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文明互鉴:为“世界文明百花园”提供丰富营养
首页> 人文 > 正文

文明互鉴:为“世界文明百花园”提供丰富营养

来源:北京日报2023-05-16 09:19

  作者:宋晖(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传学院教授)

  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郑重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与全球其他文明相互借鉴,必将极大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文明互鉴通常要求同存异

  文明互鉴通常是求同存异的过程,植根于各国生活实践文明样态构成了“百花园”的生动景观与多彩画面。诚如东西方学者老生常谈的个体和集体的话题,往往容易把受众绕进去。相较于西方,中国人祖先崇拜,重视家庭关系。如果只是简单说教,恐怕很难让人理解。很容易会被人反驳难道西方人就不重视家庭关系?殊不知,这里的家庭关系早已突破了“一家三口”的概念层面,而是指家族、世族甚至与之有血缘关系的人口聚合体,也有学者称之为“小共同体”。其实,可以举一个大家习焉不察的例子,中国人姓与名的顺序,是姓在前名在后,进一步思考就会明白,这意味着中国传统社会非常看重家庭或者同姓的聚合体。西方则正好相反,名字在前,意味着对个体的重视。对这种差异的进一步探求会增加彼此的猎奇点,继而建立在平等对话基础上的相互考量则有助于加深理解,消除隔阂。

  文明互鉴要保持平和心态

  在文明互鉴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平和的民族心态。只有深刻理解“接受美学”的“双向性”要义,才可能明白“盐溶于水”的含义。无论哪一方,一味排斥的交往心态注定是“过不好自身生活的”。中国学者葛承雍讲过,他去欧洲国家考察,在十七八世纪前后塑造绘制的古希腊、罗马众神像上,发现有很多青花瓷的盘子,去土耳其,看到过那边保存的文物,逐渐理解拜占庭帝国的文化程度之高,根本不是以往想象的那样。你在外面看得越多,越明白历史上中外文明交流的活跃。“睁眼看世界”早已不是什么“启蒙思想”。同样,国际友人只有真正走进中国大地,深切地体味中国文明,愉悦地徜徉在传统与现代交汇中的中国,才能真正理解中国,使自己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通”。我们认为,在国际交往中,不要刻意强调本民族的优越性,以人类文明的整体性视角,看到异质性的器物时,才有可能不至于或因兴奋过于激动,或因气愤过于躁动而“心律不齐”。

  文明互鉴要善于接受“新鲜业态”

  文明互鉴更要善于接受“新鲜业态”。笔者在与法国国民教育部原汉语总督学白乐桑先生交谈后得知,对于中华文明以及当代中国文化的关注点,东西方学者存在显著认知差异。在他看来,剪纸也好,京剧也罢,确实是蕴含着中国文化基因,但诚如生物性基因可以遗传、可以变异一样,文化基因也要在发展中创新,如“地书”(通常是指“用扫帚般的笔蘸水在公共空间写字”),当老外看到这种现象时会格外关注,关注后就会产生两种可能:在不了解书法的情况下,对毛笔书法可能产生兴趣;在对毛笔书法有一定了解的情况下,对“地书”的继承性发展可能产生兴趣。目前,我们有些地方对这种“新鲜业态”的态度是以“治理”为名加以限制,甚至禁止。试想如果我们不是简单地“堵”,而是智慧地在居民小区或者公园一角开辟一块场地,“好事者”既可以“挥斥方遒”,又可以强身健体,说不定还可以成为一道“文化景观”,何乐而不为呢?

  文明互鉴要与市民的生活景观相得益彰

  文明互鉴还可以是基于世俗社会生活的,完全可以与市民的生活景观相得益彰。近年来,中国的短视频诸多平台开启全球布局模式,且已取得初步成效。抖音的海外版2017年“出海”,2019年就已成为苹果应用商店下载量的第一名,拥有超过8亿用户,以及平均每人每天的52分钟在线时长。这里面的理念其实并不深奥。记录人们的日常生活,在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是人类的行为惯性,人们依据不同的技术手段实现这一惯性,在记录手段匮乏的年代,人类只能口耳相传;远古时代流传着结绳记事;“印度早期写本的书写载体主要是经过处理和加工的树皮和树叶,有桦树皮、沉香、棕榈叶,后期渐有纸质写本,而在印度东部的奥里萨邦人们用象牙作为书写材料,记录最受崇敬的宗教文献。”所以,文明互鉴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术语名词,而真切地体现为生活中的点滴小事。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都有存在的合理性。

