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契合
首页> 人文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契合

来源:北京日报2023-07-11 13:48

  作者:邱耕田(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是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的必要条件,也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结合的重要原因是两者存在高度的契合性。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系统诠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契合的内在机理,对于在五千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意义。

  价值目标:共产主义与天下大同具有相通性

  原始公社解体以后,人类社会进入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成了最基本的社会现象,整个社会充满着各种罪恶、苦难和仇恨。面对社会发展的严重不公和底层人民的深重苦难,社会上不断有人发出抗议和批判的声音,并且憧憬能代替这种不合理现实的美好未来。在欧洲,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就通过《理想国》阐发了他对理想社会的期盼。中世纪,奥古斯丁用“上帝之城”宣扬他的理想社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之后,无产者迫切希望改造现存社会并建立理想的新社会,这就产生了空想社会主义。他们的理想蓝图确实包含了大量的天才思想,但也存在重大缺陷。面对时代提出的“资本主义向何处去、人类向何处去”的课题,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不倦的理论求索和实践体验,特别是通过对工人生活和斗争的考察与总结,实现了世界观和政治立场的彻底转变,进而在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矛盾的过程中,创立了观察人类历史发展的唯物史观,解开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千古之谜。他们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即未来社会是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在那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阶级和国家消亡,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都能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中华民族是具有崇高理想的民族,在历史上产生过许许多多的关于理想社会的蓝图,对社会发展的未来状况作出过各式各样的具体而生动的描述。这些蓝图或描述反映了当时社会条件下人们的利益和诉求。最早,古代先贤们在《诗经》中展开了对大同社会的描述。《诗经》中有一首题为《硕鼠》的民歌,表达了奴隶们对奴隶主的无比憎恨,同时流露出了对没有剥削与压迫的理想社会——“乐土”的向往。春秋战国时期是大同思想的初步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社会战乱的残酷现实使各阶级、各阶层的代言人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救世主张,精心论证和设计各自的理想国方案。其中儒家的大同思想最完美、最经典,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以后历代关于理想社会的发展轨迹。在中国古代,除了儒家描绘的大同社会外,文人士大夫面对无法改变的黑暗社会现实,常常创作、塑造与之对立的美好世界,以此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面对晋宋易代的战乱局面和农民逃亡的苦痛,写下了不朽的名作《桃花源记》。总之,中国的“大同思想”表现了中国劳动人民渴望消灭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现实,建立平等幸福的理想王国的愿望。

  作为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未来理想社会蓝图,共产主义是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每个人都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作为中国古人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憧憬,天下大同是人人友爱互助、家家安居乐业,没有差异、没有战争的世界。尽管二者之间存在根本差别,但是,共产主义和大同社会都是对社会发展未来状况的设计和描绘,存在一些共同特征。比如,都主张天下为公、实现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极大丰富,消灭阶级剥削和压迫、实现人人平等,消除地区之间的人为阻隔,达到天下一家。这些共性使得共产主义的主张传入中国后,很快为中国人民所接受。

  价值立场:人民立场与以民为本具有一致性

  立场,是人们观察、认识和处理问题的立足点。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唯心史观占据统治地位,将社会历史看成诸如“绝对精神”“自我意识”“上帝创世”之类的精神发展史,看不到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决定作用,无法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分析和解决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完成“两个转变”的过程中,逐渐树立人民立场,《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他们人民立场的最终确立。在人民立场的指引下,马克思、恩格斯对历史成果的生成正本清源,解决了历史由谁创造、依靠谁推动以及最终走向等问题。在历史创造者层面,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民群众既是人类历史的“剧中人”,每时每刻都在参与历史,又是人类历史的“剧作者”,时时刻刻都在创造历史。在历史发展的推动力量层面,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要依靠绝大多数人。恩格斯曾经指出:“只有工人、英国的贱民、穷人,才是真正值得尊敬的人……拯救英国要靠他们。”在历史发展的最终走向层面,马克思和恩格斯主张,每个人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他们认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本”思想。夏商之际还未摆脱神祇信奉,“殷人的统治是一种神权的统治”。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子、孟子等儒家思想家为代表的先秦诸子百家将民众、人的重要性在思想上拔到了极高的历史地位。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是那个时代的警世名言。汉唐时期,“民本”思想在统治者为政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比如,贾谊提出:“礼者,所以固国家,定社稷,使君无失其民。”“民者国之先,国者君之本。”在唐太宗和魏征的君臣对中,把君民关系比喻为民水君舟。明末清初,“民本”思想趋于完善。王夫之和黄宗羲进一步强调了“民”的重要性,把“君”从主体地位转到了客体地位。这是对封建制度中以“以君为主”为底色的“民本”思想的批判和超越。可以发现,“民本”始终贯穿于古代的政治思想之中。“民本”思想在政治上的实施对于维护王权、稳定政治局面、促进社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马克思主义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美好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中华传统文化以“民”为治国安邦的根本。尽管“民本”思想本质上是封建统治阶级和知识精英从统治阶级的立场出发,为维持他们的利益和统治地位而发展出来的,但是他们对民众的重视与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具有一定的契合性,这种契合性或一致性使得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能被中国人民所认可。

