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重点推荐】如何培养卓越的农村全科教师

  高闰青:如何培养卓越的农村全科教师

  培养未来农村小学教师的课程,蕴涵着丰富的思政元素。从知识的高度来讲,主要涵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价值引领知识点,培养小学全科教师的爱国主义精神,厚植他们为党尽责、为国奉献的深厚情感。从知识的长度来讲,主要涵盖优秀传统、发展历史、典型案例、职业素质、艺术审美、人文精神、敬业诚信等方面的知识点,提高小学全科教师崇高的师德修养和良好的专业精神。从知识的深度来讲,主要涵盖科学精神、认知能力、探索创新、尊重生命、专业标准、艰苦奋斗、系统思维、育人为本等方面的知识点,提高他们坚定的专业信念和稳固的专业思想。从知识宽度来讲,通过乡村小学教师的角色定位、风俗民情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民间传统工艺的艺术特征、民间故事的教育意蕴和生活哲理等知识点,全面提升小学全科教师对乡村文化的自信与认同。四个维度的有机结合,使课程思政内容由低到高、由小到大、由点到面、由浅到深,实现全覆盖,将课程思政内容与学生职业能力有效结合起来,使他们在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中,内心生发出“下得去”的自觉意识。

  原文链接:如何培养卓越的农村全科教师

  

  沈江平、胡秀灵:现代性批判:一种比较叙事

  近现代性及其问题附身于资本主义的形成、发展,现代性批判也随之产生。现代性问题的审视,离不开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两股思潮的梳理。基于主体性思维、理性至上主义、理论归宿三个维度解读两者对现代性批判的异同。事实上,无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救赎”还是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基本否定,要么重新落入传统哲学的窠臼,要么走向一种虚无,都没能从现代性问题中抽身出来,割裂现代性问题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联系,也就无法真正拯救现代性。回到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就成为理论和实践的必然结果。遵循马克思深刻的实践观的哲学批判、资本逻辑的批判路径以及辩证的态度,科学诠释了现代性问题。由此衍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构建与践行坚持与社会主义制度相向而行,破解“传统—中国/现代—西方”的二元对立的局限认知,遵循现代性规律的普遍性和中国经验特殊性相契合的路径,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的构建和演进。

  原文链接:现代性批判:一种比较叙事

  

  柴瑜:区域国别研究的学术发展逻辑

  如何从方法论、认识论的角度做好区域国别研究,更好地发挥其在国家发展、对外关系等实践中的重要作用,是一个值得学界深入思考的问题。区域国别研究学术发展逻辑的关键是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的统一。在这方面,马克思在撰写《资本论》时所作的分析和研究提供了最好的范例。从考察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现状和事实出发,马克思在厘清和提出商品、价值、使用价值、剩余价值等学术概念的基础上,创立了劳动价值论,构筑了资本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理论;并运用这样的分析范式研究了资本的生产、流通、分配过程,揭示了资本的本质和运行机制以及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历史趋势,从而完成了极富力度、逻辑严谨的理论体系。从客观实践的情景化描述,到概念、范式的抽象化提炼,再到演绎分析和前瞻性地揭示实践发展方向,这一思想历程,将历史考察与理论分析融为一体,将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内在统一。

  原文链接:区域国别研究的学术发展逻辑

  

  吴荻枫:人工智能为什么不能代替人类?

  人工智能不管多么发达,归根结底,都是在人类给定的框架下解决问题。如果人类确定了问题,确定了可用的手段或者信息,人工智能可以给出答案,乃至近乎完美的答案。但是,人工智能不会设计这种目的—手段的框架,也不会主动突破这种框架。人是追求意义的智慧生物,因此有自己的价值观。人以意义来理解世界,也以此与他人交流、合作。人类有相似的心智结构,即使语言不通,也可以相互理解。如果换成机器人呢?除非是科幻电影里那些由演员扮演的机器人,否则它只会搜索和输出代码,而不会真正试图去理解眼前所发生的事。可见,人与人工智能最大的不同,就是人通过意义和价值与外部世界建立联系。这是人作为主体而不是客体的基础,也是人类合作和创新的基础。人工智能没有意义的概念,没有价值观,终究只能是人的工具,而不可能超越人类。

  原文链接:人工智能为什么不能代替人类?

