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重点推荐】打造开放、包容的消费环境

  【第519期】赵文哲:打造开放、包容的消费环境

  2021年7月,上海、北京、广州、重庆和天津成为首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试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在国家中心城市中通过对标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全球标杆城市优中选优,是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抓手,对于促进我国消费结构升级,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与国外消费中心城市相比,我国城市在开放性方面还需进一步提升。以入境旅游人数为例,一线城市中只有深圳的入境游客超过1000万,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每年入境旅客的人数的起点都在1300万以上。国际性的旅客才能带来更多的国际性消费。因此,在人口、要素和商品流动上需要进一步放宽限制,既包括对国内的限制,也包括对国外的限制。同时,建立比较完善的免税购物和离境退税机制,满足境外人员购物的需求。

  原文链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内涵及实施路径

  

  原新、金牛:发展多样化的老年教育

  在民生维度上,各地应依托老年大学开设智能手机和电脑操作等课程,帮助老年人掌握智能化和辅助化技术设备的使用方法,提升其生活品质;开设各级专业课程,弥补老年人在青年时期专业和职业学习的缺憾,增强其精神满足感;开设合作性课程,举办多样文体活动,满足老年人社交活动参与的需要,排解其内心孤独感。在发展维度上,针对低龄老年人口提供就业技能再培训服务,满足健康低龄老年人口的就业和延迟退休意愿,助力其参与正式经济活动。

  原文链接:大力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

  

  朱俊宇:为湿地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法治支持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湿地保护法》,于2022年6月1日施行。该法的颁布施行,将对推动我国湿地保护与修复、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此前,我国湿地保护规定一度分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多部法律中,导致相关法律规范碎片化、不统一、执行难等问题突出。如今,《湿地保护法》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出发,建立起完整的湿地保护法律制度体系,强化了各主管部门之间的分工合作,为全社会加强湿地保护和修复提供了坚实的法治基石。

  《湿地保护法》解决了以往法律法规对湿地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规定较少的问题,为湿地保护攻坚克难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支持。

  原文链接:《湿地保护法》:湿地保护和修复的法治保障

  

  袁明旭:整合乡村优势资源

  随着各种资源流入乡村,资源的整合和利用的复杂性增强。以人力资源为例,大学生村官和驻村干部加入到村干部队伍中,他们带来了丰富的智力资源、人脉资源和社会资本,尤其是驻村干部还带来了其所属单位部门的权威资源、财政资源、信息资源和技术资源。

  但在现实的乡村治理实践中,一些村干部受观念见识和固化思维的羁绊,眼睛只盯着财政资源和有限的物质资源,没有关注到其他无形的却极其重要的资源。

  比如,第一书记是各级党政机关中的优秀年轻干部、后备干部,是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优秀人员,他们自身以及伴随而来的所属单位部门的相关资源是极为丰富的,这些资源具有稀缺性、时效性和流动性,不仅需要村干部的洞察开发,更需要村干部的整合和充分利用。这就提出了资源整合的必要性要求。

  原文链接:新时代村干部群体特征及其对乡村治理的影响

  

  宋广文:将情绪智力理论与中国传统智慧相结合

  “情商”理论的提出者认为,情商主要包括情绪觉知能力、情绪评价能力、情绪适应能力、情绪调控能力和情绪表现能力五种因素,只是一个人综合地对待和处理情绪的能力——可以是不加上任何利益考量的心理能力。

  但由于人是复杂的,人性具有追逐利益最大化的倾向和可能,所以在情商所包含的五种因素中,尤其是“情绪调控能力和情绪表现能力”等方面,在现实中普遍都带有了利益考量,这恐怕是理论提出者所始料未及的。

  “情商”理论基本描述了不同情商者的特点,更强调对自我情绪的管理和对他人情绪的识别与沟通,偏于人际方面,而中国传统智慧中用“方与圆”来界定的“情商”之说,更强调“人”的类型,并探究其对“做人做事”的因果效应。

  比如内圆外圆、内圆外方者,可能被评价为高情商,但也许是无德之人,特别善于伪装;而内方外方者固然容易得罪人,直来直去,坦坦荡荡,但常常是“良药”,虽苦口却“治病”,世人只有提高明辨是非能力,才不会将他们视为情商低的人而弃之、怨之甚至恨之。所以,只有将关于情绪智力的理论和传统的中国智慧结合起来,才能丰富个体“心理理论”,并增进为人处世之效能。

  原文链接:中国传统智慧中的“情商”:方与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