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重点推荐】发展竞技体育,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第454期】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发展竞技体育,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完善竞技体育新型举国体制。坚持党对竞技体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牢牢把握竞技体育发展的政治立场和前进方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竞技体育发展道路。

  优化竞技体育项目布局,促进竞技体育平衡发展。继续保持传统优势项目领先地位,进一步做大做强基础项目,全面推动足球、篮球、排球运动的普及和提高,积极探索中国特色“三大球”发展道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三大球”训练、竞赛的科学化水平,不断增强“三大球”的竞技能力。

  发展群众体育,厚植竞技体育事业基础。把青少年体育摆在建设体育强国战略的核心位置,深化体教融合,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进一步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深入推进体校改革,规范社会体育组织,加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夯实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根基。

  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汇聚实现民族复兴强大力量。培养和塑造与体育强国相适应的健康金牌观,充分认识竞技体育在塑造国家形象、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等方面的作用。

  原文链接:发展竞技体育 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马东俊:提升企业碳循环核心能力的实现路径

  首先,企业生态战略与“双碳”目标融合,成为企业的碳循环目标,这不仅生动体现了生态经济战略的核心能力向绿色竞争的演化过程,也丰富了生态战略核心能力培养的内容。为了推进各个要素的转型,达到循环目标,企业多元结构转型循环能力也构成了碳循环核心能力的重点。因此在全球化竞争的市场背景下,企业转型的循环能力也势必引起高度重视。

  其次,“双碳”目标、碳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绿色竞争力以及企业持续发展能力都是企业绿色发展的要素。如果将绿色理念和绿色发展的潜力转化为企业的核心能力,则既能在发展理念上对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更为科学的参照,也能为企业的核心构建和竞争优势集聚提出框架建设的规范和引导。

  最后,碳达峰、碳中和、碳循环、“双碳”经济的最终目标不仅是引导企业进入低碳时代,更重要的是要在资源集约化、经济协同发展、企业持续发展等要素的影响下使企业进入绿色发展和绿色竞争时代。绿色发展的路径拓宽一方面在于广泛地将绿色理念嵌入企业战略机制,另一方面要通过竞争优势的整合与统筹,创新绿色发展竞争力与企业低碳机制的深度融合。

  原文链接:提升企业碳循环核心能力的实现路径

  

  丛立先:版权产业关乎软硬实力

  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版权产业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版权产业更好更快发展,应有针对性地从体系化的政策安排和科学化的法治保障两个方面作出安排部署。

  在体系化的政策安排方面,首先要对我国版权产业准确定位。对于我国版权产业需要匹配的版权保护制度水平,整体上应选择发展中国家的定位。其次,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和适当措施抓好版权产业的质量效益。对版权产业进行提质增效,以政策举措促进版权精品力作的创作、传播与使用。最后,尊重版权的私权属性和国际化特点,从科学化设定全球版权治理体系目标、完善版权合作机制、健全涉外版权风险防控与维权援助机制等方面入手,打造符合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要求的国际合作机制。

  在科学化的法治保障方面,要充分发挥法治手段的稳定性和权威性。将版权社会服务纳入法治化轨道,实现版权社会服务组织法治化、版权社会服务内容法治化、版权社会服务保障法治化、版权社会服务监管法治化。

  原文链接:版权产业关乎软硬实力

  

  毛科俊:加快推进我国交通强国建设

  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与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充分衔接,是“十四五”时期指导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顶层设计,将加快推进我国交通强国建设,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面对传统要素规模化投入的驱动发展方式不符合交通运输发展阶段性要求,土地、资金等要素难以为继,生态环境保护“硬”约束更加严格,迫切需要推动交通运输转变发展方式等问题,《规划》以全方位转型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作为总体要求,加快从强化国家通道建设向提升国家通道能力和精准完善区域网络并重转变,从各种运输方式相对独立发展向更加注重一体化协调发展转变,从以传统服务供给向以数字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中高端有效供给转变,从依靠传统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更加注重改革驱动、创新驱动转变,从建设为主、规模扩张向更加注重建管养运并重、优化增量提升存量并举转变。

  原文链接:做好顶层设计 加快推进我国交通强国建设

  

  魏际刚:从战略高度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

  一是明确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自主技术路线,培育关键根技术,构建人工智能产业体系。需加强顶层设计,在明确人工智能自主根技术路线的同时,构建基于根技术的生态体系,推动其在各行业、各场景中广泛应用。

  二是集约化建设算力中心和开放数据集,夯实人工智能根技术发展的基础。要在建设基于我国根技术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高质量公共数据集上发力,推动政府机构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数据分级访问,普及数据保护意识。

  三是基于我国人工智能自主技术路线推进行业应用。建立“人工智能+行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促进我国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在重点领域实现突破、落地。

  四是重视对人才的培养,推动产学研协同发展。建立和完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围绕发展自主根技术开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鼓励产学研协同发展,鼓励企业与高校合作开展尖端科研工作,推动人工智能根技术联合创新。

  原文链接:从战略高度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