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路径
首页> 论文推荐 > 正文

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路径

来源:人民论坛2022-04-14 17:55

  作者:李丽(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副教授)

  【摘要】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已经成为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内容,而讲故事可以说是国际文化传播的最佳方式。因此,应通过发掘适合的文本材料,讲述更吸引人、更有说服力、更让人印象深刻的中国故事,培养越来越多中国故事的倾听者、爱好者、研究者,借助一个个生动有趣的中国故事,引发全世界更多的兴趣和关注度,消弭西方世界的“东方主义”偏见,塑造中国国际文化新形象。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讲故事,可以说是国际文化传播的最佳方式。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讲事实才能说服人,讲形象才能打动人,讲情感才能感染人,讲道理才能影响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让外国民众通过欣赏中国作家艺术家的作品来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增进对中国的了解”,“要向世界宣传推介我国优秀文化艺术,让国外民众在审美过程中感受魅力,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的场合生动讲述了不少中国故事,如民族复兴的故事、中国梦的故事、中国道路的故事、中华文化的故事、文明交融的故事、人民友好的故事、国家交往的故事、和平发展的故事等。当前,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已然成为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不仅要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弘扬中华文化,更要借助一个个生动有趣的中国故事,引发全世界更多的兴趣和关注度,消弭西方世界的“东方主义”偏见,塑造中国国际文化新形象。

  实现跨文化传播需发掘适合的文本材料

  在国际合作交流日益密切的当今世界,为了更好地实现跨语言、跨文化交际,展现中国国家形象,国际中文教育需要从各种视角、各类媒介中,不断去发掘适合留学生学习的语言文化材料。这些材料可以是情节生动、内容有趣的小说,也可以是形象逼真、风格独特的影片,还可以是真实感人、触动人心的报道,甚至还可以是一首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只要其中散发中国韵味,展现中国情趣,刻画中国形象,就是值得我们积极向海外推荐的最佳学习资源。在跨文化语境交流中,挖掘、丰富并传播这些文化资源,并在此基础上讲好中国故事,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海外传播,树立中国文化新形象。

  在教学内容及教学资源方面的筛选和利用对于讲好中国故事至关重要。从语言教学的角度看,好故事可以从优秀的文学文本里找。故事作为国际中文学习材料,主要依托小说作品。一个好故事不见得都出现在小说中,但一部好小说必定包含着好故事。在小说家族中,短篇小说由于篇幅短、字数少、情节集中,比较方便外国留学生进行阅读和学习,正如胡适所说,短篇小说是“用最经济的文学手段,描写事实中最精彩的一段,或一方面,而能使人充分满意的文章”。不过随着外国汉语学习者越来越多,水平越来越高,长篇小说尤其是当代长篇小说也需要逐渐纳入学习范围,毕竟优秀的长篇小说最能体现一个国家文学实力和艺术高度,是最能对社会生活和人物百态进行全景式呈现的文本。长篇小说故事生动,情节曲折,人物典型,不过篇幅长、字数多,对于非母语水平的外国人来说,整篇通读困难较大。为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先进行故事内容的梳理和勾勒,再挑选出小说中最适合、最值得外国人细读并赏析的文本“横截面”,保证其既有语言层面的教学价值,又在情节内容上饶有趣味、引人入胜,从而以故事的形式展现和传递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内涵。

  好故事还包含在优秀的影视剧作品中。在文化语境多维拓展和传播方式不断丰富的当今社会,好故事的讲述已不再仅仅满足于恢弘场面和宏大叙事,而是透过平民视角,去呈现普通老百姓的真实生活。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只有真实才能让人感同身受,才能引发共情和共鸣,从而减少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误解甚至冲突。一些影视剧作品中成功的平民视角叙事可以巧妙地将个体与国家、普通与伟大紧密勾连在一起,以小见大地还原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与变革的整体图景。一个个看似普通的人物身上所涌动着的积极向善、追求梦想、执着坚毅的人性的力量,与中国社会艰难曲折中前进发展的轨迹交织互融。因此,我们要去找寻更多适合传播、易于接受的中国故事,让留学生了解中国社会最真实的模样。此外,那些生活在中国或对中国感兴趣的外国人,对于书写和记录外国人在中国的生活场景,讲述外国人在中国的经历与体验、生活与理想、收获与成长的各类故事,如短视频“老外在中国系列”“第三只眼看中国”等,也都可以拿来借鉴、为我所用,丰富教学内容和资源。

