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王辉(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教授),冯伟娟(汉语国际教育博士生)
语言是沟通交流的桥梁纽带,随着世界各国相互联系日益加深,中国更加深度融入世界,各国学习中文的需求愈发旺盛。2019年12月,国际中文教育大会召开。2020年6月,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宣告成立,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发展不断向前推进。
当前,“国际中文教育”还是一个比较新的名词,对其内涵尚未有清晰的界定和描述。这一词既可用来指称国际中文教育事业,也可以指称学科,以保持事业和学科名称的统一性。本文尝试对国际中文教育的内涵做初步探讨。
“国际中文教育”的名称由“汉语国际教育”及更早的“对外汉语教学”演变而来。要界定和描述“国际中文教育”,首先要厘清“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国际教育”的基本内涵。第二语言或外语教学一般涉及教师、学习者、语言、教学环境等要素,即 “谁教”“教谁”“教什么”和“在哪教”,我们可以从以上四个维度对这两个名称的基本内涵进行分析。
学界对“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国际教育”的内涵一直有着不同的看法,各有其理。结合已有观点对二者的内涵进行梳理可以发现,“对外汉语教学”的名称产生于上世纪,指针对来华外国人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教学,其教学者一般为中国人,教的对象是外国人,主要是来华留学生。教的内容是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汉语,教的地方一般指中国国内。
“汉语国际教育”的名称产生于21世纪初,主要指在海外为母语非汉语者开展的汉语教学,其教学者可包括母语为汉语的中国人、华侨华人及外国人,教的内容是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汉语,教的对象是母语非汉语者,教的地方是一般指海外。
此外,我们还有面向海外华人华侨,以华文传承为目标的“华文教育”。这种教育与“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国际教育”在教学环境、教学对象等方面存在差别,加之国内行政主管部门不一样,一直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学科的发展首先需要做好顶层设计,需要把三者包含进来,形成“三位一体”的有机整体。而“国际中文教育”的出现恰好可以弥补这一缺憾。
作为一个新名称,“国际中文教育”的内涵尚没有被清晰界定。“国际中文教育”的教学者可以是中国人、华侨华人及外国人,教学对象可以是母语非汉语的外国人,也可以是母语或第一语言非汉语的华侨华人及其后裔;所教的内容是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或者其他语言的汉语;教学地点可以是在国内、海外或者是虚拟空间。
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国际中文教育“危”中存“机”,线上教学得到极大拓展,“在哪教”变成了虚拟空间,国内、国外教学环境的差别不复存在。在技术赋能下,“在哪教”已然不再是关涉汉语教学内涵的重要因素,而只是教师和学习者的一个选项。
从“对外汉语教学”到“汉语国际教育”再到“国际中文教育”,关键点即“教什么”没有发生变化,本质都是“汉语教学”,因此三者的内涵并未发生根本变化。但“谁教”“教谁”“在哪教”有所变化,总体上呈现范围扩大的特点。
总之,“国际中文教育”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概念,涉及全球范围的各类汉语教学,既可包括国内面向留学生的“对外汉语教学”,又可包括国外面向当地居民的汉语教学及面向华侨华人的华文教育,既涉及学历教育,又涉及非学历教育。“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及“海外华文教育”三者可放置于“国际中文教育”框架下,既保持相对独立的定位和特点,又协同、融合发展,共同形成更加开放、包容、规范的“国际中文教育”交叉学科理念和新发展格局。
国际中文教育关涉国家的语言治理能力和中文的国际影响力,意义重大。刚刚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而加强国际中文教育是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基本路径。新形势下国际中文教育需要全面看待从对外汉语教学到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历程,用系统观念引领国际中文教育生态良性发展,用发展的眼光、包容的理念和融合的路径促进国际中文教育兼容并蓄。本文从名称变迁的角度初步探讨了国际中文教育的内涵,难免疏漏和片面,期待学界有更深入的研究。
(本文为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语言治理能力研究”(批准号:20BYY05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