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王晓秋)6月11日,由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华文明与中国道路研究中心、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校刊编辑部共同举办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根源”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会议旨在深入学习和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科学内涵,从学术上探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源。
会议现场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于沛在主旨发言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所揭示的“大历史观”,关切的是新时代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科学社会主义五百年发展史、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及人类文明演进史之间的关系。中国式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而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阐释需要以“大历史观”在整体上把握中华文明赓续、迭代和创新发展的伟大变革。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虞和平在主旨发言中指出,中国早期现代化在选择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之后,完成了道路及其选择主体的转换。即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转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从开明官员和社会精英主导转换为中国共产党主导,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进一步探索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副主任、教授,中华文明与中国道路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在总结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论域广泛、内涵丰富的综合性议题,与会学者从历史进程、理论概括、制度建构、文化形态、文明道路等多个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入阐释,深化了我们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理论的认识理解。
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等机构的十多位专家学者参与了本次会议,从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哲学等不同学科视野展开了热烈深入的对话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