  讲述更吸引人、更有说服力、更让人印象深刻的中国故事

  把故事讲好,就是要让故事本身更吸引人、更有说服力、更让人印象深刻。在国际汉语教育中,我们经常从理论层面谈文化,谈中华文化传播,谈中华文化传播的方式和手段。汉语成语的讲解中,往往也都是先介绍字面意思,再介绍文化内容,介绍的方式大多也是陈述性的。对于留学生来说,通过这种方式理解并接受中国文化也许不难,但若要让他们印象深刻甚至产生兴趣,必须在方式方法上下功夫。例如,长篇小说《文城》从中国传统文化层面,讲述了主人公千里寻妻,荆棘满途,最后“落叶归根”,死也要回到故里的故事。“落叶归根”是一个汉语成语,也是几千年来,中国人在农耕文明影响下所形成的极为重要的思想文化观念。在这个案例中,完全可以借助小说的故事情节导入成语文化内涵的阐释。

  在高校国际中文教育中应积极融入思政元素。思政建设与国际中文教育从来都不是“两张皮”,应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将二者完美结合。思政教育并不意味着要板着脸说教或者高喊各种口号,而是应该将思政教育理念融入教学中。成功的教育一定是能抓住人心的教育,能抓住人心的教育一定是精彩有趣、寓教于乐的教育。而“故事”因其所包含的趣味性、生动性和吸引力,十分契合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快乐的氛围中教与学,也是在儒家经典《论语》中早已有之的理论思想。这样的教学理念,更需要融入跟外国人打交道的国际中文教育领域。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该利用专业优势,以讲故事的方法和形式介绍中国的国情现状、历史发展、文化传统等。

  此外,《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课程所涉专业的文化、历史等角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例如,作为一部用引人入胜的故事串联中国人一生的范本,小说《活着》既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委婉含蓄的辩证思想,又凸显了中国人承受苦难的韧度与力量。留学生通过故事的阅读,在提高了语言水平的同时,还能更全面地了解中国人的故事、体会中国人的情感,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

  讲好中国故事,关乎文化立场和价值判断

  怎样讲好中国故事,不仅是方法方式的问题,也关乎文化立场和价值判断。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就是体现文化立场和价值判断的过程。文化与时代和社会是同步共进的,是人类不断走向文明的痕迹和烙印。这其中有精华也有糟粕、有先进也有落后、有智慧也有愚昧。回望历史,我们不能抹杀,也无法忘却,这是中华文化五千年来发展演进的真实状貌,也是人类文明旅程的共同规律。人类社会能够不断发展,靠的正是文化的不断淘洗、与时俱进。因此,在海外文化传播和国际中文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敢于并且善于教会留学生正确地阅读和理解中国历史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文化自信,既体现在以兼容并包的胸怀广纳丰富多彩的教学研究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也体现在以正面、积极和开放的态度,科学严谨地阐释各类文化现象、文化案例。一味地颂扬不值得提倡,回避和消极应对更是不自信的表现。例如,有人认为《二十四孝》包含了很多封建糟粕,有的甚至荒谬到极点。鲁迅在回忆性散文《朝花夕拾》里,就明确表达过对其的厌恶,他“尤其反感其中‘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然而,其能广泛流传至今,且传播并影响到近邻的东南亚各国,自然有其独到的价值。正如美国汉学家南恺时所说,《二十四孝》能让读者感动而且觉得很有意思,我们现在还可以从这些故事中学习很多东西,我们必须学习怎么读这些故事,挖掘故事的真意,而不是只关注它的字义,不要逐字地去看故事,必须从比喻的角度来理解。

  培养越来越多中国故事的倾听者、爱好者、研究者

  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讲好中国故事,应以培养越来越多中国故事的爱好者和倾听者为现实目标。为了吸引更多的倾听者,作为讲述者的国际中文教师,就需要发挥好各自的专长,把中国语言文化深厚的知识内容尽可能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地传递给学生,让他们真正地了解、懂得并且热爱本学科的知识内容。这些学生可以是日后从事对外汉语事业的师资储备,也可以是对中国语言文化感兴趣的外国留学生。现在中国故事的倾听者,也是日后中国故事的讲述者,而其中的外国留学生特有的他者镜像所讲述的故事,在其本国乃至国际社会具有更大的信服力和感召力。因此,我们还需要培养倾听者讲述中国故事的能力。为此,教师需要教会学生阅读和理解中国语言文本的能力。读解能力不仅包括读懂字面意思,还包括领会文字背后所蕴藏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传统。这种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获得,教师必须有意识、有目的地长期熏陶和培养。

