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9月11日,由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事业发展中心、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和呼和浩特市政府共同主办,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养老服务分会、呼和浩特市红十字会承办的第七届中国养老服务业发展高层论坛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举行。
第七届中国养老服务业发展高层论坛在呼和浩特市举行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怀西分别向论坛发来贺信表示祝贺。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副会长尹德明,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陈俊宏,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奇巴图,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事业发展中心主任江丹以及来自相关政府部门、红十字会系统的领导嘉宾、高校和党校专家学者、养老院长、养老服务志愿者等约250人出席论坛并参加了相关活动。
本届论坛以“养老服务规模化与连锁化发展”为主题,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及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有关精神,分析探讨养老服务体系现状和发展趋势,总结我国在养老服务规模化与连锁化建设方面的成绩和经验,研究提出推动养老服务业规模化与连锁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为主旨。论坛为期一天,主要包括开幕式、主论坛、养老服务发展分论坛、红十字养老服务分论坛等活动。
开幕式上,中国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尹德明宣读了陈竺副委员长、张怀西副主席给论坛的贺信。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奇巴图致欢迎辞,对论坛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举行表示热烈祝贺,对参会嘉宾和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内蒙古自治区的有关情况。郑功成、江丹先后做主旨发言。
郑功成在主旨发言中表示,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举国上下高度关注的国之大事。目前,我国养老服务的发展仍存在总量供给不足、结构不尽合理、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养老服务业发展滞后的实质原因是投入不足,投入不足的背后是效益偏低影响着投资者的信心,效益偏低的背后是受制于养老服务业规模有限,进而影响着队伍建设与服务质量的提升,反过来又影响着老年人的养老服务消费信心。因此,投资者信心不足、消费者信心不足构成了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双重制约因素。面向未来,推动整个养老服务业大发展的关键有二:一是通过养老机构的适度规模化来提升经济效益,进而增强养老服务投资者的信心;二是通过培育、支持养老机构连锁化带动养老服务质量提升,进而增强养老服务消费者的信心。
江丹在主旨发言中指出,规模化、连锁化是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满足养老服务业数量和质量发展要求的有效途径。养老服务走向规模化、连锁化发展道路符合党和国家政策,是养老服务业未来发展的大势。
开幕式后,举行了本届论坛的主论坛。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王芳,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连宁(视频形式),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陈俊宏,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王杰秀,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于建伟,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董竞成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养老服务分会副会长杨立雄教授分别发表了主题演讲。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秘书长鲁全主持了主论坛。
11日下午举行的两个分论坛分别以“养老服务发展”、“养老服务中的志愿服务”为主题进行研讨。与会专家学者,省、市红十字会负责人,养老院院长,企业家等分别进行了演讲和经验分享。
为保证此次活动的实效,本届论坛开通了网上直播。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将论坛活动呈现给大家。全国近千家养老机构,广大专家学者、养老院长、养老服务志愿者,通过网络视频收看了会场实况。(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