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重点推荐】统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

  【第541期】王丽红、赵一夫:统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

  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强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县乡村统筹,逐步实现标准统一、制度并轨,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加强城乡规划衔接,统筹布局县城、中心镇、行政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以满足农村居民基本现代化生活条件为导向,不搞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致化。体现乡村的地域特色、文化特色、生态特色,将基础设施建设与田园风光、乡情乡愁融为一体,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尊重地理格局、彰显乡村特色优势,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尽快补齐公共卫生服务短板,健全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队伍建设,加快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网络,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总量供给,提高乡村公共服务总体水平。

  原文链接:统筹发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张武丁、张彦浩:不要对碳达峰、碳中和产生误解

  所谓碳达峰,是指在某个确定的年份前,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处于增长阶段,而在该年份到达的时间点上,年排放量达到最大峰值后不再增长。

  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以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碳达峰是碳中和的前提、基础和必由之路。作为峰值高度和排放量由增转降的拐点,碳达峰的时间早晚和峰值高低,直接影响碳中和的开始、难度和时长。

  对于碳达峰年前的几年,绝不能理解为“要抓住时机大干快上,狠狠发展大量排放”,而要谨慎按照新发展理念要求,能降(能耗)就降、能减(排放)就减、能吸收(二氧化碳)就吸收,尽量降低峰值高度。

  原文链接: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准确理解双碳目标的深刻影响和内涵

  

  朱晓娟:加强网络谣言协同治理

  我国刑法中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与寻衅滋事罪使用的是“虚假信息”的表述,应厘清谣言与虚假信息的关系,实现立法中“谣言”概念的统一。

  加强法律法规中涉网络谣言民事、行政与刑事责任的衔接适用,优化谣言治理的具体标准。必要时可考虑制定统一的互联网领域基本法律并专章规定网络谣言治理的内容,包括网络谣言的法律概念、类型,主管部门、网络平台、网络用户等不同主体在网络谣言治理中的义务与责任、网络谣言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网络谣言治理的具体措施与程序、法律责任及其衔接等内容,在实现体系协调的同时节约立法与适用成本。

  原文链接:加强网络谣言协同治理 还一片清朗网络空间

  

  黄先开:提升师生数字素养

  大学生数字素养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新时代大学生伴随互联网发展而成长,是“网络原住民”,对大数据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具有数字素养的教师队伍能够引导学生在体验数字化学习环境中,了解和把握数字化学习、生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专业课教学中有机融入有关数字知识、数字技术和数字能力的元素,教育学生运用数字技术或数字工具来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够主动利用数据平台解决遇到的教学及管理问题,关注学生所思所想所学,推动形成数字化校园文化;能够主动联合政府相关部门及数字经济领域的企业、行业协会等组织,积极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建立符合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的数字化人才联合培养机制。

  原文链接: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扎实的人才支撑

  

  梁世和:“下学而上达”:孔子生命境界的展开

  孔子把人的生命境界视为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其自身的生命境界每十年都有一个跃升,自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而其生命境界提升的路径和方法便是“下学而上达”。

  所谓“知天命”,是要了解上天赋予自己的使命,继而化命运为使命,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知天命”将人的生命境界划分为两大阶段,因而是人生命发展历程中一个重要的关节点。

  “志于学”“而立”“不惑”属于下学阶段;“知天命”“耳顺”“不逾矩”则属于上达阶段。“知天命”之前的“不惑”阶段,是多数人可以达到的人生境界。年届四旬,人生泰半,为人处世不再茫然无措,价值观已基本定型,故曰“不惑”。大部分人可以达到这一境界,但可惜的是,很多人也止步于这个下学阶段,未能上达到“知天命”及其后的境界。或是缺乏对生命境界的了解,或是缺乏对“上达”之境的追求和努力。“上达”之境决定了生命境界的高度,是人安顿灵魂,化命运为使命,赋予生命意义之所,故尤为重要。

  原文链接:“下学而上达”:孔子生命境界的展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