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张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这一重要论述是在对照历史、比照现实、观照未来中得出的重要结论,深刻阐释了科技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关联,体现了我们党对现代化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国家与地区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的竞争。科学技术以一种不可逆转、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历次科技革命都引发了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世界各国的现代化进程充分演绎了从科技强到经济强、国家强的基本路径。世界经济中心几度转移,其中一条清晰脉络就是科技一直是支撑经济中心地位的强大力量。这充分说明科技现代化是世界各国破解现代化建设难题的关键所在,既是“硬实力”,又是“软实力”;既是支撑当前市场竞争的“近实力”,又是增强国家长远发展能力的“远实力”。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科技创新引发国际分工重大调整、重塑世界竞争格局、改变国家力量对比。面向未来,谁能在科技创新中取胜、抢得先机,谁就能在新一轮全球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从提出“四个现代化”到提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科学技术现代化从来都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动力引擎和战略支撑。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吹响“向科学进军”的号角,提出“四个现代化”,明确“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们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改革开放后,我们迎来“科学的春天”,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并作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的科学论断。进入新世纪,我们深入实施知识创新工程、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新时代以来,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我国科技实力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跃升至2022年的第11位,科技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当前,我国已进入了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并联发展、叠加发展的关键时期。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迫切需要更多高质量的科技创新供给,以科技自立自强提供“筋骨”支撑,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让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起来,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战略必争领域补短板、强能力。支持和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在重点领域依托科技领军企业组建一批创新联合体。让科研人员真正“静”下来,通过“减负松绑”让科研人员轻装上阵。完善基础研究人才差异化评价和长周期支持机制,赋予科技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选择权,构建符合基础研究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评价体系。让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融”起来,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强化教育、科技、人才对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以改革释放创新创业创造活力。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关键要把科技的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赢得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的战略主动,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以科技现代化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向前发展。(张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