥之不去的创伤记忆。而在王维诗文中充分显示出表现创伤记忆的特色。在《大唐故临汝郡太守赠秘书监京兆韦公神道碑铭》里,王维在“序”里将慷慨赴死的“烈士之勇”、自杀成仁的“智士之勇”,与在灾难、凌辱面前“弃身为饵,俯首入橐,伪就以乱其谋,佯愚以折其僭”的“仁者之勇”相区别。在直接与己相关的诗文里,王维只悔罪不辩白,在为与自己有相似遭遇的他人所写的表、碑等作品里,他不仅悔罪,而且在对他人当年残酷遭遇的展现中,巧妙为自己辩白。王维年轻时即作有《观别者》诗:“不行无可养,行去百忧新。切切委兄弟,依依向四邻。”详写所见依依惜别的场景,但结尾联系自身云:“余亦辞家久,看之泪满巾。”王维习惯从对面、从一定的距离之外写起,这或许不仅是“作法”问题,还表现了王维观察世界与人生的立场和态度。近年来,在文史哲及社会学、人类学等领域,对所谓“创伤记忆”的研究似成一时风气。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诸如王维的诗文亦可提供类似的微妙见证。

  原文链接:草木岂能酬雨露,荣枯安敢问乾坤

  

  舒启明:加强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建设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实施“十四五”规划,是广大人民群众生机蓬勃的事业,必须广泛凝聚共识,汇聚起大团结的力量。人民政协要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中心环节,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相互嵌入、相互贯通、相互赋能,通过有效工作,努力成为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台、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要加强专门协商机构制度建设。以宪法和相关政策为依据,建立健全以政协章程为基础,以协商制度为主干,以提高服务“十四五”规划实施的质量为导向,覆盖政协党的建设、履职工作、组织管理、内部运行等各方面的制度,形成权责清晰、程序规范、关系顺畅、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原文链接:加强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建设

  

  储朝晖:多元专业评价才能真正破除“唯论文”

  近来,在学术评价方面如何破除“唯论文”,再次受到高度关注。事实证明,如果“破”与“立”不平衡,“破”的同时没能找到更加专业、优化的替代方案,抑或是有“破”无“立”,那么不管政策的初衷多好,大概率都不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还有可能引发形式主义上的更新或更严重的问题。需要明确的是,就破除“唯论文”而言,要“破”的不是“论文”,而是“唯”。“唯”出现的原因,主要在于评价主体过于单一,评价权力过于集中。“唯”在横向上忽视各学科门类的多样性,在纵向上忽视甚至无视学术发展的过程性。“唯”才是导致各种问题积累的根源,“破”的对象必须瞄准“唯”这个目标,要避免目标分散或转移。若将“破”的对象错误聚焦到“论文”上,围绕“唯”的观念、思路和做法没有改变,那么不只是“破”错了对象,还有可能将某个更经不起检验的对象--被作为“论文”的替代物--“唯”起来,如此或将产生更糟糕的结果。事实上,许多国家几乎不存在“唯论文”等“五唯”现象的原因,就在于它们有多主体参与的多元评价体系。任何一个评价主体、任何一种评价依据都不可能获得被“唯”的地位,成为“唯”的对象。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印证,只有从根本上“立”起多元专业评价,才能彻底解决所有“五唯”问题。

  原文链接:“立”起多元专业评价,才能真正破除“唯论文”

  

  张月昕:以法治手段引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民法典在将绿色原则确立为民法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还将其融入具体规则之中,促进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实践深入开展。民法典物权编规定了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遵守有关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规定,成为用益物权人行使权利的前提条件。建设生态文明,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需要通过法治手段解决生态领域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对于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必须予以法律制裁,用法律保障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公众环保意识和生态道德。在这方面,民法典同样作出相应规定。侵权责任编对违反法律规定故意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严重后果的侵权责任作出专门规定,设立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侵权的惩罚性赔偿制度,并要求违反国家规定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侵权人对能够修复的生态环境在合理期限内承担修复责任,明确了国家规定的机关或者法律规定的组织有权请求违反国家规定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侵权人赔偿的损失和费用类别。这些规定为我国生态环境侵权的民事赔偿提供了依据,能够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侵权行为起到预防和惩戒作用,有助于更好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原文链接:有的放矢:以法治手段引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陈恒:开展知识史研究十分必要

  知识史是以人为中心研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信仰的各类知识形成、发展与嬗变的一门学科,它不仅叙述各门学科形成与发展的历史,也研究知识的美学价值、功能价值、精神价值等,更是从知识与社会的双向角度来阐述知识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一言蔽之,知识史是将知识产生(从认知的角度看知识的起源与发展)、知识生产(从社会与知识相互作用的角度看知识的更新)置于广阔的自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宗教、军事等时空框架体系中,进而将这一框架体系置于更广阔的民族、国家、区域、洲际乃至国际的网络中考察其产生、发展的历史。我国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但目前在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学术话语上的能力和水平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还不太相称,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水平总体不高,学术原创能力还不强。梳理人类知识史脉络,进行严肃而认真的知识史研究,通过跨文化、跨学科、跨区域的知识生产整合研究来审视人类知识的构建与发展,是时代的命题,在本质上也是解决如何使中国成为有影响力的知识生产中心的问题。

  原文链接:知识史研究的兴起及意义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