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刘梦甜)近日,“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与中国国际问题三大体系建设”专题研讨会(线上)召开,会议由外交学院和中国国际关系学会(以下简称“学会”)联合举办。与会嘉宾主要包括学会副会长、常务理事、全国各知名高校的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副院长和高端智库负责人。
外交学院院长、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常务副会长徐坚研究员致开幕辞,外交学院副院长、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秘书长孙吉胜教授主持开幕式。徐坚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只有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作为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导,建设好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问题三大体系,是我们的重要使命和责任。
会议主要围绕四个议题展开。贾烈英教授主持议题1环节研讨,贾庆国、苏长和、冯维江、孙学峰、林宏宇、张振江、薛晓芃等7位专家围绕“中国国际关系学科体系建设的现状、挑战与应对”议题发表了见解。与会专家表示,国际关系学是交叉学科,具有包容性和不可替代性。一些综合性院校学科门类多,可以强化大政治学学科意识,淡化学科细分意识;外语类院校积极从事国别区域研究,虽然在专精特尖人才培养上有优势,但由于学科单一和门类不全,也会出现发展瓶颈。由此,专家们提出了依据交叉学科特点规划、因校制宜设置课程内容、避免庸俗政治化、形成国际关系研究和人才培养学科集群、重视专业硕士学位建设等学科建设建议。
议题2以“中国国际关系学术体系建设与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创新”为主题,分为两组研讨。第一组研讨由曲博教授主持,朱锋、袁正清、张胜军、胡宗山、周方银、任洪生、陈志瑞等7位专家发言;第二组研讨由李强教授主持,刘德斌、吴志成、戴长征、郭树勇、谢韬、宋志辉、宋国华等7位专家发言。与会专家表示,当今时代是国际关系急剧变化的时代,出现了很多国际关系史上的新现象、新挑战和新议题,亟需在时代之思中探寻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在实践的基础上探索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创新之路。目前,国际关系研究政策性较强、理论性较弱、创新性不足。基础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失衡、长线研究和短线研究失衡是当前国际关系研究的主要问题。学科建设指标和评价机制仍需合理化改革。
议题3研讨由周方银教授主持,王健、孙吉胜、赵可金、贾烈英、董关鹏、李强、鞠海龙等7位专家围绕“中国国际关系话语体系建设与国际传播”议题展开研讨。与会专家首先指出,话语权是国家权力的组成部分,体现为代表权、发言权、定义权、解释权、说明权、裁判权、建构权等多个方面。在中国语境下,话语权既强调表达声音和观点的权利,也强调话语、理念、主张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当前中国学术话语权面临赤字,从学术内容、学术平台、学术成果的传播范围和政策转换三个维度上来看,中国并不掌握较高的国际学术话语权。制度话语权、道义话语权、科技话语权等维度的话语权都有提升空间。中国发展话语权的路径包括: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指导;第二,立足中国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中国的外交实践成果,重新思考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第三,保持学术开放,建立和培育英文学术期刊、国际性学术组织;第四,提升中国在国际组织中的话语权;第五,重新思考大数据条件对国际传播研究和国际话语权提升的作用和影响。
议题4由陈志瑞编审主持,陶坚、唐士其、黄大慧、牛军凯、曲博、刘军、徐步等7位专家,围绕“中国国际关系学科人才培养的挑战与创新”议题进行了交流。专家们表示,百年变局对国际关系人才培养提出了增强风险意识、减少惯性思维、坚定自信、准确思辨、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等要求。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复合型、交叉型、通识型、开放型人才,重点培育对外工作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对外沟通交流能力、塑造能力和全球胜任力。与会专家还提到了外交人才培养的美国模式的特点,包括美国高校国际关系学科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导向性显著、重视实践者和学者共同的参与、增强社会联系等,这些具有启示意义。
研讨结束后,徐坚进行闭幕总结。他表示,国际问题研究从议题的跨度、所涉及学科的广度、学科间理论与研究方法交叉融合的深度,及所培养输出的人才的复合度,已远远超出目前的学科体系范畴,应从国家战略层面对中国国际问题学科体系进行重新定位与评估。学会副秘书长、外交学院科研处处长夏莉萍教授主持闭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