  文明互鉴是双向的

  文明互鉴注定是双向的,输出和输入是对等的。融合问题始终是无法回避的,在这个问题上切莫固执,本土化的改良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接地气的生活实践中,文明的互通与交融才更有“市场”。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同时,敞开大门的中国也会被世界热情相拥。当年,肯德基在中国风风火火开了几千家店后,突然意识到“文明的拥抱”绝不可能一厢情愿,对于肯德基的早餐咖啡和蛋糕,有人喜欢,有人排斥,于是就开发了更本土化的“豆浆”“油条”“皮蛋瘦肉粥”等菜品,中西结合的做法果然效果良好。

  总之,文明互鉴需要更多包容,需要更多换位思考,也需要更多智慧,文明互鉴需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此论点“老少皆宜”,概莫能外。

[ 责编:李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欣欣,你在哪里——缅甸地震中国力量救援纪实

  • 现场视频!解放军台岛周边开展联合演训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4月1日,北京怀柔慕田峪长城内外山花盛开,美丽的春花把古长城打扮的多姿多娇,犹如春天里一幅壮美的风景画
2025-04-02 15:44
2025年4月1日,船舶航行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境内的引江济淮航道上,标志着菜子湖湿地候鸟越冬季禁航结束,菜(子湖)巢(湖)线恢复通航
2025-04-01 15:40
2025年3月31日,江苏苏州吴中区光福镇,太湖之滨,桃花、樱花、油菜花等竞相绽放,生态优美,春景如画
2025-04-01 15:31
用镜头记录城市更新 青岛首届“百家媒体看改变”活动圆满闭幕
2025-03-20 10:14
"昭君杯"首届全国老年合唱大赛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正式启动
2025-03-19 16:10
2025年2月25日,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新市金沙江特大桥施工现场,工人正加紧施工。
2025-02-26 15:41
2025年2月7日,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月明村一大片梅花竞相开放、灿若红霞,游客和市民前来游玩打卡,尽享春日的快乐和惬意
2025-02-08 14:52
2025年2月5日,福建省福清市石竹山风景区,一场非遗英歌舞、建瓯挑幡等非遗表演正在进行,让游客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和游览品质
2025-02-06 15:55
2025年1月20日,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城市中央公园内,游船与湖水、植被、高楼相互映衬,呈现出一幅冬日多彩美丽生态画卷
2025-01-20 15:30
2025年1月16日,受低温天气影响,山西省运城盐湖出现冬季独特的“硝花”景观,水面上的硝花形态各异晶莹剔透,美不胜收。
2025-01-16 15:56
一位“行者”行走在广袤的沙漠中,遮掩着绝世的面庞,一面“古镜”掩埋于厚重的沙下,刻满了时间的裂痕。
2025-01-13 17:25
2025年1月9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白雪皑皑,雪景如画
2025-01-09 15:24
关爱卡寒假公益行 助力云南各族青少年儿童梦想起航
2025-01-08 14:42
2025年1月5日,在山西太原南站开往呼和浩特东站的D4022次列车前,游客自拍合影。
2025-01-06 16:01
2024年12月8日,广西梧州岑溪市岑城镇木榔村,生态田园中阡陌纵横线条分明,冬韵如画。
2024-12-10 16:48
2024年12月10日,贵州省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大海子村,青山环绕树木葱茏,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4-12-10 16:40
2024年12月6日,古城苏州街头,成片的银杏、红枫等树木色彩斑斓满目缤纷,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2024-12-06 15:48
2024年12月6日,初冬时节,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花卉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片繁忙,种植户忙着管护花卉。
2024-12-06 15:48
2024年11月30日,初冬时节,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文化园内,树木换上"新装",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往赏景。
2024-11-30 18:34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承载着居民的幸福感。
2024-11-27 18: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