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期】冯俊:把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向纵深推进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定自我革命根本政治方向。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也决定着自我革命的根本政治方向。党的自我革命必须在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前提下进行,在自我革命的全过程和各环节,都必须始终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把思想建设作为党的基础性建设,淬炼自我革命锐利思想武器。思想建设是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的重要思想武器。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严明纪律整饬作风,丰富自我革命有效途径。全面从严治党是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问题抓起的,丰富自我革命有效途径也必须聚焦于坚持不懈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要持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堤坝,坚决纠治影响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漠视侵害群众利益、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入整治损害党的形象、群众反映强烈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查处不尊重规律、不尊重客观实际和群众需求的乱作为问题以及推诿扯皮、玩忽职守、不思进取的不作为问题。
以雷霆之势反腐惩恶,打好自我革命攻坚战、持久战。腐败是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坚决防治腐败是党必须长期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一刻也不能放松。要主动应对新挑战,决不能滋生已经严到位的厌倦情绪,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坚韧和执着,保持反对和惩治腐败的强大力量常在,坚定不移把反腐败斗争推向纵深。
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凝聚力,锻造敢于善于斗争、勇于自我革命的干部队伍。教育引导全党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广大党员、干部有效组织起来。组织党员、干部把握新的伟大斗争的历史特点,发扬斗争精神,把握斗争方向,把握斗争主动权,坚定斗争意志,掌握斗争规律,增强斗争本领。组织党员、干部本着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经常检视自身、常思己过,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
构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制度规范体系,为推进伟大自我革命提供制度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形成了一整套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制度规范体系。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要继续坚持不懈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坚持思想建党、制度治党、依规管党相结合,持续深化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的制度机制,深化“四种形态”运用机制,努力在为推进伟大自我革命提供制度保障方面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成效。
袁绍光:增强“四史”贯通的历史思维能力
从大历史观来看,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一个相互贯通的整体。在“四史”中,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是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不同方面展开,社会主义发展史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提供了思想渊源和逻辑起点。在这“四史”的大视野和大逻辑中,能够弄清楚我们是谁、从哪儿来、往哪儿去,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问题。有了“四史”贯通的历史思维,更能形成科学、正确、系统的大历史观,进而在研究历史和借鉴历史中不断汲取勇毅前行的经验、智慧和力量。
刘跃进:明确国家安全的总体性概念
长期以来,由于政治、军事等传统安全问题异常突出,国家安全常被“简化”为政治安全和军事安全,极大地缩小了国家安全的范围和内容。此外,由于不少情报机构以“国家安全”命名,又使国家安全常被“误解”为情报活动及其涉及的安全问题。随着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人们开始关注和研究非传统安全问题,在西方形成了各种非传统安全观。非传统安全观下的安全研究,虽然不同程度地消解了“国家”这一传统安全主体和“国家安全”概念,但却合理地拓展了“安全”和“国家安全”的范围。
在西方学者深化安全研究时,中国学者提出了建立“国家安全学”的构想。尽管中国重视的依然是“国家”这一传统安全主体,但并没有将国家安全及国家安全学的内容局限于传统领域。中国领导人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使国家安全概念由“简化”转向“总体”,也不再局限于情报领域的界定。“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大战略思维,更是把“国家安全”界定为与“国家发展”相应的概念,强化了国家安全的总体性。
只有深入学习领会总体国家安全观,认清国家安全是一个国家的“总体安全”“全要素安全”,才能使国家安全学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真正步入科学轨道,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何文炯:优化社会保障制度设计
每一个社会成员能够得到持续有效的基本风险保障从而有稳定的心理预期,这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也是共同富裕的基本要求。因此,要不断增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互助共济性、可持续性,强化反贫困功能和收入再分配功能。
一是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和基本养老金这两个重要项目的制度设计,切实增强其反贫困功能。
二是明确“基本”的含义、范围和判别标准,保持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的适度待遇水平,使之回归“保基本”。
三是逐步统一社会保险制度政策,弱化“个人账户”,增强社会保险制度的互助共济性。
