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王虎学(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宣誓并反复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解放思想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集中诠释了解放思想的鲜明实践指向。新时代解放思想,意味着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思想建党与理论强党、坚持实事求是;具有独特内在特征,集中表现了历史传承性、展现了时代开创性、体现了思想现实性;充分彰显了强大理论伟力,是对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的充分彰显、对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的发扬和历史经验的总结,是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一切工作的重要思想前提。
【关键词】新时代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纵观百年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始终在时代的潮流中阔步向前,在历史的浪潮中奋勇争先,在发展的事业中创造辉煌,一个关键原因就在于其始终坚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科学态度,不仅在生死攸关之时挽救了党和国家的命运,也始终在党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发挥着思想指导作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推动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激励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鞭策中国共产党不断在新形势中开拓新境界的精神动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强调“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解放思想是首要的”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解放思想的重要论述,体现出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底蕴,发扬了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彰显着立足于新的历史方位的敏锐洞察和前瞻思考,具有鲜明的实践指向、独特的思想特征与强大的理论伟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并不是经验教条般的逻辑原则或纯粹抽象的思维范式,而是以党的理论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为目的、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科学路径,深刻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始终贯彻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向性和实践目的性,集中彰显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和哲学底蕴,是必须坚持的科学态度和永无止境的实践过程。
解放思想的鲜明实践指向
坚持解放思想,意味着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首先,解放思想就是要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我们必须坚定改革开放信心,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创造活力”②。立足于历史经验,着眼于继往开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把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视作关乎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与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实践需要是不断变化的,改革开放是一往无前的,解放思想是一以贯之的;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解放思想也没有完成时。没有思想的“突围而出”,就难言改革的“举旗再战”;理论无法回应时代之需,行动也就寸步难行。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只有不断解放思想,从思想上认识到全面改革的必要性进而付诸实践,才是唯一的出路。应对当前面临的众多矛盾与挑战,必须在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处理好深化改革与稳定发展的关系、顶层设计与基层推进的关系、整体均衡与局部推进的关系、革命热情与科学态度的关系,为全面深化改革注入思想动力。同时,解放思想也要敢为人先开展自我革命。思想症结常常来自于内部机制,坚持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首先必须从内而外层层突破,敢于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扫清条条框框的障碍。只有以自我革命的立场和态度付诸实实在在的行动,才能端正思想态度认识,跳出旧的体制限制,克服各种利益掣肘,推进改革开放落实。总之,坚持不断解放思想,就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取得新成果,而要有新成果,就必须具有自我革命的勇气和毅力,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推行改革开放各项举措。
坚持解放思想,意味着必须坚持思想建党与理论强党。思想建党与理论强党的第一要义是更新党的执政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回过头来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我们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始终高度重视抓作风建设,始终高度重视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全党精神面貌和作风状况焕然一新,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提供了重要保障”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将创新活力与改革魄力贯彻到党的执政实践中,才能转变党的工作思路,更新党的执政方式,紧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步伐,夯实党在各个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统领作用,克服影响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提升党的科学执政与总揽全局的水平。要强化干部责任担当,激发干部工作创新意识,弘扬为民服务精神,尊重实践,善于从思想上调动各种积极因素,从行动上提高干部工作领导水平。另一方面,不断解放思想的前提是必须高度统一党内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鼓励和支持解放思想,鼓励和支持对有关政策举措进行分析评估,但要把握好政治立场坚定性和科学探索创新性的有机统一,不能把探索性的学术问题等同于严肃的政治问题,也不能把严肃的政治问题等同于探索性的学术问题”④。思想解放并不意味着思想泛滥,百家争鸣并不意味着口无遮拦,追求创新并不意味着改旗易帜。解放思想的目的在于以一种善于发现的眼光、探索真知的精神、敢于批判的态度和开拓创新的胸怀,全方位、多角度地看待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从而更好地凝聚改革合力、探索发展道路、找准前进方向,保证立场不偏、思想不乱、方向不移。因此,坚持不断解放思想,就要不断改革与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坚持党内思想的高度统一,把握政治立场坚定性和科学探索创新性的有机统一。
