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张胜
近日,由华南理工大学主办的“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端论坛”在广州召开,来自30余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相关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与会专家学者发言)
一、深刻理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与会者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全面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系统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取得的伟大成就,庄严宣告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鲜明提出伟大建党精神,深刻阐明如何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是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中国政治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李慎明系统梳理“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指出要从“一个初心、一个主题、四个阶段、一个伟大建党精神、九个根本要求、系列重大思想重大观点重大论断、一条主线、两个维护”等内容来深刻领会。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程美东从民族志气、历史底气、理论锐气、未来朝气四个维度出发解读“七一”重要讲话。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杨凤城从党的历史之维解读“中华民族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的四大支撑。
江苏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桑学成认为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应运而生,并用4个历史阶段、4件大事、4个里程碑、4个伟大成就、4个庄严宣告概括中国共产党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的伟大贡献。
二、深刻认识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和价值意蕴
中央党校一级教授韩庆祥强调要从大历史观、党始终加强自身精神建设、历史规律等五个角度准确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逻辑结构。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艾四林以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实践性、斗争性、人民性概括了伟大建党精神的四个重要特质。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士海提出,伟大建党精神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指引方向、坚定信仰,凝聚力量、筑牢根基,坚定意志、增强斗志,提供坚强领导和组织保障的作用。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丁俊萍认为伟大建党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高晓林从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出发解读早期共产党人的精神特质、价值追求和道德风范。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宏政以个体与共同体的辩证关系视角阐释红色精神的本质内涵和政治美学价值。
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谢传仓提出伟大政党凝练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塑造伟大政党,要从二者的互构关系中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意蕴。
三、伟大建党精神是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红色基因和贯通血脉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科中心主任王炳林从三个维度阐发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关系,认为二者都是理论性与实践性、典型性和广泛性、历史性和现实性、民族性和世界性的有机统一。
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颜晓峰认为伟大建党精神犹如一面镜子和一束光芒,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红色基因和贯通血脉。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吕红通过理论武装、领导力量、价值取向、文化基石、实践创造五个方面的阐述,提出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基因密码。
湖南省委党校教授徐晨光从“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群众路线、“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世界变局探讨了如何用伟大建党精神激发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谢迪斌教授认为伟大的建党精神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奠定了理论基础、确立了价值指向、塑造了行为品格、嵌入了情感特质。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胡国胜认为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走向成功的基因密码。
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之脊和力量之源
华南理工大学校长高松认为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之源和精神之脊。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王立胜通过澄清当今世界的文明纷争,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充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分,形成的儒家传统、共产主义信仰的文明新形态。
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韩震强调要在爱国主义教育上下功夫,在共同语言和行为方式上培育共性,在共同文化上培育纽带,在共同价值观上增强认同,凝聚起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南开大学副校长王新生以公平正义问题为切入点,提出要充分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推动的百年社会变迁,建构起中国的正义理论和正义话语。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欧阳康从发生学视角、百年党史对个人与政党的意义、哲学系统论三个角度,论证了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中源强调要从坚持政治原则、完善党的制度建设、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等五个方面把握坚持党的坚强领导的核心要义。华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丰清以党的自身建设视角考察了党如何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力量。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林进平回应国外学者关于共产党人的革命是否源于利益计算的质疑,论析了中国共产党的“算法”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问题。
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解丽霞以中国和世界的关系为逻辑主线,从理论基点、目标变迁、价值指向三个维度探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指向。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金龙总结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四个特点,认为创立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既回应了西方文明,也能够引领时代。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同舫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百年大党的中国智慧与世界担当。(张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