四是建立社会保障待遇统筹协调机制,按照“抑峰填谷”的原则,严格控制并逐步缩小群体间的基本保障待遇差距,积极推进同类基本保障项目制度整合。
徐扬生:创造开放环境,自主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
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始终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基础与保障。从科技发展的角度来看,创新是科技发展的原动力,培养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是保持科技创新优势的关键所在。
例如,麻省理工学院的所在地波士顿,拥有大量以研究型大学为中心建立的创新社区,其中最具代表性、创新最为密集的当属由麻省理工推动发展起来的肯德尔广场,如今已经成为大量生物医药企业的研发空间。一项研究统计发现,21家波士顿地区的医药公司中,只有三家的创始人与该地区学校没有任何关系。由此可见人才培养与自主创新能力的密切联系。
近年来,在全球科技发展的激烈竞争中,频繁发生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难题,这提醒着我们这些教育者,如果始终处在追赶的位置,即便解决了眼前的“卡脖子”难题,未来依然难以为继。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中国存在着巨大的人工智能人才缺口,不得不大量引进海外留学生和人工智能人才,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和日本是中国海外人工智能人才的主要来源,来自这5个国家的人工智能人才占到了中国海外人工智能人才总量的83.80%。
因此,必须改变在科技发展及各领域发展中“追随者”的角色,真正成为引领趋势、占据核心优势的“领跑者”。唯有从人才培养入手,为国家自主培养国际领先的高水平人才,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住发展的先机。
从世界发展的经验来看,无论是东京湾、纽约湾还是硅谷,这三大世界湾区成功的经验都在于吸引并汇聚了大量的国际化人才——国际化人才的比例高达40%以上,显著地提升了区域乃至国家的整体发展水平。国际化人才的比重,对于重塑全球人才竞争格局至关重要。
例如美国不仅是国际人才的最大输入国,也是国际人才竞争的最大赢家,因此美国一直鼓励从世界各国吸纳各领域人才。据统计,就职于硅谷的科研人员和工程师中大约有1/3是国际移民;从1901到2010年一百多年来,每4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美国科学家中就有一位是外国移民。
人才国际化水平还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的联系。根据《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2019》报告,2019年全球人才竞争力排在前20名的国家和地区全都属于发达经济体,瑞士、新加坡、美国、挪威、丹麦、芬兰、瑞典、荷兰、英国、卢森堡位居全球人才竞争力前10名。
对高等院校来说,应当坚持大力引进国际化人才与自主培养国际化人才双项并举,其中要着重加强自主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的能力,有了这一源头活水,才能够更好地汇聚和留住人才,持续性发挥人才优势,有效打造国际化的城市群,带动整个区域和国家的发展。
在自主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方面,我们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努力探索:
首先,创造开放的环境,培养自己的国际化人才。开放的环境,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造力与能动性,有利于吸收与融合一切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先进技术、制度与经验。如今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面临着新的形势与挑战,高校更加需要以开放的环境,吸引和借鉴先进的经验,培养自己的国际化人才,持续发挥影响力。
其次,坚持引进国际化人才与自主培养国际化人才两条腿走路。自主培养国际化人才,首先要创造适宜国际化人才成长与发展的环境,在城市国际化水平相对较低的初级阶段,大力引进国际化人才可以有效地提高城市的国际化水平,引进成熟、先进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经验与体系,有利于我国更好地探索与开展自主培养国际化人才的路径与方法。
高校可以探索借鉴国际一流大学的建制,采用与国际接轨的教材,从全球范围内全职引进一批具有在世界一流大学学习、执教或研究经历的专家、学者,建立国际化的师资和科研体系。这些专家、学者不仅能带来前沿的知识与技术,也能带来成熟的科研团队、管理经验与学术体系,在金融、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科学等领域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科研平台。国际交流在海外的高校当中非常普遍,通过鼓励学生参与海外学习交流,让他们接触一流的学术氛围,体验不同的社会文化,开阔眼界。
据统计,2016年英国、新西兰、瑞士、澳大利亚、奥地利、卢森堡、比利时、加拿大、捷克、丹麦、荷兰等国家高等教育阶段的留学生比重皆超过10%,卢森堡最高,达到47.00%,新西兰为19.84%,英国为18.10%。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欢迎“走进来”,招收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生,并且在制度上统一管理,让不同文化、不同背景、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互相交流,共同生活。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文化与发展,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再次,重视传统文化与国情教育。高校应当重视学生的“全人培养”,不仅仅是培养学生成为专业领域的精英,更要重视学生对中华传统、中国国情与世界发展的认知与学习,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高层次人才。基于此,注重在通识课中“学贯中西,会通古今,融合文理”,引导学生阅读东西方经典人文与科学著作,结合丰富的学科讲座与社会实践,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之外,对中华传统、世界文明、中国国情与世界发展能够有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具有独立思辨能力与社会责任感。
最后,高校还应当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对自然、生活和美的创造性认知。随着信息化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人才的竞争力将更加体现在学生的人文情操、美学素养、创造力与社交能力等方面,只有富于人文素养、具备国际视野,对本民族与人类的优秀文化具有深刻了解与热爱的优秀人才,才能够肩负起为人类社会寻求更好的发展方式,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责任。
“学术卡片”栏目所摘选的文章,主要源自光明日报社光明智库、思想理论网络文章评价系统(iWaes系统)、光明日报理论部等主流媒体,希望借此栏目为广大学者提供哲学社会科学最新、最权威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