  

  徐伟明、龙其林:好剧本稀缺成为“剧本杀”的软肋

  “剧本杀”是当代不少年轻人喜欢的一种游戏,玩家通过在实景场馆搜集线索、推理,最后找出隐藏的凶手。在“剧本杀”产业中,行业规范缺失,知识产权缺乏保障,好剧本稀缺,抄袭和同质化剧本泛滥、无聊情节过多等问题突出。归根结底,好剧本稀缺只是“剧本杀”行业的表象,根本原因在于创新能力得不到保护,导致优秀编剧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对于正在快速发展的“剧本杀”行业而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行业洗牌是必然现象,优胜劣汰才能促进行业长期、正常发展。但前提条件是这些竞争能在制度健全、市场规范、监督齐全的环境下进行,让创新能力在市场的温床上不断孵化、成长,如此,“剧本杀”行业才有可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才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

  原文链接:好剧本稀缺成为“剧本杀”的软肋

  

  张端、和继军:高校教师要走近中小学教育现场

  由地方政府(Government)、高校(University)、中小学(School)合作开展对师范生和在职中小学教师的职前、职后培养与培训一体化的教师教育简称为“G-U-S”协同育人。“G-U-S”协同育人模式对于促进区域教师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一合作的构建已经成为一种教育的潮流和趋势。 “G-U-S”协同育人取得显著成效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参与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高校教师是决定合作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高校教师通过参与“G-U-S”协作引导和影响教育实践并使其专业理论研究更切合教育实践。具体而言,一方面,高校教师凭借其学科优势、专业优势和科研优势对中小学的教育、教学、科研进行指导与服务;另一方面,亲历教育实践丰富了高校教师已有的教育理论,有效地增进了大学教师的实践性内容知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让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生成一种“双螺旋”的结构关系,并将互相促进、共生共长。

  原文链接:高校教师要走近中小学教育现场

  

  白滨:增投入促改革加快职业教育发展

  近日,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从目前公开的内容来看,修订草案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内涵及类型教育的定位,在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深化职业教育规律等方面有不少突破和创新,引人关注。职业教育法此次“大修”,跳出教育看教育,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视角对职业教育的作用与功能进行定位,赋予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修订草案还跳出传统上将职业教育主要局限于学校职业教育的窠臼,赋予学校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这一职业教育新的内涵。近年来,我国持续增加职业教育财政投入,不过相比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投入仍不足。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政府也没有统筹使用发展职业教育的资金,或建立与职业教育发展规模、办学成本、教学质量相适应的地方财政资金投入机制。这一直是影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瓶颈。此次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明确提出增加职业教育投入,并细化了相关规定。这些规定的落地和实施,将有力提升职业教育发展保障水平,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原文链接:增投入促改革加快职业教育发展

  

  陈先达:历史与历史的书写

  历史是已经无可改变的既成的存在,具有与自然存在同样的客观性。历史不可能自我呈现,必须通过历史研究重构。历史的书写是对历史问题的研究,它既以事实为依据能合理地阐明历史由何而来,又能合理地推测历史向何处去。历史的书写必须尊重历史事实,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历史唯心主义。科学的历史书写就是使客观历史中蕴藏的规律性和内在连续性、继承性和因果性,通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及彼时彼地的人民生活方式,为人们所理解、所掌握、所运用。历史书写也必须具有客观性。历史的客观性和历史书写的客观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重视历史的客观性,是指重视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的真实客观过程;重视历史书写的客观性,即重视历史研究的客观性。

  原文链接:历史与历史的书写

  

  张静:中国古典诗词的当代传承:以诗情滋养心灵

  近年来,中国古典诗词热持续升温,人们把古老的经典诗词和鲜活的当下生活创造性地结合起来,让古典诗词在当代充满活力。学校对传承中国古典诗词起着基础性作用。近年来,中小学语文课本收录的古典诗词数量明显增加。各地学校以课堂教学和学校活动为支撑,以多种方式提炼、展示、阐发中华诗词经典所蕴含的精神内核和思想精髓。古典诗词与现代传播媒介融合,走向广大受众,让古典诗词既通俗易懂,又不失悠远意境。丰富的文化视听产品以当代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创新性展现诗词经典,推动诗词文化传承。诗词文化还融入文旅事业发展中,也让诗词文化更直观可感,更接地气。期待更多的专家学者参与到古典诗词的推广普及中,探索出更多适合当今时代的创新传播之路。

  原文链接:中国古典诗词的当代传承:以诗情滋养心灵

  

  洪晓楠: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任务。“十四五”时期,必须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文化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的地位不可替代,文化的作用更加凸显。我国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我们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

  原文链接: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