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重点推荐】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

  【第501期】李长安: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

  随着绿色发展的深入进行,我国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正在逐步形成。这主要表现在:

  一是绿色经济在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占比逐年上升。按目前的产业目录估算,绿色经济已占我国GDP20%-30%的规模,已经成为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绿色转型的重要力量。

  二是绿色产业推动了现代化产业结构进一步转型升级。绿色产业包括生态农业、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等生态环境产业,太阳能产业、风能产业、水力发电产业、核能产业等清洁能源产业,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绿色交通、园林绿化、环境能源基础设施等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产业,以及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和绿色服务等领域。

  三是绿色就业不断增加助推就业结构持续优化。在2022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有134个绿色职业被标注出来,较旧版新增了建筑节能减排咨询师、综合能源服务员、煤提质工、碳排放管理员等新职业。据估计,目前我国城市绿色就业总数已超过4500万人。

  四是绿色科技进步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持久动能。据统计,全国绿色专利每年申请数从2008年的4.3万余件,增长至2021年的15万余件,2020年更是高达22万余件。

  五是绿色金融迅速发展对建设现代经济体系提供强有力支撑。金融机构的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票据等绿色金融产品快速发展,得益于央行低利率的政策支持。绿色金融强力支持,为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加速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注入了“血液”。

  原文链接: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

  

  吴桃、张立辉:民族高校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扎根中国大地做学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实践,作为“经师”和“人师”的教育工作者,应秉持“大历史观”的经纬讲明和说清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华文化的精神、中国文明的根脉,确证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构建美好家园的开拓史,就是一部各族人民内求统一、外御强敌、反对分裂的奋斗史。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理应成为具有时代特色、科学内涵、思想优势的哲学社会科学,在走进历史、回应现实、预知未来的过程中自主地生成了一套具有主体性、原创性、本土化和竞争力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经验范式,呈现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表述愈加深刻,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经验愈加富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愈加显效的鲜明特征,推进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和构建中国特色民族学科建设不断向深度广度拓展,成为丰润和完善哲学社会科学的生力军。中国特色民族学科构建自主知识体系彰显了守正创新的学术品格,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理应成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是主动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的集中体现。

  原文链接:民族高校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陈锡文:在乡村振兴中实现农村农民共同富裕

  如何才能使乡村在发挥其特有功能的同时,也实现农民的共同富裕?二十大报告中已经提出了很多措施,包括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深化农村改革和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等。相信只要切实落实好这些政策举措,就一定能够加快提升农民的富裕程度。除此之外,还有两个情况值得引起高度关注。

  一是农村居民的养老状况。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农民,目前对他们实际发放的养老金平均为188元/月,只相当于城镇职工养老金平均发放水平3577元/月的5.26%。这就意味着不少领取了基本养老金的农村老人,如果自己不再去谋求劳动收入,那就仍将被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范围,这也就表明,目前农村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着明显的不合理之处。

  二是进城农民工及其家属在城镇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问题。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许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都是和户口联系在一起的,农业转移人口如果没能在城镇落户,他就享受不到市民才能享受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如果不能大幅度增加这些方面的资源供给,只能就是或者农业转移人口得不到这些服务和保障,或者就会动了当地原有居民的“奶酪”而可能引发新的社会矛盾。

  原文链接:在乡村振兴中实现农村农民共同富裕

  

  行久:坚持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

  当代中国人权观立足于中国人权具体实践,结合了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中国化与中国人权事业的成功经验,扎根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形成了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生存权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以发展促人权,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使命愿景的理论体系,符合人类基本共识。当代中国人权观强调人民性是中国人权发展道路最显著的特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充分、真实具体、有效管用的人权;强调全面保障发展权,发展权是一项不可剥夺的人权,发展权与其他各项人权紧密相关、不可分割,是各项人权实现的保障。当代中国人权观是对中国人权事业发展史的深刻总结,是对当代中国人权鲜活实践的生动概括,也是对中国人权基本主张和重要观点的精粹提炼,其所彰显的理念、道路、制度、实践形成了一种全新的人权文明形态,丰富发展了人类文明多样性,开辟了人类人权文明的新境界。要依托我国人权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践,提炼原创性概念,发展我国人权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以学术话语讲好中国人权之治。

  原文链接:坚持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

 

  林大卫:推进新时代干部能上能下

  推进干部能上能下,一方面,要加强对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严格干部管理标准,体现严的主基调。对存在苗头性、倾向性或者轻微问题的,及时予以提醒、谈话、函询、批评教育、责令检查或者诫勉,对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及时启动调整程序。严格执行问责、党纪政务处分、组织处理、辞职、职务任期、退休等有关制度规定,畅通干部下的渠道。另一方面,必须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正确把握政策界限,注意区分问题性质、主客观原因、情节轻重、危害程度等,结合干部一贯表现、认识态度、改正情况等,给予准确认定,作出合理调整安排,保护好干部干事创业、改革创新的积极性,宽容改革探索、先行先试等工作中的失误。真正做到把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激励干部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忠诚履职、担当尽责,推动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原文链接:推进新时代干部能上能下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