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贾玉洁(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并对此作出全面部署。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提升国际传播效能。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对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具有重大意义。我们需要多措并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的外部舆论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提升国际传播自觉
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西方社会缺乏对中国的基本了解、存在根深蒂固的偏见,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形象很大程度上仍由西方社会的话语体系主导,“他塑”远高于“自塑”,这与我国对外文化软实力和经济硬实力明显不匹配。构建中国特色国际传播大格局成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
另一方面,当今中国发展变化速度之快、深度之广,世所罕见,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取得的成就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讲好中国故事,开展同世界各国文化交流合作,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通过多种途径推动我国同各国的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弘扬中华文明所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中国智慧”,是我国的“大国担当”。构建国际传播体系、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不仅是扭转全球话语体系失衡的需求,也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人类谋求更好未来的客观需求。
关切国际传播受众
国际传播效度提升的一个关键环节在于处理好传播者与聆听者之间的关系,做到换位思考。一方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应关注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从中国与世界的共鸣点着眼,阐述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合理性,既有利于外界更全面客观地认识、理解中国,又能帮助中国更深入地参与全球治理、处理国际事务、解决国际争端,塑造良好国际形象。
另一方面,细分受众群体,研究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提升亲和力和实效性,并最终实现全球化表达是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必由之路。
培育国际传播人才
人才是国际传播效度提升的基础和关键。应培养“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专业本领”的复合型人才,保证国际传播有政治素养底色、有专业学识本色、有卓识格局成色,这是推动中国更好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的关键。
人才培养还要注重国际事务规则以及熟知区域国别特色。例如,教育部2021年将“区域国别学”纳入一级学科,该学科以国家规模的区域为对象,在注意各地区的共通性的同时,研究地区的特色并与其他地区比较,广泛研究该地区的政治、经济、历史、产业、法律制度、社会、文化、民俗,立足于横跨经济学、人类学、政治学、国际关系、历史和社会学等学科的视角,致力于向社会贡献关于特定国家和地区的深度研究支撑数据。同时,增强相关人才的政治敏锐性,锻造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做好对外传播,应深刻理解党和国家战略,深刻把握基本国情,深刻认识中国文化历史底蕴。了解不同媒体的传播特点,掌握各类媒体的传播技术,针对不同受众群体的个性化需求,提高新闻报道的传播力和感染力。
拓展国际传播渠道
信息技术推动传播媒介技术不断迭代升级,构建上下贯通、内外连通、多维联动、多元立体的国际传播生态,形成多模态叠加效应,从而使国际传播效能得以全面提升。善于运用新媒体思维去思考问题,如强化数据分析能力,运用技术手段处理文字、图片和视频,提高使用新媒体制作和发布新闻的技能,同时密切运用和关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以及刚刚兴起的ChatGpt技术,提高新闻报道的传播力和感染力,努力打造全时空、跨终端、超链接,移动化、可视化的国际传播全媒体矩阵。
此外,也要应积极利用或拓展国外资源,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研究发掘国外知名友华媒体、海外华文媒体、国际知名公关公司、主要智库等机构,积极探索与其建立传播合作机制,利用其熟悉我国和国际双方情况的优势,充分调动他们讲好中国故事的积极性,从而实现中国故事“自己讲”和“别人讲”的有效结合,提升国际传播效能。
完善国际传播内容
国际传播效度的根本是讲好中国故事及其蕴含的中国价值。需要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把握大势、区分对象、精准施策,把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对外宣介作为重中之重,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用中国之治、中国之路、中国之理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展现更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促使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
【本文系山东理工大学《经典阅读与写作》课程立体化教材研究项目(4003/19157)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