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林镇阳(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博士后);聂耀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博士后);尹西明(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特别副研究员);陈劲(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林拥军(高级工程师、北京易华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明确将数据要素列为与土地、劳动力、技术、资本并齐的新的生产要素。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2021年的“十四五”规划更突出强调要“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当前,以数据为新型基础性生产要素的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主引擎,成为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和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力量。
但数据要素在加速数字经济发展的同时,伴生的国家数据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和严峻。如何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有效破解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数据权属界定与存储流动规则、数据价值识别与发现、数据赋能企业创新与社会治理等诸多挑战,突破数据要素价值化的“二元悖论”,加快完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层基础设施、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最大化释放数据要素对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重大理论和政策实践问题。
推进数据银行建设,破解可信数据要素价值化难题
针对统筹解决数据安全和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战略性议题,数据银行或可成为一种破解数据资产交易“二元悖论”、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最大化发挥数据要素在“采-存-治-用-易-管”的动态流通过程机制中的市场化配置和价值实现的突破口,为进一步建构数据要素驱动型区域和国家创新生态系统提供创新发展新引擎。
数据银行即是指构建在高速分布式存储网络上的数据中心,可将网络中大量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通过应用软件集合起来协同工作,形成一个安全的数据存储和访问的系统,适用于各大中小型企业与个人用户的数据资料存储、备份、归档等一系列需求。在具体使用过程中,数据银行可以通过对数据要素的“低成本汇聚、规范化确权、高效率治理、资产化交易和全场景应用”五个环节,打通数字要素的技术层、运营模式层和数字经济层三个层次,实现数据的高效汇聚、确权、治理、融通、交易和应用,以“场景驱动-可靠数据-可信运营”实现“数据-算法-场景”的三维整合,统筹国家数据安全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数据要素资产化和价值化,释放数据红利多维价值。
在构建数据要素驱动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过程中,应以数字技术创新与数字商业模式创新为支撑,二者协同,整合驱动培育新兴业态,最终实现数据赋能政府治理、产业发展、招商引资和投资孵化等开放发展生态,以数据流带动商流、物流、人才流、技术流和资金流,实现数据资源全面、迅速、智能融合共享和创新应用,成为产业创新的孵化器、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城市转型的腾飞器。
三措并举,加快国家数据安全治理,保障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国有企业在保障国家数据安全、推进数据要素资产化的主导性、平台性、引领性作用。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强化国有企业在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参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数据要素向企业集聚,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数据驱动型技术创新体系。健全数据的市场导向制度,破除制约创新的制度藩篱,鼓励和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加大研发投入,参与和主导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开展原创性研究。发挥我国超大市场规模优势,推动技术和产业协同发展,打通融合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进一步提升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整体效能。
二是探索和深化以数据银行为代表的数据要素资产化动态机制。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政企协同,多元参与,强化数据要素融通制度保障,充分挖掘和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新业态和数字经济发展新模式,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双轮驱动,打通数据要素融通环节壁垒,打造以“数据银行”为抓手的数据融通新生态,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数据要素价值化生态系统,维护国家数字主权,加快探索中国特色数字经济道路。抓住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积极参与区域和全球数据要素价值化合作与机制创新,打造新型区域性和全球性数据要素价值化生态系统,为提升国民经济运行效率、畅通国内大循环提供数据要素支撑,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促进区域和全球数字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力量、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三是制度创新引领和完善数据要素驱动型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数据驱动型创新生态架构建设作为创新的源头活水,建议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鼓励企业更多投入资源用于研究开发,加强产业技术研发和创新领域的国际合作,更好利用国际最优秀的创新和研发资源等。特别是在新型举国体制下,政府须通过合理的顶层设计引导企业瞄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关注市场价值与技术前景,实现对各类市场主体的有效激励,创造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尤其是在新发展格局下,需要结合国家战略布局、国际竞争态势、行业发展大势、社会各方需求进行综合论证评估,集中科技资源要素专注于国家重大基础与核心能力领域,聚焦关乎国家安全、易被“卡脖子”的领域,加快推进数字创新生态系统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