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重点推荐】用大众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

  徐蓉:用大众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逐步贯穿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高度凝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以精英文化、学术话语和政治话语呈现,与百姓生活相距较远。如何通过民众喜欢的大众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转化为百姓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使核心价值观影响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

  那么,如何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呢?这就要充分发挥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把价值观的建设融入精神文明创建各方面,渗透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环节。利用百姓喜爱的大众文化场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转化为百姓的生活习惯。

  在文化精品建设中融入核心价值观。大众文化精品对于引领社会风尚,弘扬核心价值观具有标杆意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规范性、崇高性等特征渗透到大众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环节,通过电影、电视剧、动漫、音乐等文化产品影响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通过文化精品的传播销售,增进百姓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践行。

  在礼仪习俗传承和乡规民约建设中融入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母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儒家倡导的“仁、义、礼、智、信”就通过“礼”向“风俗、民俗”转化,形成日常规范和礼仪秩序。传统礼仪习俗,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节庆习俗,传承着爱国、团圆、和合、尊老等文化精神,也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不断重复继续固化为百姓的生活习惯。还要不断重复讲述百姓熟悉的故事和身边的先进模范故事,把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进乡村和社区的乡规民俗,在乡村、社区文化活动中不断重复实践,逐渐教化为百姓的生活习惯。

  在家风文化建设中融入核心价值观。家庭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场景,也是实现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基础场域。中国自古以来非常重视家风文化建设。倡导良好家风文化建设,就是倡导家庭在日常生活中把社会价值观念潜移默化传给下一代。通过主流媒体、网络平台讲好中国好家风培养人才的故事,引导父母具备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促进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网络文化建设中融入核心价值观。信息技术发展,网络成为承载大众文化的主阵地。网络全球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提供便利。观看体验网综网剧网游等网络文艺,是青少年喜爱的文化休闲方式。在网络文化产品建设中融入核心价值观,引领广大网民尤其是青少年认同核心价值观。网络的交互性缩短了日常生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距离,网络平台可聚合音频、视频、多媒体等现代化立体化传播手段,可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形象生动,更有文化吸引力。

  在消费文化建设中融入核心价值观。人们消费某种物质和文化产品,是对该产品的符号价值的肯定和认同。如果将核心价值观符号化故事化,将价值认同融合于消费认同之中,将充分调动民众在消费文化中提高核心价值观日常化的实效性。例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主体、精髓等内置在消费文化产品的文本、人物、标志、仪式等具体化的活动中,有助于人们在消费文化产品过程中,潜移默化接受文化产品所传达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塑造。

  原文链接:用大众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

  

  张萌:警惕数字人文的潜在问题

  数字人文的发展为传统人文研究提供了跨学科的研究范式,但新技术的应用总是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数字人文将数字技术融入学术研究的方法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和警惕的潜在问题。数字人文方法将研究所需的信息进行分析与处理,利用编码手段为学者和读者提供集成化、数字化和可视化的内容。在此意义上,数字人文是人文学科研究的新技术手段,而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研究成果的正确与否。因此,在转化和更新数据时依据何种标准和规则,应给予更多关注和警惕。应看到,数字技术能否完整记录人文研究的过程与结果,仍值得商榷。遵循何种规则设计信息处理平台,利用何种方法展示“真问题”,依据何种标准实现理论分析等,都是相关研究需要考虑的问题。同时,如何将传统思辨式的知识创新以数据的形式实现共享也值得注意,这亦关系到传统学科的发展前景。数字工具的完善,离不开对海量研究文本的分析处理和意义阐释。研究者要想尽可能精确地用数字客体表达人文主体,在准备阶段就要做到合理规划,制定数据转化、保存、分析的一般规则,从而避免交叉学科关联的盲目性。此外,研究者必须熟练掌握所涉及交叉学科的内容及其联系,在此基础上形成传统经验和个人价值判断的整合,实现人文研究的范式转变。

  原文链接:警惕数字人文的潜在问题

  

  梁剑:体育公园应兼顾特色与便民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新建、改扩建1000个左右体育公园,逐步形成覆盖面广、类型多样、特色鲜明、普惠性强的体育公园体系。体育公园是以体育健身为主要元素、与自然生态融为一体、兼具多种功能的绿色公共空间。体育公园的特色要义是“体育”。坚持以“体育”为核心进行公园建设,才能区别于一般性公园的功能,让更多人在舒适、优美的自然环境中进行锻炼。如果忽视“体育”二字,体育公园建设就可能走样,变成仅具有简单功能的娱乐场、观赏园、城市绿地。这既背离了政策初衷,又会造成重复建设,导致土地、财政等资源的浪费。因此,体育公园建设必须紧扣体育特色和便民利民两大重点。

  突出体育特色,要配备充足且实用的体育场地和设施。体育器材设施或运动功能设置上,应具备常规球类运动、跑步健走运动、器械锻炼或游乐活动等体育锻炼基本功能。同时,还要兼顾室内运动与室外运动。要因地制宜地彰显体育特色。同时要坚持便民利民。这既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生动实践,也是体育公园建设的本质要求。只有坚持便民利民,才能彰显体育公园建设的价值追求,进而吸引更多的市民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否则,就会影响体育公园的有效使用,降低群众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甚至会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

