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曾江、朱晟利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赋予高校的重要使命。在4月2日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承办的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高峰论坛上,与会学者围绕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展开理论对话,助力推动中国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建设。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学界应立足教育的根本,以理论研究回应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议题,探索新问题、阐发新观点、形成新成果,推动教育基本理论持续发展。四川师范大学校长汪明义认为,在教育学学科建设中,教育基本理论起着基础性作用,教育学界应扎实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理论探究,顺应时势,聚焦理论,回应关切。
率先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要求。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院长郑金洲认为,要多维度把握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一是从历史维度把握中国教育现代化所走过的道路,为今天的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提供制度、物质、技术、观念思想等各方面准备;二是从国际维度对教育现代化进行对照分析;三是从水平维度对照政治、经济、社会、个人、文化等领域现代化经典理论,把握好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性与发展性、先导性与依附性、现代性与稳定性等对立统一关系。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郝文武认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教育普及、人民满意的高质量教育发展、科教兴国、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教育扶贫等世界普遍的问题上给出蕴含中国特色的回答。
积极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李政涛认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主体是对人的研究,需要通过研究机制、路径、方式等协同探索和建构中国自主的教育知识体系。
中国教育扶贫的成功实践为发展中国家开展教育扶贫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应扎实推进教育扶贫工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广西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王枬从“扶贫者之志”“扶贫者之智”“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分享了她在调查研究中总结的教育扶贫案例。教师作为教育扶贫先行者,在消除贫困代际传递中承担了“扶贫困学子的志气,扶贫困家庭的希望”的使命,当前应致力于对人的可行能力、综合素质和个性品质的培养。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内容,以劳动教育培育时代新人。在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孙振东看来,加强劳动教育必须加强基本理论研究。“教劳结合”是教育适应并促进社会现代化,从而使自身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于伟提出,要把人的现代化作为教育现代化的核心,以普遍而自由的实践活动作为教育基本形式,在把握世界与中国、传统与现代的张力平衡下,实现教育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