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重点推荐】马克思主义“行”在哪

  王成国:马克思主义“行”在哪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指引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取得伟大胜利,经过180多年的发展和实践检验,马克思主义越发闪耀出穿越时空的真理光芒。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至少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真理性: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人民性: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革命性: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体现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

  发展性:人类社会本身就是持续发展的过程,理论应当与时俱进,结合实践不断创新。

  原文链接:马克思主义“行”在哪

  

  宋昌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关键在于“就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指明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就是”说明“绿水青山”本身就是有价值的。“就是”阐明“绿水青山”是重要的生产力。“就是”表明“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是互动转化的。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必须充分理解“就是”的深刻内涵,提升认识“就是”的价值观念,探索实现“就是”的实践路径,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保持加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才能满足人民对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原文链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关键在于“就是”

  

  鲁燕:解析“全球胜任力”概念的变迁

  全球胜任力(Global Competence,也叫全球素养)的概念最早可追溯至“国际理解”一词的提出。197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8届大会通过的《关于教育促进国际理解、合作与和平及教育与人权和基本自由相联系的建议》提出国际理解教育,为全球胜任力的提出奠定了思想基础。“全球胜任力”这一概念于1988年由美国国际教育交流协会在其《为全球胜任力而教》报告中最先提出。201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下简称“经合组织”)发布了《全球素养培养:为了一个更加包容的社会》报告,将全球胜任力解构成知识、认知技能、社会技能和态度、价值四个维度,提出全球胜任力是指“在尊重人性尊严的前提下,个人拥有从多元观点批判性地分析全球与跨文化议题的能力;能充分理解差异是如何影响自我及他人的观点、判断与诠释;能够开放、适宜、有效率地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沟通的能力”。2017年12月12日,经合组织教育与技能司和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零点项目共同主持了《PISA全球素养框架:让我们的青年为一个包容和可持续的世界做好准备》发布会,提出全球胜任力的官方定义:青少年能够分析当地、全球和跨文化的问题,理解和欣赏他人的观点和世界观,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开放、得体和有效的互动,以及为集体福祉和可持续发展采取行动的能力。

  分析各国教育改革的政策框架和实践探索可以看出,全球胜任力已成为时代对人才素养的基本要求,其内涵主要聚焦于以下三个基本维度:知识与理解力维度,态度和价值观维度,技能和行动力维度。

  原文链接:解析“全球胜任力”概念的变迁

  

  曾汉君、刘增辉: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是中国对推进全球治理提出的重要倡议,体现了中国对世界各国人民平等的生命健康权等基本人权的尊重和维护,是对人类应对健康风险理念和实践的历史性超越,在增进各国民众健康福祉中促进民心相通。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构建,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发展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促进生态生命一体化是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构建的前提。推动科技进步人文化是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构建的基础。加强国际合作常态化是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构建的关键。

  原文链接:把握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构建的三重维度

  

  江晟:印刷术与欧洲社会现代性的塑造

  印刷术是欧洲社会从中世纪向近代转型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印刷术和印刷文本在近代早期欧洲社会当中所扮演的角色已不仅局限于一种传播工具,而是更多地融入了彼时的社会当中,成为其固有的组成部分。首先,印刷术的发展和印刷文本的大量问世,以及由此带来的阅读方式的改变,都对传统宗教权威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其次,印刷术推动了近代早期“公共舆论”的出现。再次,印刷术所制造的大量文本内容及其大众传播方式对这一时期人们的身份认同造成极大的影响。

  原文链接:印刷术与欧洲社会现代性的塑造

  

  艾云、向静林:从经济金融化到社会金融化

  金融作为一种跨期价值交换、资金融通和资源配置的组织方式,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区域边界和社会组织基础。然而,最近几十年,作为特殊的制度安排和组织系统,金融以史无前例的大规模扩张和全球化发展,日益成为资本主义财富增长和社会变迁的关键动力与主导方式,体现出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的鲜明特征,即“金融资本主义”。而且,金融力量甚至呈现出脱离原有历史基础即“金融脱媒”的发展态势,成为塑造经济与社会结构变迁的新力量。在这个背景下,“金融化”不仅成为经济学领域的前瞻性研究主题,更是引发了非经济学领域社会科学家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反思。

  原文链接:从经济金融化到社会金融化

  

  吴中胜:《文心雕龙》是中国文章学成立的标志

  关于“中国文章学”成立的时代,目前学界各有分说,意见比较集中的有“魏晋南北朝说”和“南宋说”两种。我们认为,中国文章学成立的时代定在魏晋南北朝较合适,成立的标志就是刘勰的《文心雕龙》。

