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期】曾天雄、胡佳琦: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式现代化的超越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西方式现代化道路以资本逻辑为导向而促使人在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逐渐物化,沦为物化人、“单向度的人”的问题,而是要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协同并进,从而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批判并超越了西方式现代化道路中极少部分人占有社会绝大部分财富、两极分化等矛盾,而是要实现“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批判并超越了西方式现代化道路中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推行“西方中心主义”“丛林法则”等思想理念,而是要实现走和平发展道路,“同世界各国互利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的现代化。
王超华:探讨实现现代化的中国方案造福世界的可能路径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构建世界现代化新格局贡献了智慧和力量,给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我们应避免西方现代化理论的常见错误,将传统与现代进行割裂,要搞清楚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和基本国情,以此为基础总结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我们应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传播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声音,在深化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和认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应对各种全球性风险和挑战。
王焰新:可持续推进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修复
自实施长江大保护以来,国土空间管控不断强化,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不断推进,98%以上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实现收运处理,面源污染有效控制,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总的来看,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修复任务依然艰巨。农业面源污染与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的点源排放共存,工业排放与生活污水叠加,区域水污染问题依然突出,劣质地下水分布比较广泛且影响地表水质,环境中已经检出一些新污染物。水污染源识别不准确、预警不及时、治理不彻底,给流域水污染深度控源和精准治理带来挑战。
当前,由于缺乏快速有效的水污染溯源技术,生态环境督察与控污治污难以精准高效。
为可持续推进流域生态环境修复,需要进一步健全机制。比如,建立政府投入和市场化联动的资金筹措方式,流域保护修复协同管理的长效机制,河湖治理联防联控的有效机制。特别是一些地方主要甚至仅仅依靠行政手段推动生态环境修复,出现了治理偏重基建、先进技术推广应用难、经费投入过度依赖政府等问题,难以做到标本兼治,可能进入“治反复、反复治”的恶性循环,必须引起高度警觉。
邓鹏、赵学坤:推动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要大力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极推动革命文化有效融入到各类网络作品中去,强化网民的道德认同,逐渐形成崇德向善网络氛围;要鼓励网络空间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创新性采用网络电影、网络音视频、网络动漫等多样化形式,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引导网民践行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在网络空间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要凝聚起社会参与网络空间道德建设的合力,积极传播符合道德评判要求的价值观念,驱动网络空间道德的健康发展。
杜传忠: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从国民经济运行角度说,要构建新发展格局,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实现经济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畅通,这种产业关联畅通既包括区域层面的,也包括产业相互之间的,而区域层面的产业关联畅通有赖于形成科学合理的区域产业体系;产业层面的关联畅通则是要形成以融合、协同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个过程也是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通过这一个过程,从根本上提升我国供给体系的效率和竞争力,解决各类“卡脖子”和瓶颈问题,从而实现国民经济的有效畅通和循环。
“学术卡片”栏目所摘选的文章,主要源自光明日报社光明智库、思想理论网络文章评价系统(iWaes系统)、光明日报理论部等主流媒体,希望借此栏目为广大学者提供哲学社会科学最新、最权威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