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朱爱胜(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
新《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职业学校教育由专科、本科及以上教育层次的高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实施。设立实施本科及以上层次教育的高等职业学校,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审批。这是此次《职业教育法》修法的一大亮点,为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与本科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本科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体系中一种具有高等教育属性的新型教育形态,其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试点到全面实践、再到新《职业教育法》赋予法律保障的过程,完整确立了我国职教本科在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应有地位。
发展本科职业教育,主动适应产业转型升级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接受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的步伐加快,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呈现出复杂化、精细化的趋势,相应地,市场对劳动力的技术要求和职业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目前,我国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断层问题极为严重,尤其是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严重短缺。到目前为止,教育部已批准32所学校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不仅拉开了职业教育升格的序幕,也开启了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走向提质升级的时代。通过本科职业教育,我们能够更好地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技能人才,促进技术积累创新,增强服务区域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能力。比如,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办学63年来,深深扎根机械行业,致力于服务装备制造业,围绕智能制造技术创新链,以产品全生命周期为主线,坚持创新引领、深耕智能制造技术研发、并跑产业发展,坚持产教融合、研教结合、校企协同育人。学校与江苏大学联合培养本科层次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已有十年之久,培养高职本科毕业生2000余人。
发展本科职业教育,积极推进专业集群建设
本科职业教育不仅要与产业紧密对接,更要契合办学层次的提升要求,向以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为代表的高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高端转移。因此,本科职业教育应从专业这一办学核心着力点出发,充分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产业发展重点领域,瞄准两个高端,对接地方先进制造业、先进服务业等设置专业,制定职业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坚持职业本位理念,以职业岗位所需技术为逻辑起点,通过分析岗位及岗位群技术结构特征来组织课程教学。
长三角作为世界级的制造基地,也是智能制造发展的先行区,江苏省提出到2025年率先建成“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基本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主动策应制造业走向全球产业中高端的发展需求,聚力创新、聚焦质量,服务于智能制造系统,尤其是智能设备、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智能服务等关键技术领域,系统构建以数控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为龙头,辐射带动控制技术、制造业服务、汽车技术专业群的智能制造专业集群。随着专业集群建设的逐层推进,学校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双师队伍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对外开放办学等成效显著。
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教育部颁布的《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中,明确了本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定位,即“培养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本科职业教育一定要坚持职业导向,围绕技术这个核心要素,探索建立特色鲜明、定位科学、结构合理、运行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一批在企业“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走得远”的优秀人才,最终形成本科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重点围绕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专业结构、课程体系、培养模式、质保体系、师资团队和支撑平台等六个要素重点突破,通过“三集统筹、双标同步”专业集群建设、“双主体、两融合、多通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平台共建、资源共享、命运共通”打造产教融合集成平台等举措,构建了智能制造专业集群“三通三合”人才培养体系,即通过产教贯通、供需畅通、校企融通,实现了专业体系吻合产业升级需求、培养模式符合社会多元需求、平台技术支撑契合企业创新发展需求。近年来,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21项、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50项,有1.2万人次在省级及以上各类大赛中获奖;学校获得省级普通高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一等奖和团队奖50项,获奖数量和等次在江苏高职院校中连年名列第一。学生就业率和就业满意度持续提升,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居98%以上,创新班毕业生在智能制造龙头企业高端岗位就业率达40%。学校入选“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示范校50强”,成为“江苏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本科职业教育担负着培育学生技术适应性的重要使命,是建设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和技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到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本科职业教育在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仍需做出更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