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重点推荐】深化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公共治理

  谢林刚、赵艳喜:深化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公共治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为我国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提供了法律支持。今年是《非遗法》颁布实施十周年,在此之际梳理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历程,进一步思考科学推动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有其理论必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2007年6月,我国设立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19年12月,闽南等7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通过文化和旅游部的验收,正式成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我国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实验”之路走了12年。十余年来,我国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成果可圈可点。如一批以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共设施和公共平台建成并投入使用;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公共活动举办;全社会保护氛围明显增强;文化特色得以彰显;文化生态得到有效修复;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值得提及: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不断推进,也是依循公共政策的相关要求不断完善的过程。而从公共政策着眼深化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公共治理,应是今后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一个重要维度。

  一项公共政策从决策、执行、评估到修正的整个过程都需贯彻公正、公平、公开、公益、共治和共享等基本要求。具体到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又可以具化为程序与过程合理合法、资源分配公平、社会广泛参与、信息公开、成果共享等多方面内容。“实验”阶段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在这些方面已做了一些基本的工作。正式建设阶段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应有的放矢,查缺补漏,进一步优化公共属性,提升自身的建设、管理能力与效力。

  原文链接:深化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公共治理

  

  顾涛:让文物活起来:碑刻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自古以来,刻石立碑就是我国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从时间看,我国碑刻的萌芽甚至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先秦时期,而且跨越时间长;秦汉以来虽然朝代屡经更迭,但碑刻作为一种传统一直没有断绝;直到今天,碑刻这一文化现象仍然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延续着。我国的碑刻不可胜数,绝对称得上是一座无比丰富的文化宝库。今天,如何让这座文化宝库发挥其文化价值,如何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实现创造性转化,是一个值得我们探究的课题。

  一、转化为文化产业资源。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资源。只有不断挖掘新的文化资源及其内涵,才能使文化产业永远充满活力。碑刻是重要的文化载体,其独特的价值和内涵使其具有天然的资源优势。我们不仅要看到古代碑刻作为文物和遗产的一面,更要看到其作为文化资源的一面。我们应该科学合理地从资源角度对碑刻文化及其内涵进行挖掘利用,培育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推动碑刻从文物和遗产向文化产业资源转化,这样才能真正让文物活起来,让遗产不再被遗忘,为沉默冰冷的碑刻赋予时代的温度和声音,为文化产业的生长开拓一片新的天地。

  二、转化为文化名片和文化符号。文化产业需要多方面的文化支撑,最重要的就是要挖掘各种文化资源,尤其是要挖掘具有厚重历史文化信息的文化资源,使之成为产业发展的文化支撑,在此过程中,最有价值的资源将成为无可替代的文化名片。如魏碑代表性作品《龙门二十品》不仅是龙门石窟文化产业的名片,也正成为洛阳新兴的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文化名片。

  三、转化为文化元素和文化产品。今天,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文化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中。碑刻虽然是不可再生的文物,但其内含的文化信息是无穷的,其生命力也是不断更新的。作为文化产业的特色资源,碑刻的产业潜能是无限的,它既可作为文化元素融入其他产品之中,也可独自转化为富有特色的文化产品。碑刻是珍贵的文化资源,其文化产业化实践并不是单一地追求经济价值。更重要的是在产业化的道路上,我们要保持对文化的敬畏和挚爱,挖掘其文化内涵、彰显其文化魅力、实现其多维的文化价值。

  原文链接:让文物活起来:碑刻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冯翠:深刻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观

  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留下的“百科全书”。简单说,对历史总的看法和观点就是历史观。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业已指明,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毛泽东同志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书写者与检验者。是否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是否承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书写历史、检验历史的主体作用,将成为区别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标志。人民创造历史强调人类社会历史的起点,人民书写历史强调人类社会历史的过程,人民检验历史则强调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归宿。中国历史由人民创造、书写,也必然由人民检验,经得起人民的检验。

  原文链接:深刻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观

  

  李云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推动我国人权事业跃上新台阶

  中国人权事业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有正确的人权理念指引。

  第一,坚持党对人权事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人权的倡导者和捍卫者。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尊重和保障人权”,宣示了中国共产党维护人权的坚定立场。我国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纳入宪法,使保护人权成为宪法权利,并且连续制定了三期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党的十八大重申“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并将其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之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加强人权法治保障”。

  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发展理念。我国人权发展的宗旨是维护人民利益。人权保障,归根结底是对人民权利的保障。人权保障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既是人民群众极端重要的利益,也是人民幸福的基础。党和政府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人权事业,加强人权保障,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第三,坚持人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只有充分考虑各国特殊的价值观标准、历史文化传统、政治制度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根据各国国情,选择适合本国的人权发展道路,制定符合本国实际和人民愿望的人权发展战略,才能有效实现普遍人权。

  第四,坚持把生存权、发展权作为首要的基本人权。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生存和发展始终是我国面临的最紧迫问题。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我国最优先的任务。多年来,中国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增长,实现了人民生活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有效促进我国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第五,坚持全面协调推进各项人权。中国主张各类人权相互依赖、不可分割,认为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和公民、政治权利都是人权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应当协调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中,中国既重视发展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也重视发展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

  原文链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推动我国人权事业跃上新台阶

  

  徐莉:应用型高校政校企协同育人的推进路径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环境、体量规模以及结构布局等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高质量发展对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脉络,坚持应用型、特色化的办学战略,构建政校企协同育人的办学模式,是应用型高校内涵式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是当前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迫切任务,这就要求应用型高校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构建创新型政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为地方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1.政府:做好规划和引导工作,构建政校企融合的合作平台。

  2.高校:加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深化产教融合。

  3.企业:增强合作意识,积极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环节。增强校企合作意识,通过定向培养、工学结合、产业学院等人才培养模式,积极主动参与到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中,使学生毕业时达到企业要求,有效降低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积极与高校共同开发教程、共建实验室和实训实习基地、合作培养培训师资、合作开展研究等,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深度参与教材编制和课程建设,推动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生产流程、项目开发等产业需求科学对接,积极把企业的管理服务流程、产品研发设计等真实项目作为高校学生毕业设计、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的选题来源。

  原文链接:应用型高校政校企协同育人的推进路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