  同时,中国的语言文化、文学艺术要真正走向世界,不仅需要倾听者和讲述者,还需要研究者、翻译者甚至再创作者。中国并不缺乏优秀的文艺作品,莫言的小说之所以获得巨大的国际声誉,除了其优秀的文本魅力外,小说的翻译水平和质量,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中国文学艺术在海外依然较为边缘化,而那些外国留学生都是未来中国优秀文艺作品潜在的翻译者和推广者,中国文学艺术在海外传播和被接受,需要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翻译者共同助力。培养留学生会思考、会研究、会翻译、会再创作,首先要让他们真懂得、真理解、真热爱。只有真正掌握了文艺作品里的语言,领会了语言中的文化,才能讲好、译好、研究好乃至创作好,最终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①胡适:《论短篇小说》,《新青年》,1918年第4卷第5号。

  ②[美]南恺时:《中国传统孝子故事的价值分析》,《铜仁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

[ 责编:刘梦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11
  • 难过
     
    5
  • 点赞
     
    10
  • 飘过
     
    6

视觉焦点

  • 【网络中国节】春节微短剧《除夕闯进我家门》预告片来啦~

  • 网络中国节短视频征集活动启动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1月20日,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城市中央公园内,游船与湖水、植被、高楼相互映衬,呈现出一幅冬日多彩美丽生态画卷
2025-01-20 15:30
2025年1月16日,受低温天气影响,山西省运城盐湖出现冬季独特的“硝花”景观,水面上的硝花形态各异晶莹剔透,美不胜收。
2025-01-16 15:56
一位“行者”行走在广袤的沙漠中,遮掩着绝世的面庞,一面“古镜”掩埋于厚重的沙下,刻满了时间的裂痕。
2025-01-13 17:25
2025年1月9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白雪皑皑,雪景如画
2025-01-09 15:24
关爱卡寒假公益行 助力云南各族青少年儿童梦想起航
2025-01-08 14:42
2025年1月5日,在山西太原南站开往呼和浩特东站的D4022次列车前,游客自拍合影。
2025-01-06 16:01
2024年12月8日,广西梧州岑溪市岑城镇木榔村,生态田园中阡陌纵横线条分明,冬韵如画。
2024-12-10 16:48
2024年12月10日,贵州省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大海子村,青山环绕树木葱茏,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4-12-10 16:40
2024年12月6日,古城苏州街头,成片的银杏、红枫等树木色彩斑斓满目缤纷,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2024-12-06 15:48
2024年12月6日,初冬时节,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花卉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片繁忙,种植户忙着管护花卉。
2024-12-06 15:48
2024年11月30日,初冬时节,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文化园内,树木换上"新装",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往赏景。
2024-11-30 18:34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承载着居民的幸福感。
2024-11-27 18:59
政协协商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衔接,可实现协商于民协商为民,让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好的在基层体现。
2024-11-24 22:51
11月12日至13日,浏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链长唐安石带队,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张葵红,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谢波等同志参加,赴广东省佛山市开展家居建材产业链招商考察活动。
2024-11-15 17:20
2024年11月12日,江苏省苏州市荷塘月色湿地公园内向日葵竞相绽放,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乐享秋日美景
2024-11-13 15:29
2024年11月12日,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的烂阳村,山林色彩斑斓,红叶似火,黄叶如金,松柏常青,宛如大自然的调色盘
2024-11-13 15:28
南泥湾是中国军垦、农垦事业的发祥地,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业精神的发源地。
2024-10-27 17:37
延安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在采矿井约40家,年开采量约5000万吨,但煤质坚硬、自动化程度低等难题严重制约着煤炭产业的发展。
2024-10-27 17:18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洛川青怡庄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肖小杰介绍,他们企业的苹果按个卖,一个可以卖到10元。
2024-10-25 18:49
堆积起来的生菌木材冒着热气儿,菌种生产厂房里机器轰鸣,滑子菇大棚里农民忙着收“金疙瘩”。
2024-10-25 18:4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