坚持解放思想,意味着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从理论上看,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有机统一的整体,解放思想是前提和“总开关”,实事求是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既强调了外部实在的优先性与客观性,也肯定了思想意识的能动性与创造性,所以在思想解放中要根据意识的主观性、目的性建构自由自觉的活动,在立足实践中按照存在的客观性、规律性实现活动的对象化与意识的现实化,在实事求是中达到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这体现了人类认识规律的整体性综合与螺旋式上升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正确揭示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关系,指出“没有思想大解放,就不会有改革大突破。解放思想不是脱离国情的异想天开,也不是闭门造车的主观想象,更不是毫无章法的莽撞蛮干。解放思想的目的在于更好实事求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有机统一,一切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既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又借鉴国外有益经验,既大胆探索又脚踏实地,敢闯敢干,大胆实践,多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带动全国改革步伐”⑤。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不是也不应该是相互割裂的,而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一方面,解放思想的应有之义在于理论联系实际地研究新情况、抓住新机遇、解决新问题,认识一旦脱离了具体的实际就会成为空中楼阁,理论一旦缺乏具体的形式就会变成纸上谈兵,思想一旦背离了具体的条件就会导致坐而论道,思想的解放如果背离了实事求是的态度,就只能是乌托邦式的幻想和海市蜃楼。另一方面,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是在主观与客观统一中发挥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与主动创造性,在思想上摆脱经验主义的枷锁,在观念上冲破主观偏见的束缚,在理论上克服教条权威的禁锢,才能在行动上避免形成对传统观念模式的路径依赖,从而发挥主观意识的先导性并转化为实践的直接现实性,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与发展前进的眼光实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因此,如果不能做到解放思想,思想就会囿于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行动就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实事求是的本质内涵是以实践来检验思维的现实性和真理性,必须解放思想,破除陈规陋习的束缚、对权威的迷信、各种错误观念的干扰和僵化的思维方式,实事求是的实践过程就是解放思想的过程。从现实角度看,解放思想的目的在于实事求是地推进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是党和人民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⑥当前,部分同志无法实事求是地看待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而消极对待,无法实事求是地处理发展中出现的矛盾而刻意回避,无法实事求是地面对前进中出现的挫折而得过且过,无法实事求是地认识工作中出现的差错而沽名钓誉,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了不良影响。这深刻地说明,加快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不但是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历史伟业建设的关键一环。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实事求是地发展生产力、全面深化改革、推进自我革命、完成历史任务。
解放思想的独特内在特征
坚持解放思想,表现了历史传承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也是党的一贯态度和行为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反复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⑦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历经时代的检验而富有生命力与创造力,成为实现人类自由解放的伟大旗帜与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就在于马克思主义始终与时俱进,不是僵死的教条而是现实的学说,不是固步自封的独立体系而是海纳百川的开放理论,是紧跟社会实践的变化而不断丰富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在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过程中彰显着历久弥新的宝贵品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品格,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一条逻辑主线与中国共产党的一贯态度。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指出,“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机会主义和冒险主义,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的。以科学的社会实践为特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论,不能不坚决反对这些错误思想……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⑧。在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个历史转折点上,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动乱中仍然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作风,展开拨乱反正的斗争,肃清“两个凡是”的影响,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开启了改革开放新征程。因此,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反对主观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和共产党人的根本态度。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重申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体现了对改革开放实践的深刻认识和对党的理论的传承发展。
坚持解放思想,展现了时代开创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解放思想既体现出高度的时代自觉与创新精神,又体现出敢为人先的锐气与开拓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新的时代主题,习近平总书记结合新形势新任务,为新时代如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提供了创造性的解答。“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理论上作出创新性概括,在政策上作出前瞻性安排,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⑨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与党的思想的一脉相承,又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展现了问题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动性。在新形势下应对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如果因循守旧,对旧有的理路墨守成规、对新生的事物不求甚解、对时代的变化视而不见,对创新的探索就会停滞不前,工作中就会滋生消极惰性。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在全党上下号召开展自我革命,要求党员干部勇于解放思想、善于把握时代、乐于开拓创新,“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为了创新创造而百折不挠、勇往直前”⑩。这既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人敢为人先的锐意进取与超越自我的豪情壮志,也诠释了党的指导思想在新时代迸发出的创造力与领导力。
坚持解放思想,体现了思想现实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解放思想的重要论述,深化了解放思想的价值内涵,凝聚了改革共识,号召全党肩负起庄严使命,具有强大的现实感召力。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确立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民主科学的政治体制,发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制,完善便民利民的社会体制,就要从思想上进行新谋划、找到新措施,培养问题意识与坚持问题导向,这在本质上是一个统一党内思想、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合力的过程。改革开放的事业是人民的事业,民族复兴的梦想是人民的梦想,时刻激励着党员干部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锐意争先、扎实苦干,把人民的追求、时代的召唤、党的使命与民族的心愿凝聚成强大动力,因此,必须将思想的解放与实践的需求紧密结合,让党和国家事业充满创造活力,不断开创社会主义改革事业新局面。置身时代大变局,推动社会大变革,迎接历史大考验,新的时代强烈地呼唤着全党上下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实现使命。要勇于突破、敢于担当、乐于作为、善于创造,真正适应时代的新要求,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巩固事业的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提出解放思想,就在现实的召唤中回应了时代的迫切问题,找到了推进新时代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的思想钥匙,提供了全面深化改革、顺应时代潮流、创新引领未来的思想指南,也为中国共产党人在解放思想的过程中不断凝聚改革创新的思想共识,自觉肩负起时代重任和历史使命,提供了价值遵循。