  思维方式:辩证法与辩证思维具有相似性

  思维方式表征的是人们理解与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机械唯物主义用孤立、片面、静止的眼光看问题,其思维方式具有形而上学性。唯心主义特别是黑格尔虽然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但是由于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之上的,导致一切真实的联系都是颠倒着、倒立着的,是一种头脚倒置的唯心主义的辩证法。马克思和恩格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内核”,创立了唯物辩证法。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版跋”中写道:“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在马克思看来,唯物辩证法作为思维方式具有一种内在的否定性,强调从暂时性方面看待问题,主张在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中理解世界、把握万物。唯物辩证法为我们提供了辩证理解人的主观创造与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关系、民族或国家的历史实践与人类文明进步关系的方法论指导。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大量辩证思维方法,尽管其文本表述和逻辑呈现还不太规范与系统,但充满深邃的理性思辨和灵动的哲学智慧。中华传统文化的辩证思维方法在《周易》《道德经》等经典中有着突出的表现。《周易》讲“生生之谓易”“一阴一阳之谓道”“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其中蕴涵着“生生不息”的发展变化的观点与阴阳、刚柔相推相交的辩证思维。老子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常以“有”“无”等两两相对的范畴思考天道变易之理,表达对道的理解,阐释世间万物的变化、运动与联系。“有无相生”“福祸相依”等论断强调的是对立面的依存与统一,表明对立不是绝对的,对立面的依存是永恒的,对立面能够相互转化,相反者相成。这种辩证思维方法积淀和熔铸在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中。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其中很重要的因素在于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思维。尽管中华传统文化的辩证思维带有感性、直观等色彩,但其与唯物辩证法呈现出高度一致性,这种契合关系使得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文化土壤中生根发芽。

  总之,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结合,除了社会层面的原因,还有文化心理原因。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目标的相通性、价值立场的一致性以及在辩证思维方面的相似性为他们的有机结合提供了内在可能性。理清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相互契合的内在机理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传统文化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 责编:李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同巴西总统卢拉共同签署联合声明

  • 习近平同巴西总统卢拉共见记者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1月12日至13日,浏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链长唐安石带队,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张葵红,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谢波等同志参加,赴广东省佛山市开展家居建材产业链招商考察活动。
2024-11-15 17:20
2024年11月12日,江苏省苏州市荷塘月色湿地公园内向日葵竞相绽放,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乐享秋日美景
2024-11-13 15:29
2024年11月12日,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的烂阳村,山林色彩斑斓,红叶似火,黄叶如金,松柏常青,宛如大自然的调色盘
2024-11-13 15:28
南泥湾是中国军垦、农垦事业的发祥地,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业精神的发源地。
2024-10-27 17:37
延安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在采矿井约40家,年开采量约5000万吨,但煤质坚硬、自动化程度低等难题严重制约着煤炭产业的发展。
2024-10-27 17:18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洛川青怡庄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肖小杰介绍,他们企业的苹果按个卖,一个可以卖到10元。
2024-10-25 18:49
堆积起来的生菌木材冒着热气儿,菌种生产厂房里机器轰鸣,滑子菇大棚里农民忙着收“金疙瘩”。
2024-10-25 18:43
你以为的农村是雨天泥泞,还是道路整洁?爬高上低,还是风景无限?高家原则将山体沟道治理作为城市有机更新和创建文明典范城市抓手,让山体沟道,环境大改善。
2024-10-24 18:11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数字经济专业负责人王珊珊介绍,从卖苹果到卖服务,这是数字技术非常好的一个创新,和产业结合的非常有深度。通过消费者与大自然以及果树的亲密视觉接触,可以提升他们的体验感,增加对苹果这种产品的客户粘性和客户忠诚度。
2024-10-24 18:08
当陕北说书遇到延安美食,碰撞出延安独特的人文魅力。
2024-10-24 18:06
激昂的旋律回荡在空气中,豪迈的歌声飞扬于天地间。壮丽的情怀澎湃在心田里,不朽的精神传承于岁月中……
2024-10-24 17:59
小孩哥小孩姐把安塞腰鼓课间操跳得超燃!
2024-10-24 17:59
青山环绕、绿水蜿蜒,这是吴起南沟村给记者们留下的第一印象。谁能想到,这个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的小村庄,曾经风沙肆虐、植被稀疏。经过二十多年艰辛努力,光秃秃的黄土高坡绿意盎然。
2024-10-24 17:50
在宝塔区河庄坪镇政府的扶持下,延安菌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民”模式,带动400余人家门口就业,人均增收2000元。食用菌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为农民带来稳定收入,更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点赞延安菌舰,为农民增收,为乡村添彩!
2024-10-24 17:48
10月23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媒体团来到了延安新材料产业园,亲身体验石墨烯发热背心,感受科技的温暖拥抱。
2024-10-24 11:18
近期,延安市薛张小流域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成功!这不仅是一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更为延安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4-10-24 11:16
10月22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媒体团来到了位于延安市安塞区南沟村的苹果基地,在这里记者们亲身体验苹果采摘,倾听果农的心声。同时,记者团还开展了一场特别的直播带货活动,助力果农销售苹果。此次活动不仅展现了果农的辛勤付出,也让更多人了解到延安苹果的魅力,为乡村振兴贡献了一份力量。
2024-10-24 11:07
10月23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逐梦之路”媒体采访团走进延安宜川县,追寻“悬崖造林队”的故事。
2024-10-24 10:27
陕北说书最近火爆出圈,董宇辉在直播中表示向往陕北文化,想成为一个陕北说书人。这一段陕北说书,带你行走在延安的绿水青山间。
2024-10-24 10:21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延安数据(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高延宏介绍,延安的地域特点适宜建立算力中心,要把平台搭建好,把更多的企业引到延安,建立归属在延安的算力中心,更好的服务延安、服务陕西。
2024-10-24 10:1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