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陈凯华(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
我国拥有数量庞大的科研人员队伍,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和研发人员总数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首位。如何适应我国科研体系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转型,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红利优势,激发科研人员的动力、活力和潜能,提高科研人员整体效能,建成世界重要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是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核心任务。
从国际上看,世界主要科技强国围绕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建立了系统性、多层次的科研人员激励体系。一是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科研环境。一方面,注重提供世界一流的工作条件,不仅保障充足的科研经费,还非常重视实验室建设,配置充分满足人员科研需求的实验设备。另一方面,赋予科研人员极大的科研自主权,允许自由选择研究课题、自主支配研究经费。此外,建立起了行之有效的科研辅助与支撑体系,减少了科研人员的各种事务性活动,保障了时间投入。
二是采取丰厚多样的物质和精神激励。许多国家为科研人员提供了较为全面的薪酬保障,除工资性收入较为客观外,科研人员可根据工作实际获得额外的智力投入补偿以及灵活的红利、配股等复合式物质激励。同时,尊重科学家的社会氛围较为浓厚。世界主要科技强国面向不同科研人群和不同科技领域设立了系统性的科研荣誉奖励体系,用于表彰各领域不同层次的优秀科学家,满足其精神追求。
三是人员管理注重遵循科研需求与规律。经过长时间发展,世界主要科技强国逐渐形成了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科研人员管理机制,以此引导科研人员研究方向和研究精力聚焦从而保障重大科技成果产出。如,考虑到科研活动从投入到产出通常需要较长时间,许多国家通常采用长期考核机制,以此避免短期考核带来的不利影响;采取控制科研人员项目参与时间的办法,以避免科研人员承揽超出精力范围的科研课题,激励科研人员聚焦本职研究开展突破性、风险性创新探索。
构建积极有效的科研人员激励体系,必须注重系统性。科研人员激励机制的设计、优化和效能发挥应该遵循系统性原则,推进科研人员激励体制机制的系统性变革。
健全支持安心科研的科研人员生活保障机制。应在重视科研人员工作环境和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重视科研人员生活环境和条件的改善,多方面、全方位提高科研人员的生活质量,实现工作和生活双向激励。同时,应在相关方面提供帮助,切实解决科研人员特别是从事基础研究和前沿科学研究的科研工作者的后顾之忧,使其坐得住冷板凳、专注科研工作。
健全科研产出与贡献导向的激励机制。应依据科技创新活动的目的加快构建价值导向和需求导向的科研人员激励体系。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建立健全以创新产出为导向的科研人员考核晋升机制,反对单纯以科技成果尤其是论文产出数量衡量科研绩效和贡献,以及反对简单以科研项目承担和科研经费获批来衡量科研绩效,对取得了应用研究成果和成果转化的人才提供积极奖励,注重科研成果的实用性和经济社会效益,激励科研人员以国家发展目标和现实问题为根本出发点,真正服务于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战略安全。
健全适应不同科研活动特征的分类激励机制。应依据不同类型科研活动的发展规律和要素条件健全科研人员分类激励政策,杜绝用“一把尺子”对从事不同科研活动的科研人员进行评价与管理。不但应健全符合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活动发展规律与要素条件需要的分类激励制度,而且需要分类建立体现不同职业、不同岗位、不同层次人才特点的激励机制。项目资助、职称评审、科研评奖等方面也要对从事不同类型科研活动的科研人员体现差异性,并根据不同科研活动选择合理的评价周期。
健全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的差异化激励机制。尊重科研人员发展规律和需求,健全科研人员全职业生涯激励制度,建立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科研人员差异性的激励体系。完善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科研人员的分类评价体系,对于已经成长起来的科研人员更多从科研成果重大突破和产业发展的角度激励,尤其是鼓励领军人才在科研人员培养和社会公共服务上承担更多责任,对青年科研人员更多从科研活动价值与产出成效的角度激励。健全领军人才的社会荣誉性奖励机制,支持他们成为专业领域的“智囊团”。健全中青年科研人员科研贡献性奖励机制,激励他们勇闯科学“无人区”。此外,健全研究生科研探索激励机制,激励研究生积极开展自由探索的研究。
健全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双向激励制度。应丰富激励手段,强化精准激励,坚持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并重,兼顾短期和中长期激励。健全产出、贡献和社会价值导向的科研奖励机制,坚持从多维度激励科研人员,在薪酬上给予绩效奖励,在精神上给予荣誉激励,在事业发展上给予晋升激励。激发用人单位和社会奖励活力,在避免学术荣誉过度利益化基础上鼓励支持社会层面通过设立表彰科研人员突出贡献的多层次荣誉奖项。建立健全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尤其是强化科技奖励对高端人才的荣誉导向和激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