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许进品(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自治区党校基地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4月25日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特别指出,当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提出了大量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迫切需要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这一重要论述为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学术任务要求。回答好时代之题,是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重要政治责任和学术己任。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理论是时代的呼唤。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5月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世界也经历着一系列根本性重大变革变化。特别是近年来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俄乌冲突爆发,各类矛盾复杂交织、冲突不断,进一步加剧了世界分裂对抗之势,大变局明显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之问,已成为迫切的时代课题。
中国作为具有举足轻重影响力的世界性大国,甚至可能是世界大变局的最大变量,有责任对此作出顺应世界历史发展大势、符合全人类根本利益追求的回答。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发展大局的战略高度,深刻洞察国际格局演变规律,准确把握时代潮流脉搏,作出“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形势判断,全面推进大国特色外交,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对时代之题进行了纲领性回答,为世界和平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方案。
回答时代之问必须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推动理论研究学理化、系统化,深刻揭示其内含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深入阐释其核心要义、丰富内容、科学体系、理论精髓、时代价值和历史地位,并将其转化为学术话语、群众语言。同时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上下功夫,在武装头脑、铸魂育人上下功夫,及时总结创新实践经验、进行理论创新,通过扎实研究和创造性工作,为我国正在进行的伟大斗争实践“著书立说”,回答好中国之题、时代之题,为新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发挥独特作用。
回答时代之问必须坚定“四个自信”。民族不自信不足以自立,更不可能回答好时代之题而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要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就必须坚定“四个自信”。我们有贯穿五千年历史生生不息的深厚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成功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的丰富经验,有改革开放全面融入世界实现飞速发展的历史性成就,特别是有党的十八大以来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世界大变局中开创新局、在世界乱局中化危为机,显著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的丰富经验;更重要的是,我们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因此,必须坚定四个自信,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到思想理论建设和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学和研究全过程,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和主张,努力为回答时代之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回答时代之问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灵魂,也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在实践中重要的是用“四要”举措解答好“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课题之问。一要坚守人民立场,恪守为人民做学问理念。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以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信人民历史决定作用,聚焦人民实践创造,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全人类共同价值,反对霸权主义和帝国主义,维护人类共同利益,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文明进步呐喊助威、建言献策。二要把握历史规律,认清世界大势。对时代之题的回答,既是对重大现实问题的科学解答,更是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度把握,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世界变局乱局中看清当今时代阶段性特征和世界格局变化态势,把握住当今时代本质内涵及其发展趋势,坚信“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时代的基本主题,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勇于提出既符合人类共同愿望、又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创新性理论观点和行动方案。三要有全球视野,处理好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要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回答好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关怀人类、面向未来;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中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观察形势、研究问题、把脉主张,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构建开放性学科理论体系,宣传中国道路、中国道理、中国主张、中国方案,为推动中国同各国互利合作鼓与呼。四要立足现实,着力解答实际课题。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紧扣当代世界重大事项、国际形势、时代特征、世界格局及其演变进行深度剖析,不唯书只唯实,以经得起实践和历史考验的创新性观点,阐释清楚当今人类处于什么样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本质和阶段性特征是什么,当今世界的基本格局是怎样的,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有哪些,解决人类问题的出路何在等具体问题。这样,才能真正答好时代之题。
【本文系2022年广西马基地共建项目《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五个维度》阶段性成果。】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