  因此,要根据各地空间发展规划,统筹考虑人口密度、交通状况、城市功能、产业布局以及体育公园功能定位等情况,因地制宜、科学合理选址规划。不能把体育公园建设在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的荒郊野外,也不能只考虑交通便利或人口集中等单一因素,而忽略诸如自然生态等因素。在做好选址规划的基础上,合理划分不同运动空间和面积,保持运动空间的相对独立性。必要的卫生医疗、公共饮水、餐饮等配套设施,也是便民利民的应有之义。

  原文链接:体育公园应兼顾特色与便民

  

  张继刚:秦吏“不安其位”加速秦朝灭亡

  自汉朝以来,以贾谊《过秦论》为代表的文章一直在讨论秦朝速亡的原因。已有讨论通过叙述暴秦来探讨秦亡的历史原因,主要关注普通民众的社会处境。但是,秦吏的处境却未得到重视,故而有必要予以探讨。

  第一,秦律对秦吏之严苛。吏是秦朝统治全国的主要依靠力量,但其处境并不好,秦律对其要求非常严苛。按照秦朝的“七科谪”规定,七种人经常被谪发远征或戍边,第一便是“吏有罪”。例如,《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三十四年,谪治狱吏不直者,筑长城及南越地。”治狱不公正的官吏,要被贬谪到边疆去筑长城或者戍守南越。

  第二,秦律执行之彻底与繁密。秦律对吏的严苛规定,其执行是非常彻底的。秦时,官吏伤人是重罪。刘邦作为官吏,伤人要受到严厉惩罚,夏侯婴为开脱刘邦,自证刘邦没有伤害自己,竟然坐狱岁余,被掠笞数百!可见秦律对秦吏的轻罪重罚和执行之严苛、彻底。

  第三,新地吏地位低下。新地吏是秦新征服地域上的吏,其所处状况更糟糕。官吏在一年中因生病不能正常办公达三个月以上者,要被免职;病愈后,要被任命为新地吏或派去戍边,同因为犯有过错被免职、废黜而任新地吏的官吏一样。

  第四,秦吏参加反秦战争。秦律对吏的处罚,是重于普通平民的。秦律对秦吏轻罪重罚,要求严苛,且有罪的秦吏要被谪发去远征或戍边;又有职务连坐之法,法网细密,稍有不慎便会触犯法律;就连因身体有病患不能正常办公的官吏也要被罚做新地吏;从刘邦之事来看,秦律的执行既严苛又彻底、坚决。在新征服的地域上,新地吏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很低,所处状况更不好。在如此繁密、严苛的秦律之下,秦吏作为秦政权维持统治的主要依靠力量,一直处于紧张和恐惧之中,所处境况很糟糕。

  秦朝对秦吏过于严苛,致使其国家归属感不强,秦吏是慑于刑杀才去做官吏的。如侯生、卢生相与谋曰:“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史记·秦始皇本纪》)莫敢尽忠是秦亡之前官员的普遍情况。

  正因为如此,大量秦吏参与到反秦战争之中。在刘邦功臣集团中,秦吏占总数的13%,例如,刘邦、张苍、叔孙通、萧何、曹参、郦食其、夏侯婴、陈婴、周昌、周苛、任敖、申屠嘉、吴芮等。其中,张苍就是不堪吏治严苛而从秦廷逃跑跟随刘邦起事的。除了反秦的秦吏,还有很多秦吏不战而降,加速了秦朝的灭亡。例如,刘邦西攻秦,秦吏放弃抵抗者为数不少。秦吏“不安其位”,加剧了秦朝“土崩”之势。

  原文链接:秦吏“不安其位”加速秦朝灭亡

  

  张渭莲、段宏振:先秦中原与北方文化交流持久延绵

  先秦时代,以嵩山为核心的中原文化区与以燕山为横轴的北方文化区之间存在长期的文化互动和交流。其文化交锋与融合的主要地域在黄河流域,但主干途径位于太行山东麓地区,这一南北狭长的山前地带因此成为地理与文化双重意义上的走廊。在这条走廊上,中原定居农业文化与北方定居或游移农牧业文化、中原族团与北方族群之间持久延绵的融合交锋,催生并促进了华夏民族的形成与壮大。

  中原与北方交流交锋的本质意义,事实上是华夏族团与北方族群的碰撞与融合。两大群体之间的长期对峙与交锋的根本原因,主要是生存方式的根本差异以及由此而生成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系统。因此,在先秦的相关文献中,将北方族群称为“戎狄”,以示与中原华夏族团的区别。但是,考古发现已经证明,自遥远的史前时期开始,北方族群持续南下,与中原民族的碰撞与融合一直未有中断,华夏族团形成与壮大的进程一直就是吸收容纳北方民族的过程。因此,尽管中原与北方交流交锋的具体形式因时而异,但其结果始终如一:中原文化因吸收北方文化因素而丰富多彩,华夏族团以融合北方人群而拓展壮大。华夏族团与北方族群融合的历史进程,自史前以来延续数千年,很多时候是在太行山东麓走廊地区进行和完成的,这也是太行山东麓文化走廊的核心价值所在。

  原文链接:先秦中原与北方文化交流持久延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