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1月18日,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报告(2021年)》(以下简称《发展报告》)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等多所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带头人及专家学者,以及来自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人民日报社、中国教育报等单位的出版、媒体界人士出席会议。会议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孙蚌珠教授主持。
会议现场照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仰海峰在开幕致辞中对《发展报告》的出版发行表示热烈祝贺,对参与该书编写工作的专家学者表示衷心感谢。仰海峰引用苏轼的三句诗文对《发展报告》给予高度评价与期望:第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发展报告》是众多专家团队长期研究、精心编写的结晶,在时间的长河中“水波不兴”稳立潮头。第二,“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发展报告》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全面发展的宏阔视野中,对学科学术进展的“硬核”进行深度把握和高度凝练的结果。第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发展报告》已出版发行7个年度报告,成为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界把握学科发展和学术动态的重要参考,相信《发展报告》今后能进一步发挥“千里共婵娟”的重要作用。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政法传媒分社社长曹义恒在开幕致辞中指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期致力于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发展和创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发展报告》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及各个二级学科的主要成就和进展,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曹义恒希望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报告》这一重要平台,加强出版社与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域专家学者的合作。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报告》主编顾海良作主旨发言。他指出,《发展报告》是一种学术史的档案式的成果,既是知识点的汇总,又是知识体系的构建,对于促进学科的归属感、促进学科建设的规范化具有重大意义。《发展报告》在长期的编写实践中逐步探索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编写原则和体例样式:第一,广泛性。《发展报告》既要考察学理、哲理的发展,又要考察学科、学术的发展。这就要求编写者通过多种途径广泛收集资料,力求全面、充分体现学科学术的总体情况。第二,权威性。《发展报告》所收集的资料要具有权威代表性,特别要体现年度学术发展的重大、关键性研究论题及其研究成果。第三,学理性。学理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的根本要求,《发展报告》要集中体现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行学理化、系统化研究的成果。第四,引导性。学术不是价值无涉的,学术要有引导。《发展报告》要突出对马克思主义有贡献、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有推动作用的理论观点,从而引导学术研究走向。顾海良表示,《发展报告》不仅仅是学术的汇总,更体现着编者的学术观点、学术倾向和学术品位,希望学界同仁勠力同心,把《发展报告》打造为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理论研究的学术品牌,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术魅力。
在研讨发言阶段,各分篇主编按分篇顺序并结合各篇编写工作分别发言,对《发展报告》给予高度肯定,同时对下一年度《发展报告》的编撰提出宝贵意见。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孙代尧在总结发言中对长期以来支持《发展报告》编写的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作者和出版单位表示感谢。他指出,《发展报告》特色鲜明,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的主要进展和成果,力求全面准确,体现学术性,具有导向性。未来,编撰团队将在改进中不断提高品位,高质量完成后续的《发展报告》编写工作。
据悉,自2015年以来,《发展报告》已经连续出版七个年度报告,成为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学术评价的重要参照。(供稿:王垠丹)
《发展报告》已经连续出版七个年度报告