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纪兵、张伟超:走出对有机食品的认知误区
在乡村因地制宜推动有机农业发展,既可以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又可以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然而,不少消费者对发展有机农业的认识仍然存在局限性,片面地认为有机食品是最健康、最安全的食品,对有机食品给予了过多的期望。这是对有机农业的一种误解,使得有机农业承载了过多的食品安全责任。
有机食品虽然农药和兽药残留较低,但并没有统计学证据证明其比常规食品更安全。实际上,发展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对降低产品农药、兽药残留有较大的贡献,但在重金属、卫生指标方面的贡献有限。消费者习惯用产品的标准对有机食品加以要求,但有机食品实际上是有机农业生产方式产生的副产品,而非发展有机农业的初衷和终极目标。对有机食品的认识不应仅仅停留在健康理念层次,还应延伸到有机农业发展的生态理念和环境保护内涵。
张惠远、张哲、刘海燕:我国新时期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
我国新时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标愿景立足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走雄心与务实兼备之路。一是在战略导向上,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促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二是在具体目标上,强调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治理水平,系统完整、全方位对重要生态系统、生物物种及遗传资源实施有效保护,保障生态安全。三是在治理体系上,强化体制机制建设和责任落实,明确中央和地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事权,压实主体责任,突出政府主导和多方参与。四是在国际影响上,凝聚共识,深化国际合作,做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治理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
顾春:科举制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在中央集权制度下,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与中央集权制度所要求的政令畅通、上下一致的政治特性发生了矛盾。后来,统治阶级逐渐找到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利用长期存续的宗族组织和人所共知的祖先崇拜观念,把一家一户组织起来。在这其中,科举制度发挥了作用。
科举制度鼓励百姓读书做官,使天下人通过读书习君臣之理,学治国之道,行忠孝之德。统治阶级给做官者以种种特权,这既符合等级社会的观念,也提高了官员的权威和做官的吸引力。个人做官,宗族荣光且受益,于是各宗族为了光大门庭,就大力提倡子弟读书。这些读书人出仕之前,可以影响族人和乡里,科甲及第后,则受事管理百姓。而久考不中的秀才,则因享有平民所没有的见县官不跪、免除差徭、因公事可禀见县官等特权,往往成为宗族的族长。未考中的读书人和返乡的退休官员逐渐形成了士绅阶层,并在明清时期达到极盛。士绅阶层不仅大多掌握着宗族的人权和财权,在本宗族起着决定性作用,而且在地方拥有很大的号召力,成为影响乡村百姓思想和生活的重要力量。
张兆林:从木版年画研究中“见人见物见生活”
木版年画是我国特有的艺术形式,还是一种混合的民俗物象,更是不同区域内部分民众的群体生计,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装饰了民众的年节生活,慰藉了民众的精神需求,还成为部分民众农业收入的帮衬,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艺术形式、民俗物象、群体生计、文化遗产已经成为学界研究木版年画保护的主要维度,其在为我们提供相应文化物象更为详实讯息的同时,也让世人看到了一个更为灵动复合的生活艺术世界。当前学者关于聊城木版年画的研究仁智互现,探索了不同的研究维度,而由此产出的研究成果也为世人提供了其不同的侧面,这为我们研究其他地域的木版年画提供了借鉴,也可以由此触发我们来思考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现象之下更深层次的东西,尤其是物与人的关系,从而实现学术研究领域的“见人见物见生活”。
原文链接:艺术形式?民俗物象?群体生计?文化遗产:木版年画研究的四个维度
解敏:解决科技成果评价中的关键问题
新时代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要坚持科技创新质量、绩效、贡献的核心导向,统筹发挥市场和政府作用,采取分类、多维度、多层次、差别化的评价方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全面准确反映成果创新水平、转化应用绩效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形成良好的评价生态。下一阶段,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应从评价全链条通盘考虑,围绕“评什么”“谁来评”“怎么评”“怎么用”等关键问题,从五个方面重点发力。一是把“五大价值”作为科技成果评价的核心。二是充分发挥各类主体在科技成果评价中的作用。三是创新科技成果评价的方式方法。四是切实用好科技成果评价的结果。五是强化主体责任。
“学术卡片”栏目所摘选的文章,主要源自光明日报社光明智库、思想理论网络文章评价系统(iWaes系统)、光明日报理论部等主流媒体,希望借此栏目为广大学者提供哲学社会科学最新、最权威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