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日,由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主办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智库论坛(2021)”在京召开。来自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全球化智库(CCG)、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中国传媒大学等二十余所国内智库和院校的专家汇集一堂,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研究和国际传播建言献策。
中国传媒大学书记、校长廖祥忠在致辞中介绍了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成立的背景与初衷。廖祥忠表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是中国外交指导思想,也是全球治理的解决方案,已经成为一个系统性思想。“经历了新冠疫情,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刻体会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疫情加速了我们研究的推进工作。疫情之后,全球文明互鉴的步伐会大大加快,推进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和传播也将是我们的核心工作。”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室副主任黄依华在致辞中指出,目前,我们党和世界上160多个国家的60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关系。一些外国政党朋友说,中国共产党不仅让各国共享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也分享中国思想理念的红利,实现共同发展。这正是党的对外工作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途径。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对外合作交流局二级巡视员、理论中国网执行主编翟亚柳认为,全球抗疫给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带来更大传播空间和机遇的同时,疫情的发展也加速了国际格局调整,全球治理、经济社会等方面出现诸多复杂情况,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污名化、孤立化中国和中国共产党情况持续发生,给这一理念的国际传播带来严峻挑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方案,体现中国智慧,作为当代中国外交话语体系的基础性叙事,也是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共产党故事的重要理论支撑。
随后展开的学术论坛上,来自国际关系、国际发展和国际传播领域的专家学者,就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国际传播战略,进行了分享和探讨。
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提出来的一个重大的、理念性的、思想性的公共产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研究和传播可以从结合重大议题体现目标的可及性、成立国际研究的学术联盟或者说智库联盟、发挥媒体作用、发挥青年群体的作用四个方面拓展。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就传染病对于大国兴衰的影响进行了创新阐释。王文提出,传染病影响大国兴盛的逻辑是快速毁灭性、长期干扰性和推动变革性,我们对病毒要保持谦逊和敬畏,人类未来是命运共同体,大国兴衰防范的不是其他国家的兴盛,而共同防御的是病毒的袭击。
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国务院参事王辉耀指出,我们现在进入到错综复杂的新时代,需要新的战略和新的定位。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被世界所接受的,但我们面临的挑战是怎么来丰富这一理念,尤其是怎么建立一套国际上能听得懂的叙事方式,以及如何从周边做起,发挥一带一路的作用。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指出,在各个国家和民族的传统知识和现代智慧的基础上,通过平等对话、多元交流形成的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共通共享的知识体系,将助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命运共同体一定是双向建设的实践过程,也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时空概念之上。
宁夏大学阿拉伯学院院长、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院长李绍先聚焦于中东地区如何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这一问题,认为中东国家的治理或者中东整个地区的和平和发展,迫切需要国际社会的干预,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恰逢其时,要大力宣传在中东构建新秩序。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张海滨重点探讨了中国如何在全球气候治理中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他指出,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组织平台是推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最重要的平台之一,要达到这个目标,一定要大力培养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人才,加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研究,积极派驻各领域的专家参与国际组织的报告的撰写。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副院长李继东指出,中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的历史转型与国家身份形成互构性关系,“共同”、“平等”、“多元”等话语表现出中国倡导的“人类本位”核心价值理念,应成为中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的主旨与要义。
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肖珺分析了新媒体跨文化传播在文化疏离、虚拟共同体冲突和抗拒性认同等方面的实践困境,提出中国与世界互为方法与目的的重要性,这不仅在于获取客观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探索个人、政治、文化、区域、国家等多维主体的形成过程。
此外,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院长徐秀丽、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史安斌、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张艳秋、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程曼丽等专家学者,分别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的理论化路径、问题意识的来源和学术研究的系统性和规范性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张春雷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