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曹海军(东北大学文法学院行政管理系主任,国家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维护国家安全摆在更加重要和突出的位置上。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设立“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专章,并将原分属于其他专篇的社会治理等重要内容纳入国家安全范畴,“安全”一词在报告当中出现91次,“国家安全”一词在报告当中出现29次,国家安全得到历史性的高度重视。在“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专章当中,“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两个格局”的提法备受瞩目,这蕴含着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要战略思想,是如何看待新时代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重要遵循。
东北安全是国家安全和东北振兴的有力支撑,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是东北地区的战略使命。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沈阳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时强调,“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关乎国家发展大局。”随后,“五大安全”战略在东北地区兴起。2022年3月,时任辽宁省委书记张国清在《人民日报》发文指出,要“把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作为推动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重大机遇”;2022年4月,现任黑龙江省委书记许勤在省国家安全厅调研时指出,要“坚决扛起维护国家‘五大安全’重大政治责任,筑牢国家安全的北方屏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2022年11月,现任吉林省委书记景俊海在中共吉林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要“坚定不移扛起维护国家‘五大安全’政治责任,坚定不移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定不移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可见,“五大安全”已成为推动新时代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重要保障,这有其现实必然性。
从战略定位来看,东北地区既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也是北粮南运的枢纽型通道和国家安全的北方屏障。同时,结合《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东北地区具有“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和“海岸带”的生态地位,这决定着东北地区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特殊使命,“五大安全”是对其高度凝练和必然体现。同时,随着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现实需要,以及我国经济整体转型升级,东北地区面临经济增长乏力、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等问题,迫切需要重视。“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这一重大战略对于从维护“五大安全”的角度为保障东北地区的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契机。从内在逻辑来看,发展和安全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而统筹发展和安全也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推动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文明建设,也需要构建和完善东北地区的新发展格局,需要牢牢守住安全发展这条底线,打造与之相适应的新安全格局,防范化解东北地区在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这五大领域的风险隐患,把新时代东北振兴建立在更加安全、更为可靠的基础之上。
以“五大安全”保障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需要立基于安全能力的提升,围绕“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总要求,针对“五大安全”的重点领域和重大风险强化战略规划与统筹能力、制度供给与建设能力、政策制定与实施能力。
在国防安全方面,要紧密对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的战略要求,聚焦于东北地区在戍守边疆、打击敌对势力、军民融合发展等领域存在的现实困境,持续推进在旅游兴边、产业富边、道路固边和基层社会治理以及军地战略规划统筹、政策制度衔接、资源要素共享等方面的能力建设。
在粮食安全方面,要紧密对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战略要求,聚焦于东北地区在北粮南运、产销平衡、种业安全等领域存在的现实困境,持续推进在发展粮食“四散化”和多式联运以及深化粮食收储改革、数字赋能设施农业和种子安全等方面的能力建设。
在生态安全方面,要紧密对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战略要求,聚焦于东北地区在结构性污染、生态环境质量、环境基础设施等领域存在的现实困境,持续推进在优化调整能源结构、强化环境污染防治、加强海洋和水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能力建设。
在能源安全方面,要紧密对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要求,聚焦于东北地区在能源自给程度、能源消费结构、电力稳定程度等领域存在的现实困境,持续推进在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高电力安全保障水平等方面的能力建设。
在产业安全方面,要紧密对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要求,聚焦于东北地区在创新发展基础、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产业链协同等领域存在的现实困境,持续推进在突破“卡脖子”技术、调整产业结构、强化多链融合等方面的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