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王晓秋)今年是我国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哲学教育家、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黄枬森先生(1921—2013)逝世十周年。为深切缅怀黄枬森先生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理论创新方面的重要业绩与思想风范,北京大学哲学系联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以及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中国人学学会、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中国辩证唯物主义学会等单位,于2023年4月9日在北京大学举办“当代中国哲学创新暨纪念黄枬森先生逝世十周年”学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以“黄枬森先生对当代中国哲学创新的重大贡献”为主题,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吉林人民出版社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黄枬森先生家属7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北京大学研讨会会场
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博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了黄枬森先生的学术地位与理论贡献。他指出,黄枬森先生的学术主线是从思想史梳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基,并在多个方面开辟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新领域。黄先生的学术造诣和思想风范堪称“大先生”。作为后继学者,我们需要做到“传承”与“创新”紧密结合。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程乐松从“学科”“学风”“学人”等方面概括了黄枬森先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留下的宝贵财富。
与会学者深切缅怀了黄枬森先生的学术品格与精神风范。张翼星教授、赵家祥教授共同追忆了黄先生自1943年考入西南联大以来,七十年如一日献身哲学的治学精神和守正创新的治学之道。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郝立新从四个方面概述了黄枬森先生的精神风范:专注笃信的治学精神、严谨治学的学术精神、勇于探索创新的研究精神、宽以待人的博大胸怀。
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副会长杨金海、中央党校原校务委员韩庆祥、原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部主任范文、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文兵、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崔伟奇等专家学者回忆了在黄枬森先生身边的求学经历,感怀黄枬森先生守正创新的学术精神与温润如玉的大先生风范。
与会学者深入讨论了黄枬森先生的学术贡献与理论创新,强调了黄枬森先生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学科发展的引领作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安启念等专家总结了黄枬森先生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文献学研究与人学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中国人学学会会长、北京大学哲学系博雅讲席教授丰子义认为,黄先生真正做到了“真信”“真学”“真用”的结合,推动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体系性发展。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哲学系教授仰海峰强调,黄枬森先生参与并支持创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已成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他倡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守正创新文化观产生了重大影响。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院院长吴向东、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臧峰宇、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熙国等人高度评价了黄枬森教授对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贡献,承认其对哲学学科建设产生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王东在总结发言中概括了黄枬森先生的哲学贡献、历史地位与现实启迪意义。他指出,黄枬森教授的哲学贡献集中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守正创新文化观、人学等四方面的哲学创新。黄枬森先生的理论贡献,对新时代哲学研究的启发主要体现在四个重要生长点上:一是在马克思主义观上的守正创新论;二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观上的坚持发展论;三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上的体系创新论;四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上的哲学基础论。这些理论贡献和探索,有助于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从哲学高度更好地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