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史志钦(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池昊涵(“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研究助理)
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总结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年来的成就与经验,明确提出未来八大行动规划,擘画了未来发展蓝图。认真学习习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讲,需要充分认识“一带一路”倡议的十年成就,深入理解共建“一带一路”的经验,从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现代化的关系维度理解八项务实行动布局,从而深入领会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联通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共同现代化的意义。
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成就斐然。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至今,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经过十年的共同努力,将“一带一路”从中国思路转化为全球共识,从大写意到工笔画,取得了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
互联互通,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经过十年建设,“一带一路”倡议已形成政策、设施、贸易、资金和民心的全方位互联互通体系。这个互联互通体系有别于传统的道路联通,拓宽了联通的内涵与理念,是政府、企业、民众共同参与的全方位联通。以政策沟通确定合作范围,以资金融通提供保证,推动设施联通与贸易畅通,从而达到民心相通。特别是在疫情时期,中欧班列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旗舰项目,为沿线国家的货物供应特别是防疫物资供应提供了保证。十年的实践证明,“一带一路”倡议的联通主线对世界经济发展帮助巨大。
助力发展中国家,为全球发展开辟新空间。“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中国通过分享自身发展机遇、共享自身发展经验助力解决共建国家发展中的难题。不同于以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合作的态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国家完全平等,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不同国家根据各自国情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合作项目。经过十年的践行,各共建国家在“一带一路”共建过程中平等合作,不仅推动了自身的发展,也逐渐摸索出符合自身需求的发展道路,为全球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
合作共赢,打造全球发展新平台。“一带一路”倡议是以发展为目的,由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提出,并由多数发展中国家共同建设的开放包容的国际平台,迄今为止已有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十年来,作为倡议国家,中国连续举办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立20多个专业领域的多边合作平台。中国以进口博览会为抓手持续分享自身发展机遇,构建国内开放大市场惠及世界。截至2023年8月,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中国发起的《“一带一路”贸易畅通合作倡议》。中国与28个国家和地区签署21个自贸协定,与135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双边投资协定,与112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含安排、协议)。
共建“一带一路”十年积累成功经验。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过去十年取得的成绩弥足珍贵,值得总结的经验,就在于我们深刻认识到,人类是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成事、办好事、办大事,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是共建“一带一路”重要的力量源泉。这既是共建“一带一路”成功的原因,又是未来“一带一路”共建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所在。
命运共同体意识是共建“一带一路”成功的根本原因。人类是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中国与世界发展的关系,不是此消彼长,而是同频共振。中国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分享自身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推进了自身的发展。如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新疆,2023年上半年进出口总值达1496.2亿元,同比增长65.2%,内陆开放和沿边开放的新高地加速成形。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推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将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更为紧密地联系起来。未来,持续以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思考“一带一路”,同时以命运共同体的方式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才能够持续获得成功。
合作共赢是共建“一带一路”成功的重要保证。共赢而不是单赢,是“一带一路”合作的生命力。十年来,中国既不单打独斗,包打天下,也不推诿卸责。“一带一路”倡议由中国提出,由各个共建国家共同推进。基于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合作不仅是态度,而且是贯穿于整个共建过程的方针。在项目谋划中通过共商进行合作,选择符合双方利益的领域。共赢是“一带一路”的愿景,“一带一路”要共同建设,最终也要达到共享,不仅要与共建国家共赢,更要与共建国家的民众共赢,给共建国家带来收益,更要给予共建国家民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据世界银行测算,“一带一路”框架下有关交通项目的全部实施,到2030年有望使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只有实现了合作共赢,“一带一路”共建才能迎接挑战、克服困难。
丝路精神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力量源泉。“一带一路”倡议所秉持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是“一带一路”合作的思想源头与精神基础。和平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基本条件,只有实现真正的平等合作,才能以合作促进世界和平。开放包容是共建“一带一路”的精髓,这个世界是由各种发展水平与文化差异性较大的国家组成的,只有不以意识形态为线,平等地与各共建国家共商共建共享,共建“一带一路”才能持续保持活力。互学互鉴、互利共赢是共建“一带一路”持续发展的动力,世界上不只有一个制度,也不只有一个民族,每个民族和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在合作过程中互学互鉴,保证合作成果互利共赢,是“一带一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以务实行动支持世界现代化进程。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我们追求的不是中国独善其身的现代化,而是期待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各国一道,共同实现现代化。”未来,“一带一路”倡议发展的方向是成为推动中国与世界现代化互联互通的纽带。
共建“一带一路”,实现和平发展的现代化。未来的“一带一路”共建,要继续推动和完善国际合作平台建设,丰富多边合作平台,提高全球政策沟通水平。围绕能源、金融、绿色发展、减灾、反腐败、文化等全球性关键问题构建专业沟通平台,丰富“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网络。继续发挥高峰论坛的引领作用,设立高峰论坛秘书处,推动全球治理朝更加普惠公平的方向发展。继续加强民心相通建设工程,以教育、艺术、博物馆等具体合作为抓手,通过打造“良渚论坛”,搭建文明互鉴与文明对话新渠道,以“心联通”助推和巩固“一带一路”的“硬联通”与“软联通”,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通过绿色丝绸之路与创新丝绸之路,实现互利合作的现代化。要继续坚持以资金融通为抓手,保证“一带一路”共建和互利合作的资金基础。要以绿色为重点领域推动各共建国家互利合作。绿色发展是未来方向,“一带一路”将在原有合作基础上推动绿色基建、绿色能源和绿色交通等方面的合作。通过“一带一路”绿色联盟的支持,以举办“一带一路”绿色创新大会为手段,支持“一带一路”各共建国家凝聚共识,务实推动绿色合作。要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推动各共建国家互利合作。“一带一路”倡议未来将以科技创新为重点合作领域,以举办会议、加强交流及支持青年科学家作为重点抓手加强科技合作,并以人工智能作为重点创新领域,共同促进全球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安全发展。
通过“一带一路”的联通与开放,实现共同繁荣的现代化。互联互通,尤其是设施联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核心,“一带一路”倡议将以中欧班列的高质量发展、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和“丝路海运”港航贸一体化为重点内容,持续推进全球互联互通水平提升。以数字为重点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中国是数字大国,有成熟的数字贸易基础,中国将在“一带一路”合作中首创“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并扩大数字产品的市场准入,中国将每年举办“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推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深度实现自身的数字化。中国将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的外资准入、推动投资领域高水平开放,鼓励“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来华投资并学习我国成功的制造业经验。通过提高跨境贸易服务水平以及在制度上推动国有企业、知识产权和政府采购等领域的改革,在更多领域助力共建“一带一路”,推动世界的共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