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尤春艳、孙新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近日,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强调,要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这为建好“大思政课”提供了方向指引、路径支撑。突出实践导向,是坚持开门办课、树立大思政观的切入点,也是破解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的有效途径,需要我们着眼新时代、立足小课堂、善用大课堂,切实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引领力、穿透力、向心力。
着眼新时代拓展大格局,提升铸魂育人引领力。从思政课到“大思政课”,不止表面上的一字之差,更是着眼新时代新阶段,对充分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引领作用,进行认识上再深化、理念上再更新和视野上再开拓。一要具有“国之大者”的大视野。准确把握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的重大意义和重要作用,首要一条就是要提高站位,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才能以开放的心态、广阔的视野办好新时代的高校思政课,确保教育事业各项工作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二要深化立德树人的大情怀。办好“大思政课”,归根结底是要发挥其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关键作用,切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通过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用党的创新理论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引领学生追寻真理之光、筑牢信仰之基、激发奋斗之志,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三要汲取守正创新的大智慧。守正是基础,创新是手段。要准确把握两者的辩证关系,既要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从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汲取智慧力量,也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推动“理论思政”向“实践思政”的创新性转化。
站稳“小课堂”讲好大道理,提升课堂教学穿透力。突出实践导向,要结合实际,站稳讲台练好“内功”,才能打破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壁垒,让思政课里的“大道理”接地气、冒热气、有人气。一要贯通理论与实际。实践是理论的源头活水,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事证理、以理服人、以德育人。中华民族5000多年历史长河中的典故宝藏,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中的感人事迹,近年来中国抗击疫情、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都可以成为“大思政课”最生动的素材。讲好故事的同时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讲出蕴含其中的真理味道,避免“浅表化”“硬植入”。二要融汇当代与经典。要研究阐释、宣讲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全面贯穿。要积极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敢于推进理念创新,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三要联通主体与客体。要采用当下大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准确把握青年学生思想活跃、个性鲜明的特点,把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成长需求、现实困惑紧密结合起来,让教育教学的切入点对接学生关注的兴奋点。要把启发式、沉浸式、情境式、体验式、探究式、咨询式教育充分融入思政课教学中,营造相互信任、相互理解、民主平等、轻松快乐的教学氛围,将课堂讲授的重难点变成学生情感的共鸣点,不断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亲和力和吸引力。
善用“大课堂”搭建大舞台,提升实践教学向心力。突出实践导向,就要充分整合实践教学资源,走出“思政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真正把思政课的场域有效扩展至社会大舞台。一是抓好实践教学。要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密切配合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体系,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深入基层、深入生活,通过丰富多彩的顶岗支教、志愿服务、“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把思政课堂搬到更多现实场景中,让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印证支撑,让青年学生在具体可感的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二是统筹社会资源。要有效整合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实践教育基地等多元教育主体和教育资源,扩展课堂半径,形成覆盖课堂、校园、社会“点线面”一体的思政大课堂,汇聚全社会育人向心力,统筹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激发广大青少年立志实现民族复兴的信心和决心。三是用好网络资源。要主动适应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大势,积极运用网络平台进行线上教学,充分发挥信息资源共享、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方法多样、教学过程互动性强等优势,综合运用慕课、微课、云课堂等新技术手段,将思政课从课堂搬到云端,开好“云上大思政课”,系统构筑“课堂+网络+实践”的“三位一体”立体化教学模式,共画网上网下同频共振、凝心聚力同心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