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素梅:科学创新亟待一体化机制保障
科技创新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更是科技探索的灵魂。科技创新的程度不同,破旧立新和改变世界的程度也随之不同。科技创新是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统称,两者并不完全等同。科学创新的初衷在于探索未知,以求真为目标;技术创新的初衷则在于改造世界,以实用为宗旨。21世纪以来,科学与技术表现出深度融合态势,二者越来越并入一体化发展轨道,科学创新范式也随之发生变化。由此,深刻把握科学创新范式的转变及其社会影响,日益成为我们制定教育方针政策、人才评价机制以及科技创新战略的重要前提。
当代科学创新范式的转变,对在工业文明时代形成的教育体制、人才评价标准、科研立项机制以及科技发展战略等提出了严峻挑战。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与学科设置是在传统科学学科划分基础上形成的。绝大多数教科书只陈述科学定律的解题方式,很少关心定律的形成过程。同样,老师的课堂教学只帮助学生理解科学定律的用法,而很少剖析科学家的创新经历;实验课主要是在老师安排下做出预期实验结果,并撰写实验报告,很少能真实体验到实验中蕴含的创新之义。
毫无疑问,正在进行的教育体制改革看到了这种重知识传授而轻能力培养方式的弊端。但是,如何将学生的能力提升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并不仅仅是教育本身的事情,还涉及社会的其他方面。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关于教师的考评标准和人才评价机制变革。近年来,虽然教育部发布了“破五唯”专项行动通知,但在落实中却颇有难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的研究表明,在科学史上,只有新范式的确立,才能导致旧范式的消亡,而不是相反。因此,当前的教育改革不是频繁出台否定性指导意见,而是需要出台可执行的替代方案。
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一体化发展,带来了科学创新范式的改变,并不是改变科学以探索未知为目标的初衷,而是更加强调科学创新的不确定性和无法预料性,这对传统的科研立项评价机制和运行程序提出了挑战。正如丁肇中曾在演讲中所说的那样,科学家在探索未知的过程中,通常会获得无法想象和无法预料的事实,而这些事实是项目实施过程的产物,并非在撰写项目申请表或任务计划书时所能预料到的,许多科学发现是偶然或意外获得的。
因此,我们在推动以科技创新驱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制定尊重科学探索本质特征的科技发展战略来促进科学创新,需要通过一体化的社会改革来保障科学创新。
张军:国家通用语言是民族认同基石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样统一的语言生活对于民族团结、社会发展、国家建设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国家通用语言融会了中国传统“通语”思想和现代国家语言理念,历经一个多世纪的迭代发展,成为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纽带。进入新时代,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聚焦重点地区、重点人群,不断提升普及质量和水平,仍然是语文工作的中心任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代表了中华文化融会统合的前进方向,是中华民族认同的文化基座,能够有力地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激扬精神、凝聚力量。
陈先哲:“双减”:中国教育改革新起点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内容重点是“双减”:一是减少校内作业量,减轻学生负担;二是减少校外培训负担,从严治理校外培训机构。尤其是对于减少校外培训负担,措辞之严厉,措施之有力,可谓前所未有。本文认为,此次“双减”新政,国家层面透露的风向标非常明确,就是要出重拳、出实策,让教育回归公益属性,让教育主阵地回到学校,助力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构建。“双减”之后一个明显的政策信号是推进教育均衡,比如多地大力推行区域内教师轮岗制度,学校和教师发展都面临大变局。这其实也是希望给家长明确的政策预期:应当转变教育观念,不要再在“择校”“择师”以及“唯分数”“唯升学”的路上狂奔。家长群体如果还是抱持一元性的教育观念,对学校和教师作出的改革虽伤筋动骨但也可能收效甚微。目前,“双减”新政列出了负面清单,但破后如何立,则更加需要建立对学校的信任并坚定推行校本改革,让校长和教师等对所在学校教育教学最了解和专业的人在其中真正发挥力量,让更多学校办出特色达致更好均衡。
教育改革要听见民众的呼声,也要给有教育情怀和理念的校长、教师更多的办学空间,让他们更好感受到职业的尊严和价值,供应出更加多元也更有品质的教育,满足国家需要和人民期待的教育才更加未来可期。
储建国:新时代“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论的主要内容
经过改革开放后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在人民民主的过程上,我们逐渐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观念和做法。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同志适时提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观点,这既是对过去人民民主过程的一个总结,也是对未来人民民主发展的一个指引。
