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期】孙明辉、钟业天:调查研究要在“求实”处解难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促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深入调查研究,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也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实践出真知,调查出真相。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新时代党员干部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要在调查研究过程中了解实际情况、实际问题、实际需求。要深入基层探民情。党员干部要把察民情、访民意作为为群众办实事的第一步,撸起袖子、俯下身子,真正深入一线,到群众中听民声、察民情、访民意。
党员干部在调查研究中要坚持以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为导向,向突出问题叫板,聚焦发展亟待解决的痛点难点,真正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把让群众满意的事一办到底。
魏南枝:“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必须着眼于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相互统一的。中国式现代化是注重物的不断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的现代化,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内容。“五大文明协调发展”以辩证的、全面的、平衡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努力破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统一的发展,为实现“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杨珺、梁鹏伟:深入理解“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含义
为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就需要深入理解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提法。
第一,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命”指向的是最基本的生存问题,没有生命就没有了人与自然的存在,也就谈不上共同体的问题。人作为自然存在物,其生命存在是自然这一生命有机体长期进化的结果,生命是人与自然最基本、最内在的联系;
第二,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的联系是“共同体”,这首先表现在人对自然的依赖上,同时人可以用自己的能力破坏自然或者保护自然。对自然的破坏最终会伤害人类,对自然的保护则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共同体”反映了人与自然作为生命体的双向互动关系;
第三,在共同体关系中,人是无限责任方。一切生命存在中只有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指向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对人提出“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的要求,即要以保护人的生命的方式保护自然,人对自己、对自然负有无限责任。
李卫东、陈镜宇:以数据资源新禀赋重铸人口规模新红利
数字经济助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主要路径在于改善人口结构和提高人口素质。
在人口结构方面,数字技术的虚拟、开放、共享等特征有助于打破城乡之间的时空壁垒、信息壁垒、市场壁垒,促进要素资源在城乡之间更为自由地流动,为城镇化进程营造更好的环境条件。此外,数字经济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增长点,其巨大的创造效应催生了更多城市就业岗位,例如外卖员、滴滴司机、物流配送人员等,增加农村居民的转移意愿和就业供给。
在人口素质方面,无论是数字核心产业本身,还是数字技术创新驱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都对劳动力技能水平有更高的要求,其产生的“优胜劣汰”效应将倒逼全社会人力资本水平整体提升。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素质的提高都是中国迈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王振鹏:坚持人才兴农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性引擎
乡村振兴说到底还是要靠人才来完成,只有把农村人口资源转化成人才资源才能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人们的生活也才能真正的富裕起来。从某种程度上讲,人才是事业发展的关键动力,乡村振兴的人才基础决定着我国农村是否能够真正实现现代化,农业、农村人才的培养与应用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要素。以人才汇聚推动和保障乡村振兴,增强农业农村自我发展动力,就是要落实二十大报告提出的“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通过优化发展环境、厚植乡土情怀,让更多的有用之才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下决心解决乡村人才供需矛盾,不断造就大批能够适应新时代三农发展顶层设计的战略人才、懂得现代农村治理的管理人才、掌握先进农业技术的科技人才、服务乡村文明建设的文化人才。
“学术卡片”栏目所摘选的文章,主要源自光明日报社光明智库、思想理论网络文章评价系统(iWaes系统)、光明日报理论部等主流媒体,希望借此栏目为广大学者提供哲学社会科学最新、最权威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