  文章学意义上的“文章”一词的广泛运用。“文章”一词在魏晋以前就大量使用,但内涵复杂,直到司马迁的《史记》才首次在文章学意义上使用“文章”一词。据陈书良统计,作为文章学的集大成论著,刘勰的《文心雕龙》共用“文章”一词26处,除了几处表示“典章制度”“德行”意思外,大多表示“文辞、作品的泛称”“文采、声律”,这是在文章学意义上广泛使用“文章”一词了。

  高度重视文章艺术。刘勰《文心雕龙》著书的出发点即探究“为文之用心”(《文心雕龙·序志篇》),即如何写好文章,所以对文章艺术非常重视。刘勰专门设有“丽辞篇”,主张“丽句与深采并流”(《文心雕龙·丽辞篇》),当然这主要是对骈体文的要求。对于其他各式文体,刘勰也强调文采。可以说,重视文章艺术是魏晋南北朝文坛的普遍风气。

  自成体系的文章学著作。哪怕以今天的学术体系标准来衡量,《文心雕龙》也是当之无愧的体系完整严密的文章学理论著作。这是常识,无需赘言。清代纪昀评《文心雕龙》:“论文之书,莫古于是编,亦莫精于是编矣。”(《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卷20)评论确当。

  文章学理论及实践的深远影响。一门学问的成立,不仅要看它何时出现,还要看它对当时和后世有没有影响。以《文心雕龙》为代表的魏晋南北朝文章学理论,对当时和后世文章创作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唐宋文章(包括骈体文和散文)的兴盛与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文章学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分不开。理论上,比如唐宋古文运动讲文道关系,从“文以明道”到“文以载道”,再到“作文害道”,这实际是《文心雕龙》“道术之辨”的延续。

  原文链接:《<文心雕龙>是中国文章学成立的标志》

  

  王建国:《洛阳伽蓝记》的都市书写

  六朝时期,地志写作空前繁盛。与史书地理志崇尚实用不同,此时期的地志更加注重自然山水的描写和人文轶事的记述,具有地理与文学相互渗透融会的特点,北朝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以下简称《伽蓝记》)堪称代表。《伽蓝记》虽以记为名,却以京都大赋及骈散结合等方式书写园林建筑之美和都市风情故事。

  《伽蓝记》借鉴京都赋艺术手法描写园林之美。洛阳作为北魏都城,是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国际性大都市。城市园林的大规模营造为杨衒之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伽蓝记》堪称中古园林文学的代表。

  《伽蓝记》采用骈散相间的散文体式描绘都市风情。六朝骈文兴盛,杨衒之创造性地将骈文元素融入散文写作之中,描绘帝京风俗、传统节日、民间传说及市井风情等,形成“秾丽秀逸”的文学风格。

  《伽蓝记》在记述伽蓝时借用并发展了志怪笔法。《伽蓝记》记录了许多与伽蓝相关的神怪故事。魏晋以后,志怪小说在南朝蓬勃发展,现存的志怪小说几乎全是南朝作品。《伽蓝记》的出现,表明北朝在志怪小说发展中亦有一席之地。另一方面,不同于一般“为志怪而志怪”的写作传统,《伽蓝记》采用真实与虚构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将志怪与史事融为一体,对后世唐传奇如陈鸿《长恨歌传》、杜光庭《虬髯客传》等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伽蓝记》在时空交织、都市变迁中纳入悲壮之情。《伽蓝记》以空间为经,以时间为纬,构成了一种时空交织的网状叙事结构。《伽蓝记》不仅是对帝京地理环境的真实写照,更是对北魏王朝政治空间演变的忠实记录。

  原文链接:《<洛阳伽蓝记>的都市书写》

  

  王香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层逻辑

  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从思想逻辑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世界文明精华的创造性继承和创新性发展。从历史逻辑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时代要求。从现实逻辑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必然选择。从政治逻辑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的题中应有之义。

  原文链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层逻辑》

  

  张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科学精神

  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本来是一体的。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两者逐渐分离开来,这是符合人类知识形态发展进步的内在逻辑的。但是,这种分工本应只是相对性的,因为不应该也不可能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截然分开。

  当今时代比人类历史上任何时代都需要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更深入、多向度的对话与交流。当前,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新的复杂性,是任何一个单一的学科都不可能完全把握的。例如,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会对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交往方式产生巨大影响,甚至对整个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式、研究手段造成颠覆性改变。同时,现代科技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也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的支持才能找到妥善的解决办法。

  科学精神是一种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的精神。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而言,科学精神就是立足客观事实,依照理性要求,求真务实;按照基本逻辑规则梳理思想,表达见解。

  原文链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