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王禹洁(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随着信息技术、传播格局、产业边界的不断迭代和升级,尤其是社交媒体的普及和影响力提升,新闻传播方式、媒体格局、舆论环境都在不断演化和重塑。全媒体时代,媒体形态的多样性和互动性令新闻传播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媒体从单一的信息传递者转变为信息的生产、整合、传递和应用的全链条参与者,新闻工作者不仅需要掌握传统的新闻业务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跨领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以适应新的媒体生态。
技术革命与人媒共生体新阶段的来临,促使高校教育刷新固有的思维定式,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所谓的“全媒体”并非媒体种类的“全”,而是强调信息交互的“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等,这也意味着全媒体人才的培养并非简单的技能叠加,而应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在新媒体技术不断革新的语境下,探讨推动全媒体人才培养的三重向度,不仅是在推进新文科建设的实践中回应融合人才的培养模式,更可以为学科融合提供新的视角。
技术思维:
传媒生态融合重构的时代要求
技术的发展对于传媒生态的重构与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技术思维不仅是对技术的运用,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在媒体行业,技术思维需要结合具体的实践场景,将数字化工具和技术与媒体传播实践相结合,通过数据分析、网络营销、社交媒体运营等手段,探索更加高效、便捷、互动的传播方式。为此,全媒体人才不仅要掌握基础的技术知识和技能,更要具备技术思维,从而适应数字化、网络化媒体环境,创造和传播更优质的内容。
首先,全媒体人才需要具备全面的技术素养,了解传媒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熟练掌握各种数字化工具、软件和设备,提升内容产品质量,从而保持技术上的领先优势,以更好地应对挑战。一方面,高校可开展实训课程,着眼于内容生产的提质增效,通过在学习实践中的内容采集、加工、多渠道分发等基本环节的磨炼,巩固和提升学生能力,着力于熟悉全媒体技术的编辑、记者和运营师等人才方阵的培养。另一方面,还可以与宣传部门、舆情管理部门和各大媒体机构共同推进协同育人模式,强化产学研合作和行业资格认证,建立全媒体实践基地,在实践中更好地了解行业趋势,为促进传媒生态的深度融合与人才培养提供更多创新思路。
其次,全媒体人才需要具备理解技术逻辑的能力,即熟悉和了解技术背后的原理和架构,能够运用技术理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主要包括:理解和应用传媒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流程;将技术与传媒内容相结合,创造出新的传媒产品和服务;通过技术手段提升传媒工作效率和品质;对于技术的使用进行评估和优化,从而实现最佳效果等。目前来看,我国与全媒体人才相关的专业基本分布在新闻传播学学科,在全民媒介实践的大趋势下,传统新闻传播教育体系遭遇挑战,国内很多高校也注意到了技术发展对于新闻传播业的深刻影响,适时开设新课程,旨在丰富学生的技术知识、培养多样化技能,进而帮助学生理解技术逻辑,从而在未来工作中更好地运用技术。
人文精神:
现代传媒教育的价值旨归
技术革新给以实践应用性为特征的新闻传播学带来巨大冲击和挑战,但文科的科学化不意味着对人文意蕴涵养的淡化。在现代新闻传播中,人文关怀历来都是不可忽视的一环,关于人的能动性、自我存在、个性发展等问题,也一直是教育学界讨论的热点。要理性地认识到,全媒体人才的培养中不仅要注重技术和理工思维的赋能,更要反思冰冷的工具理性背后对于价值理性的追求,在突出技能实践教育的同时,还要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和人文精神的涵养。
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在传媒行业中,人文精神可以影响到我们对媒介、信息、受众的认知和态度。有学者指出,提升人文意蕴涵养主要包含提升统摄知识之“智识”、培养创新能力之“美识”、构筑自我存在之“意识”三个价值维度。“智识”强调对知识的综合性应用,“美识”注重审美教育对创新能力的培育,“意识”呼唤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整合,从而彰显人自我存在的完整性。
文科思维与技术思维的碰撞并非单向度的博弈,而是一种双向度的交互融合。提升全媒体人才培养的人文意蕴,首先要练就学生在知识融合中的综合应用能力和批判思维,使其能够在信息超载和虚假信息的挑战中,获取真正有价值的内容并进行整合和加工,创造性地运用新媒体技术和传播形式,讲好中国故事。其次要不断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艺术审美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感知力、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是传媒专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对艺术的学习,学生能够以艺术的观念、视角和知识体系去看待自己领域的专业知识,收获全新认识,从而能够更好地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进行创新性的工作。最后要深化课程思政建设,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让学生的理想抱负建立在对国家、社会负责的基础上,树立起坚定反映社情民意、勇当时代先锋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也要看到,在全球化背景下,传媒业已经成为连接不同文化的桥梁,在实践中要以价值引领为主线,培养学生深厚的社会责任感。
跨界能力:
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探索
新媒体通过信息技术的加持,完成了对传统媒体形式的扬弃,媒体之间的边界变得愈发开放和弱化,由此直接导致了媒体业务边界的模糊。从传统的新闻采编到广告营销、公关策划、数字化媒体产品设计、数据分析,全媒体人才需要将各个领域的技能和知识进行跨界整合和应用,才能更好地适应和引领行业发展的变革及创新。传媒教育也要主动迎合跨界融合趋势,鼓励学生拓展知识面,学会“跳出新闻学新闻”。
就跨界能力来看,在国内,中国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的新闻教育是非常典型的代表。中国人民大学自2011年开设“法学—新闻”本科实验班,至今已经创办“法学—新闻”“智能传播与公共治理”“数据管理与新媒体运营”等五类跨学科双学位实验班。复旦大学早在2012年就推出新闻本科生的“2+2”培养模式,在本科阶段的第一、二学年,学生可从经济学、社会学、汉语言文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四种方向中任选其一进行学习,第三、四学年则按照新闻传播学各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学习,通过紧凑的学习安排,系统掌握两门学科本科专业知识。在国外,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通过与各大学院合作,推出了包括“城市计算”“生物媒体工程”“跨媒体人工智能”等在内的涉及生物医学、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数据分析等多个领域的跨界合作课程。这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在不同领域的交叉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有助于推动各领域之间的跨界合作和创新。
除了开设跨学科课程、提供跨学科实践机会,高校还可以通过提供专业交叉学位、建立课程自主选择机制等方式,实现更多传媒专业与更多领域的学科融合,培养具有多领域技能和知识的全媒体人才。与此同时,随着在线学习平台的发展和教学资源的进一步开放,高校可筛选优质在线课程、开放学习资源,组织跨学科学习小组或社团,帮助学生扩展其学习领域,提升跨界能力。
全媒体人才的培养关系到传媒产业的转型升级、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这一重大战略任务的实现等问题。高校要充分把握时代需求,抓住技术思维、人文精神、跨界能力这三个关键要素,推进学科资源整合和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更好地满足媒介融合环境对于全媒体人才的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