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李建波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时强调,“要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科学确定人才培养规模,优化结构布局,在选拔、培养、评价、使用、保障等方面进行体系化、链条式设计,大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国家创新发展急需的基础研究人才”。这为高校开展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提供了根本遵循。
强大的基础研究是原创性、颠覆性、引领性技术的关键支撑。加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自主培养,为破解关键技术领域“卡脖子”难题提供人才供给,是高等教育的使命。一直以来,我国都非常重视拔尖人才培养,陆续实施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强基计划”。计划实施以来取得了不少成效,但在价值塑造、选拔培养、评价跟踪、生态协同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创新探索。
首先,把正确价值观塑造摆在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首位。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人类未来发展、思想文化创新和基础学科前沿,增强责任担当,强化使命驱动,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艺术素养并重,将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引领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走好拔尖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其次,要充分认识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成长的规律。完善选拔方式,以“强基计划”为基础,完善中小学“英才计划”,健全高校二次选拔机制,多渠道、多阶段、多方式发现真正对基础学科有志趣的“优秀苗种”,建立拔尖学生早期发现培养机制。创新培养方式,构建中小学基础学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推进初高中基础学科创新实验与学科竞赛,强化高等教育基础学科实验班建设,面向少数超常人才设置体系性的培养计划。加强长期跟踪督导,对拔尖人才进行全面跟踪,从全局观察、反思和改进培养方式。
再次,遵循“长周期培养、长周期评价、长周期支持”原则,建立“长周期、破五唯、科学性、多元化、跨学科”评价机制。将拔尖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评价高校的首要指标,引导高校回归人才培养初心。吸引更多德才兼备、造诣深厚的学术大师投身于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打造热衷于拔尖人才培养的教师团队。超越具体学科领域,设置特色、多元、开放的评价体系,实现多渠道、多角度评价,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自主探究,留足学习生活的物理空间、认同归属的精神空间和交流合作的虚拟空间,促使优秀学生成长为拔尖人才。
最后,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设立“特区”,打造科教融合、产教协同、国际合作的协同培养生态。推行“三早育人”机制,让有一定基础和潜力的本科生早进实验室、早进课题、早进团队,进一步探索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统筹推进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改革。坚持问题导向,超常规培养急需高层次人才,聚焦培养基础学科人才,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强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构建拔尖人才培养的开放生态和参与全球科技治理的长效机制。
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是人才体系结构中的“金字塔尖”,是未来科技进步和学科发展的领军主力。为解决培养关键技术领域储备人才的“卡脖子”问题,必须重新认识“木桶效应”的重要意义,如何让各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是值得深思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强化使命驱动、厚植成长沃土、造就拔尖人才,为国家提高综合实力添砖加瓦,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奠定人才基础。(李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