首先,这个人民民主的过程是全方位的,而不只局限于政治领域。坚持这一点,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民主观。无论是革命年代还是建设年代,无论是改革开放之前,还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都能够深刻地领会和践行这样一种民主观。人民当家作主不是在投票选举代表时才显示出来,而是要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真正感受到了自己是主人,所谓“主人翁”精神是贯彻在方方面面的。
其次,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贯穿人民民主全过程中的一条主线。这是与西方民主过程的最根本的区别。这条主线不是中国共产党独自发明出来的东西,而是对中西方民主之真精神的继承和发扬。西方主流民主自近代以后,尤其是在当代,越来越偏离和否定这条主线,这是其民主不断劣质化的最主要原因。
第三,完善党的领导过程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核心环节。“正确的领导”就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够牢牢把握住人民根本利益,要保证党的重大决策尽可能趋近人民根本利益的那个理想的平衡点。科学与民主的决策过程是达到如此目标的重要保证,中国共产党在这方面积累了世界其他任何政党都无法比拟的经验,从而让自己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中之重。
第四,在选举、决策、协商、管理、监督等各个环节拓展广泛而有效的人民参与。这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主要内容,广泛性和有效性是这种过程的两项基本特征。西方民主看似广泛地动员起了选民参与,但这种参与也仅限于选举而已,在其他环节,人民大众处于被漠视的地位。即使在选举过程中,选民似乎可以自主地投票,但他们的选择所基于的观念和事实严重地受到统治精英的操纵,其选择与结果之间存在虚假性的关联。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方位和全过程,具有比西方民主更广泛的特征,但在有效性方面仍然有短板。我们需要继续发挥实事求是的精神,把这些短板给补上,让人民的参与和优良的治理之间产生真实和积极的关联。
第五,在一种“有机性”的思维中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当代中国的治理体系是由各种制度和过程磨合起来的有机整体,人民民主的过程贯穿于治理体系的方方面面,在促进整体的统一性和协调性的同时,让该体系充满生机与活力。
这五个方面是当代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显著特征,其中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阶段的创造性智慧。
何云峰:共同富裕强调共同创造与共同享用的同步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民福祉,本质上就是保障每个人用诚实劳动创造幸福美好生活。共同富裕不是共同瓜分劳动成果,如果让一部分人拼命劳动,另一部分人分享现成的劳动成果,那绝对不是共同富裕,而是畸形的社会。共同富裕主要强调的是共同创造与共同享用的同步性,是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和谐社会状态,是付出与享用正相关的社会状态。各尽所能是前提,共同分享是必然结果。所以,在共同富裕的社会中,民生保障是基础。在良好民生保障下要求每个人各尽所能地参与劳动,积极创造和贡献,共同做大“蛋糕”,然后才有可供分享的资源。
美好生活之所以令人向往,就在于它通过实现普遍的民生保障,最大化地促进每个人通过创造性诚实劳动实现幸福美好的生活。所以,共同富裕是建立在劳动创造基础上的,不能离开劳动创造讨论共同富裕。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一切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值得尊重和鼓励;一切创造,无论是个人创造还是集体创造,也都值得尊重和鼓励。共同富裕意味着坚持和弘扬劳动精神,意味着尊重一切劳动和创造。全社会都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在促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能看不起普通劳动者,都不能贪图不劳而获的生活。幸福不是免费午餐,更不会从天而降。人世间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源于劳动和创造。共同富裕就是每个人都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积极地参与创造性劳动,一起创造出属于大家共同的幸福。所以,共同富裕不是牺牲效率的平均主义,更不能养懒汉,而是要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只有共同创造幸福,共同分享才有公平正义可言。
“学术卡片”栏目所摘选的文章,主要源自光明日报社光明智库、思想理论网络文章评价系统(iWaes系统)、光明日报理论部等主流媒体,希望借此栏目为广大学者提供哲学社会科学最新、最权威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