解放思想的强大理论伟力
坚持解放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的充分彰显。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不是自然界和人类去适应原则,而是原则只有在适合于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无意构建一种传统哲学“逻辑在先”的理论定式以割裂超验世界与实在现象的互动联系,反对诉诸某个“绝对真理”的终极存在以达成对无限性认识的穷尽,更竭力避免复归于一种似是自洽的普遍必然性而陷入传统认识论“循环论证”的思维误区;相反,马克思主义只立足于事实先在性的甚至限制性的客观存在并从实践出发,在认识的不断深化与发展中、在与谬误的相互斗争与转化中,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同时,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和思维都是人脑的产物,意识以客观物质为基础,实践活动以外部存在为条件。因此,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题中要义,就是要“主观见之于客观”地解放思想而不是因循守旧、实事求是而不是主观臆断、与时俱进而不是固步自封。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迸发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关键原因就在于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进入新时代,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才能从主观上适应新事物、顺应新形势、推动新事业、开拓新境界。从思想上适应不断变化的世情、国情、党情和民情,就要敢于破旧立新、善于遇水叠桥、勇于开拓创新、坚持大胆探索、不断与民更始。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提出解放思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坚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化和拓展。
坚持解放思想,是对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的发扬和历史经验的总结。解放思想符合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的具体要求,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对历史经验的正确总结。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曾一度遭到否定,党内很多同志盲目坚持城市中心论,甚至出现对于革命形势发展的悲观态度和“红旗究竟能打多久”的质疑。其实,形成这些错误认识的根源就在于,思想受到束缚而导致理论和实际的割裂。毛泽东同志指出:“对于政治形势的主观主义的分析和对于工作的主观主义的指导,其必然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就是盲动主义。” 他号召,教育党员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去作政治形势的分析和阶级的考量,以代替主观主义的分析和考量;注重实事求是的考量,不作毫无根据的猜测和定性。在改革开放前夕,面对十年浩劫的萧条局面和“两个凡是”的余波干扰,邓小平同志喊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口号,“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今后,在一切工作中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继续解放思想。” 党的工作重心迅速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迅速确立起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目标。在继往开来中,党的领导人又与时俱进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党之所以能够领导全国人民凝聚中国智慧、开拓中国道路、创造中国奇迹,就在于在治国理政的战略思维中始终运用着马克思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法宝。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者的风范,继续强调解放思想,顺应了历史的发展规律,发扬了党的优良传统,在打破落后陈旧观念、杜绝墨守成规消极态度的过程中,体现了“破”与“立”的辩证统一,是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中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矛盾对立统一规律、创新思想等的继承和发展。
坚持解放思想,是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一切工作的重要思想前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之核心要义,是指导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之重要法宝,也是开展一切工作之重要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解放思想,我们党就不可能在十年动乱结束不久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我国发展的历史新时期;没有解放思想,我们党就不可能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有效化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前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解放思想不仅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继承党的优良传统的内在要求,也是发展生产力、增强社会活力、实现改革创新的必要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决不能坐以待毙,要学会识变、应变、求变,立足“两个没有变”的基本国情和国际地位,胸怀“两个大局”,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指导思想在新时代吐故纳新、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我们必须看到,改革依旧在攻坚期与深水区中急流勇进,国内国际形势依旧错综复杂,结构性、体制性、社会性矛盾依旧尖锐,这时候更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可以说,解放思想是新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必由之路,只有坚持解放思想,才能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建设扫清思想障碍,发掘思想亮点,树立思想旗帜。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将解放思想作为开展一切工作的重要思想前提。新时代,深刻把握解放思想的实践指向和时代特征,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引导社会各方面的活力竞相迸发、将发展的巨大潜能转化为现实力量,无疑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何锟伦对本文亦有贡献)
【注释】
①②③⑩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第87、346、366、52、92页。
④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159、241页。
⑤习近平:《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国政府网,2018年4月13日。
⑥习近平:《在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社,2018年11月24日。
⑦《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740页。
⑧《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01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9页。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91页。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3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