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王晓秋)2023年4月26日下午,由北京大学教务部、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大学出版社联合主办的“新时代劳动理论与劳动教育研讨会暨《新时代劳动理论十六讲》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苑1号楼108会议室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来自人民网、光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教育报、中国妇女报、前线杂志社、人民教育杂志社的记者和编辑,以及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访问学者、本硕博学生,共计50余人参加了会议。
活动现场
会议致辞环节,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孙蚌珠主持。她指出,这次研讨会和新书发布会是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特色活动,也是北京大学推进劳动理论教育、办好大思政课的重要环节。
北京大学教务部副部长刘建波指出,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五育并举”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大学根据相关文件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出台了本科劳动教育教学实施方案,逐渐建立起完整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新时代劳动理论十六讲》是北京大学在开展劳动教育过程中形成的教学成果,是在前期数字化教材建设的基础上推出的学习用书,将对进一步办好劳动理论课、更好推进劳动教育发挥重要作用。
北京大学出版社党委书记夏红卫指出,《新时代劳动理论十六讲》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重要论述的成果,在“五一”劳动节到来之际面世,正当其时。这是北京大学出版社尝试融合出版的成功例子,既有数字化教材,也有纸质版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将用新的技术、新的出版形式更好地推进教材建设,更好地做好出版工作,为社会提供更多优质教材和学术著作。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仰海峰表达了祝贺和感谢。他指出,2018年对于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来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这一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学院考察。今年正好是五周年,4月22日学院召开了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论坛,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的精神。这本书最初的成因是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可以说是学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重要成果。
在新书发布环节,北京大学出版社总编辑汲传波指出,在新时代开展劳动教育需要讲清楚哪些方面的劳动理论,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新时代劳动理论十六讲》尝试作出了回答,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为指导,追求理论深度,坚持问题导向,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等多学科视角,探讨了劳动自由、劳动意义、劳动正义、劳动精神、劳动幸福、智能劳动等众多话题,勾勒出了有关劳动问题的理论框架。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培永简要回顾了《新时代劳动理论十六讲》的出版过程,指出该书是在校内外专家学者通力合作中完成的,具有跨学科的支撑、多话题的引入、追求学理深度、具有历史厚度、体现时代气息五个特点,在系统性、逻辑性以及通俗性上还有待加强,希望各位领导、专家学者、记者编辑能够提出宝贵修改意见,有助于进一步修改完善。
会议主题发言第一阶段,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冯雅新主持。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执行院长叶鹏飞认为,这本教材有理论深度,系统性强,视野广阔,展示了劳动领域的相关重大议题,将会对劳动教育教学有推动作用。他还简要介绍了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劳动教育方面的做法,提出劳动教育是需要全社会整体考虑的问题,要想劳动教育有效果,真正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社会观念的重塑或者再造。
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高校教材研究中心主任潘信林用集体性创造、创造性劳动、劳动型教材、教材性典范四个环环相扣的关键词,指出《新时代劳动理论十六讲》是各位作者集体创造的关于劳动理论的典范型教材,落实了全国教育大会对教材建设提出的“一个坚持、五个体现”的指导方针,实现了深刻的理论、深度的话题和生动的语言相结合,是新时代推进教材建设的重要成果。
作者代表、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宋朝龙从劳动的自然前提、劳动与现实的人、劳动中自由和不自由的对立、劳动分工和社会联系形式、劳动的物化和物的主体化五个维度,分析了新时代劳动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的紧密关系。他认为,这本书不仅有助于学生从理论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劳动理论,也能够让学生通过劳动体会劳动者的处境,把理论和劳动实践结合起来。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访问学者、云南警官学院副教授罗思洁以“劳动让生活变美好”为主题阐述了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他指出,劳动教育关乎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劳动教育具有熔炉价值和锻造时代新人的作用,应把加强劳动教育和培育时代新人紧密结合起来。
作者代表、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员陈文旭分析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理论基础,即马克思关于劳动的相关理论。他认为,马克思从实践的角度认识劳动,认为劳动是人类为获取物质资料而进行的一种生产活动,正是这样一种物质生产活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从党和国家奋斗目标的角度看,将劳动教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内容、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会议主题发言第二阶段,由北京大学教务长办公室副主任宋鑫主持。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杨增岽认为,《新时代劳动理论十六讲》对理解劳动、理解劳动教育提供了系统框架,充分涵盖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理论涉及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它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多学科的交叉和综合,从多个学科视角探讨了有关于劳动的诸多话题;二是理论和现实的统一,既充分继承与阐发了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也聚焦了党在劳动教育领域的新观点、新论述;三是视野宏阔,有理论视野、历史视野、技术视野和反思视野。
作者代表、北京大学法学院长聘副教授阎天从当下学生欠缺身体力行的劳动意识和对劳动理论缺乏深入思考两个方面总结了这本教材的教育意义。从学生获取信息渠道的碎片化、对问题了解的标签化以及消费主义的劳动观念对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的冲击来看,这本教材所提供的内容是被需要的。他强调,劳动就是生活中的马克思主义,劳动就是学生身边的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就是和学生关系最密切的教育。
作者代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员张慧瑜指出,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劳动往往以消极的异化形式呈现,但在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则确立了一系列以劳动者为主体的理论与实践。他分析了社会主义文化中生产场景可见、劳动者参与文化创造、生产被纳入宣传和社会公共话题,以及劳动者“组织起来”的具体层面,并指出劳动理论是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一个关键的切入口,构建中国的劳动理论体系将有助于解释甚至升华中国的劳动实践。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访问学者、甘肃政法大学副教授曹军锋认为,劳动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既要防止用文化课取代劳动教育,又要警惕直接用劳动代替劳动教育的问题,应杜绝“重劳动轻教育”或“只劳动不教育”的情况,处理好德智体美劳的关系,科学认识劳动的目的性,注意劳动的经常性,激发劳动的创造性。
作者代表、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赵诺以历史为线索分析了近代中国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实践双重影响下的劳动话语转换。他讲述了从传统“四民社会”中道统统摄之下的劳动推崇、晚清内忧外患背景下的精英自醒,到近代以“劳工神圣”为代表的平民化思潮,再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劳动”问题上掌握话语权之后的阶级论语义转换这一历史过程,认为这一过程中的异类结合、双向改造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塑造了中国革命的走向与面貌。
会议总结环节,由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副主任、校刊主编汤继强主持。
陈培永做了会议总结。他指出,人类社会离不开劳动,劳动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马克思主义是以劳动为核心关键词的学说,中国共产党也是始终重视劳动的政党。《新时代劳动理论十六讲》是对“新时代开展劳动教育需要讲清楚哪些方面的劳动理论”这个问题的回答,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一本值得借鉴的劳动教育教学参考用书,以帮助关注劳动问题、思考劳动问题的读者全方位把握劳动理论,也希望以这本书作为一个良好的开端,以助推劳动理论和劳动教育的研究进一步深化,进而涌现更多的理论和实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