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潘志宏(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祭祀和追奠先人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人们通常会用祭祖扫墓等方式来表达对祖先的怀念和哀思,体现着后人对先人的孝敬和感恩之心,彰显着中国人对孝道的重视。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在个人层面,清明节的“孝道”含义表现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中国古人对待祭祖活动的态度非常地恭敬谨慎。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谨慎地处理和对待丧事、虔诚地祭祀和追念久远的先祖,祭祖的时候态度要毕诚毕敬,要做到“丧尽礼,祭尽诚”。《论语》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祭祀时,就像祖先在面前一样,不能表现得轻慢懈怠。如果一个人对待去世已远的祖先,都能够恭恭敬敬、念念不忘,每年清明节定时去扫墓祭祀,那么对于身边的父母,又怎么会不孝顺呢?若人人都能尽孝道,这样的民风自然淳厚。
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孝”在《说文解字》中的含义是:“善事父母”,孔子将“孝”解释为:“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对于在世的父母尊长,要以礼恭敬侍奉。父母尊长去世后,要依据礼仪来谨慎地安葬和诚敬地祭祀。不忘祖先,缅怀先人,祭祖的过程包含着儒家文化所倡导的孝道伦理观念。孙中山认为:“一般醉心于新文化的人,便排斥旧道德,以为有了新文化,便可以不要旧道德。不知道我们固有的东西,如果是好的,当然是要保存,不好的才可以放弃”,“所以孝字更是不能不要的”。孝道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传统伦理道德的核心和精华,要加以传承和保护。
昭示祖德,传承家风
在家庭层面,清明节的“孝道”含义体现在“昭示祖德,传承家风”。中国古人在祭祖时要宣讲祖先的德行和对国家民族的贡献,通过祭祖的方式来昭示祖德。在古代,家家户户都有祠堂。每当清明祭祀时,就召集全家人在祠堂里宣讲祖先的德行。《孝经》曰:“宗庙致敬,不忘亲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在祭祀祖先时要竭诚恭敬,不敢忘怀列祖列宗;对自己的言行要非常谨慎,唯恐辱没了自己的祖先。如拒收“四知财”的杨震、倡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等先贤,他们的子孙后代在祭祖时,就会想到一言一行都不能违背祖先教诲、败坏祖德、辱没家风。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两个家族的后人,在此后数百年中都有杰出人才出现。通过祭祀的方式,后人得以重温祖上先贤的崇高德行,并将祖德家风代代相传。
清明祭祀中蕴含着深刻的教化功能。《礼记·祭统》说:“是故君子之教也,必由其本,顺之至也,祭其是与?故曰:‘祭者,教之本也已。’”也就是说,祭祀是教化的根本。清明节祭祖,不仅在于追思父母、缅怀整个宗族,还意味着孝道家风的传承。
在家尽孝,为国尽忠
在国家层面,清明节的“孝道”含义呈现出“在家尽孝,为国尽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提倡爱家爱国相统一,让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贡献。”弘扬孝道对促进良好家风建设,传承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要作用。
孝道的主要内涵是“事生”“祭死”,即父母尊长生前要尽孝,死后要尽哀。清明节祭祖,不是为了重形式和赶热闹,而是应当强调实质,从根本内容上入手,表达对父母祖先的孝敬和感恩之心,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孝道文化。如果表面上厚葬奢祭,实际上却对父母既不孝又不敬,这样就偏离了祭祖的本源和初衷。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儒家倡导以孝治国,认为忠孝一体。“孝慈则忠”“以孝事君则忠”“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如果君子对待自己的双亲能够尽孝道,就能够将孝道移用到对君主和国家的忠诚上,这就是“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的所指,如汉代的“举孝廉”就是选拔孝子为官的用人制度。忠孝合一的理念使孝道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地位更加突显,其根源就在于教化人要懂得知恩报恩、饮水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